隨著衛城一行人的到來,雲家小院變得格外熱鬧。
時辰快到中午,有些人家午飯吃得早的,手裏甚至已經端著碗筷,邊吃飯邊湊熱鬧。年紀小的孩童不懂發生了什麼,卻也被大人們的神色帶著興奮起來,一個勁地哇哇大叫。
氣氛熱烈得竟有些熟悉。
雲巧恍惚了下,不禁又記起前世江家人來提親下聘那日。
因為江家是整個永和縣首富,村裏人大都聽說過江老板、江老爺的名號,因此一聽說她要嫁進江家,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
不過,那時的恭賀聲似乎比今日大聲多了,也更虛偽、意味深長。
總歸是不一樣了。
水盆中,年輕的姑娘突然回過神來,笑了下,臉頰上的酒窩愈發深了,仿佛春風拂來,能將冰雪消融。
雲巧再次確認過頭發、衣衫都整齊得體,才深吸口氣走出去。
才到門口,就見著衛城身後有匹精瘦的黑馬,頭上一小撮鬃毛雪白雪白的,格外出挑。馬身上掛著好些東西,倒吊著還在撲棱蠕動的兩團灰羽。
後頭驢車上的各色禮品更不必說,其中,簇新的布匹就占了近半,其他瓶罐紙包上都貼了紅紙,顯然是送聘禮的架勢。
雲巧手心有點涼。
那條路不是堵死了嗎?他又是跑哪兒弄來的這些?
不對!
他置辦了這麼多東西,還有足夠的錢給聘金嗎?
她緊張地抬頭看向衛城。
在媒婆的吉利軲轆話中,衛城若無其事用餘光掃過雲巧的方向,見她神色緊繃,無聲一歎,先將手裏的方匣送上。
“雲嬸子,我來跟您正式提親了。這是聘金,還有,那是我今天親手射下的——”
他從馬背下解下那對捆了腳的倒黴大雁,見雲母接過裝錢的匣子愛不釋手,眼珠子都挪不開,猶豫了下,正要遞向雲巧。
趙嬸子馬上幫忙接過,低聲笑罵:“衛小子,你這可是犯傻了!哪有讓姑娘家接這個的?”又提高分貝,舉起手中活鳥向村人們展示。
“哎喲喲,大家夥瞧瞧,這可是大雁啊!一對兒正好是一公一母,傷口都在翅膀上,一擊即中!衛小子這箭術,都快趕上那啥百步穿楊了吧?”
提親時用大雁做信物,是曆代相傳的民俗。但,大雁不好捉,尋常百姓既無財力、也無武力,便隻能用雞鴨鵝,亦或是用木頭雕的大雁替代。
隻有那些有錢有閑的富貴人家才會正兒八經遵循古禮來,用活雁,或是金銀玉質雕琢而成的替代品,更能彰顯其身份地位。
桐花村都是普普通通老百姓,連鴨鵝都不多見,提親是多是提一對活雞,或是一對木雁湊合了事。這麼多年來,還是頭一回有人正兒八經提了一對活雁來提親呢!
絕對是稀罕事!
村人們的恭維聲中,雲母這才從喜獲十六兩聘金的狂喜中抽身出來,抬眼看向那對大雁,雖然活了幾十年也沒見過活的大雁,卻也覺得臉上有光,腰杆子挺得更直了,難得看衛城順眼。
“不錯。”
媒婆順勢將各色聘禮一一唱念出來,每多念一樣,人群中就一陣竊竊私語。
圍觀人群外,賴老娘臉色僵硬。
本以為衛城家底薄,大半都要做聘金給雲家,置辦的聘禮肯定很寒磣,想來看雲家笑話,如今隻能紅著一張老臉悻悻走開,還順手拽著眼神不甘的賴老大回了家。
對麵黃家,何氏更是聽得咬牙切齒,拉著幾個年輕小媳婦說閑話說得更起勁了。
看著聘禮一件件被送入堂屋,雲母心情大好,笑容滿麵地招呼眾人進屋。
“這位就是你幹娘吧?老姐姐好,快,進來喝口水,歇歇腳。”說著,給雲巧使了個眼色。
雲巧倒了熱水,慢騰騰端上來,目不斜視,隻有砰砰亂跳的心臟泄露出一絲緊張不安。
毛幹娘笑眯眯接過來,快速打量雲巧一番,便有些了然。
還當那臭小子鐵了心這輩子不成親呢,敢情隻是眼光高,先前沒瞧上別的小娘子!
“好姑娘,快別忙活了。坐下來,咱們娘倆說說話。”她知道雲巧腿上有傷,也不管雲母反應,直接拉了人在身旁坐下,和和氣氣拉家常。
雲巧上輩子挨過江太太許多冷臉,也聽過不少官夫人婆媳失和的傳言,對婆母這種生物有些心理陰影,卻沒想到,衛城的幹娘竟會這般和氣!
她受寵若驚,偷瞄衛城一眼,便小聲跟對方聊起家常。
一旁,雲母見了這對幹婆媳親熱的模樣,心中泛酸,正好聽到趙嬸子跟毛幹娘搭話,誇雲巧性子好、能幹,便擠出個假笑。
“那可不?我們家姑娘,就是放在這十裏八村,那都是搶手貨!要不是昨晚上村長他老人家出麵,區區十六兩聘金,我還不一定願意許呢。要知道,先前可有人要出二十兩聘禮的......”
屋裏氣氛瞬間結冰,落針可聞。
雲家堂屋不算大,有資格陪坐的也就是輩分較高、德高望重的幾位,如趙嬸子;或是跟雲家沾親帶故的,如雲巧要喊堂奶奶、堂伯娘的。
這些人裏不說都是大好人,但,加起來也比不上雲母一人奇葩。
親事都定下了,聘禮也都收了,還要當著大家夥的麵嫌棄聘金少......
誰能幹得出這種事?
這不是嫌新姑爺跟自家關係太好,故意惡心人麼?
眾人麵麵相覷,雲巧卻差點沒被當場氣暈過去。
“娘,你——”
她既驚且氣,完全沒想到雲母會在這種場合重提話頭,臉上火辣辣的,更不敢看衛城和毛幹娘的表情,隻怕他們一時氣急悔婚走人。
不料,毛幹娘竟主動打破沉默。
“老親家,你這話說得真有意思。也就是咱們知根知底,知道你沒壞心思。要是換了外人聽著,保不準要誤會你把閨女當貨物按斤稱賣呢!”
圍觀人群中,有人掩嘴偷笑。
雲母正要辯駁,又被毛幹娘搶白:“好了好了,今兒是兩個孩子的好日子,咱們不說旁的小事。我們這邊聘禮送到了,再來說說嫁妝吧。”
“衛小子不是那等斤斤計較的性子,日子過得也儉省。你們不用太費心,照著咱們附近村子嫁閨女的標準置辦就成。”
“當年我家窮,閨女出門子時,我都給她帶了一半的聘金。我們柏樹村其他人家也差不多,最沒臉沒皮的人家都給了姑娘這個數,還有聘金原封不動帶過去的。”
“對了,聽說婚書上都寫明了聘禮、嫁妝這些是吧?哎,婚書呢?不怕你笑,我老婆子也認得幾個字呢!快讓我也瞧瞧,沾沾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