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茜給顧欣留了好看的蝴蝶結發飾發箍手鏈,給虎子買了兩套玩具,一些文具和小零食,都塞進裝包裏了,手上隻提了一點水果。
一到村裏,就碰到在自家菜園幹活的亮嬸子。
看著喜氣洋洋的母女倆,那亮嬸子調侃道:“哎呀,國華媳婦帶著家裏的小姐,上城裏賺大錢去了,你看這裙子穿的,好洋氣啊。”
陸芹聞言,趕緊按照女兒先前說的,盡量低調,“哪裏啊,我是陪茜茜在市裏補課呢,哎,孩子成績太好了也是愁,補個課真是淨花錢了。 ”
聽著像在歎氣,可亮嬸子哪裏聽不出這暗暗的炫耀感。
誰不知道,整個大隊,就顧家出了個顧茜,成績好的是鎮上出了名的。怎麼著,這讀書的就這麼精貴著?
亮嬸子白眼翻上天,“這麼花錢,那還去市裏補什麼課,你們也太寵的這大女兒了。真當是千金小姐了。”
“那也沒辦法,我家國華說,我這大女兒以後是名牌大學生的料子,我們苦點沒關係,不能委屈孩子,就是砸鍋賣鐵也得送。畢竟有的人家,想砸鍋賣鐵送,孩子都不給機會,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頭一次聽到陸芹說話這麼不對味,那嬸子竟愣住在那,等她反應過來,陸芹已不聲不響帶著顧茜地走了,把她氣得喲。
顧茜聽完全程,在旁邊憋笑,看樣子,這麼些天她媽改變也挺大的。
“笑啥,你個死丫頭,還不是為了你。”陸芹一在女兒麵前就漏了陷,那股子陰陽怪氣的勁兒也沒咯。
“對對對,為我,怪我過分優秀。”
顧茜也笑了,哎,太會賺錢了也不好,看把她媽煩惱的啊。
顧欣和虎子許久不見顧媽和姐,自是高興地不得了,等看到顧茜從包裏掏出禮物,頓時眼睛就亮了,一下午都愛不釋手地擺弄著。
隻不過,很快兩個小的就笑不出來了。大姐和媽媽都回來,自然不用他倆做家務了,沒有借口不寫暑假作業了。
顧國華一進來就看見兩個小的頂著個晚娘臉,也大概猜到發生了什麼。
他走到灶屋,喊了聲,“茜啊,你出來,有個好事和你說。”
屋外麵站了個高瘦男子,三十歲出頭,穿著白襯衫,袖口紮了起來,戴著金邊眼鏡,看著一副知識分子的形象。
“李校長,這是我閨女顧茜。茜茜,這是咱們縣三中的李校長。”
顧茜有點懵逼,但還是甜甜叫了句“李校長好”。
“叫我李老師就行。什麼校長不校長的,就是個虛名。”
顧國華招呼對方進屋坐,李校長寒暄了幾句,就進入正題了。
“顧茜,聽說你數學很厲害,作文也曾在市裏舉辦的競賽中獲得特等獎, 當初縣一中市二中都邀請你去上學,你為什麼不去呢?”
顧茜記得是有這麼回事,當時鎮中學直接給她免學費,還一次性給了三百的入學獎勵。那些個縣裏市裏的招生老師,給出的條件就一般了,沒有獎勵,隻是保證能進重點班。
再說她到城裏去上學,要寄宿,每周要交通費,每天要夥食費,各種開支也是大了不少,所以權衡之下,顧茜選擇留在鎮上。
“李校長,孩子那時還小,在鎮上的話,離家近,每天都能回來吃飯,我們也能天天看到,自然放心許多。”
“哎呀,顧兄弟,那你可就說錯了,你家好不容易出了這麼個好苗子。你們怎麼能因小失大呢。”
“是,校長說的是,我就大老粗一個,是不太懂。也就咱家茜茜腦子好,在這鎮上學也沒耽誤了, 還為學校拿了不少獎項,那橫幅都掛了好幾個月呢。”
就因為這,鎮中學的校長真覺得自己撿了個大漏,在路上看到顧國華,都跟親人似的,主動打招呼呢。可是把顧國華驕傲壞了。
李梁點點頭,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
如果顧茜隻是拿個什麼作文獎項的,他也不那麼看重, 但顧茜在省內自主命題的的初中數學競賽,竟然能拿到二等獎,對於這麼個偏遠落後的山區學校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是的,茜茜爸爸,你的女兒在學習上有天賦,尤其是數學方麵,也許現在還沒人發現,但我覺得,你有必要引起重視。”
這一年的數學比賽,就連市裏的幾所種子學校,出線的也就那麼幾個,但是人家那孩子,可是從小就有專門的老師輔導教學,像顧茜這種黑馬,近幾年還是第一次。
也許正因為這不是全國性的比賽,所以沒有引起市裏那幾個老家夥的注意。
旁聽了很久的陸芹很驚訝,“李校長,咱茜茜真有你說的那麼厲害嗎?”
她知道自己女兒學習成績好的,但能讓人家城裏的校長都這麼稱讚,那份量自是不一樣了。
“嫂子,我都是實話實說。”李梁笑道。
“既然你們倆對孩子挺上心的,我就不繞彎子了,正好馬上開學了,我正式邀請顧茜加入縣第三中學,入學獎勵500,學雜費住宿全免,每學期給予助學補貼200,另外如果拿到獎,也會根據不同級別予以獎勵。”
顧國華和陸芹嘴巴都張大了,夫妻倆這個月也是做過生意賺了點錢的人了,可這位校長給的條件確實不低。
這算下來這一年不僅不花錢,還差不多有一千塊入賬呢的。
如果她家顧茜還能獲幾次獎,那這收入可比得上人家務工人員一年收入嘍。
古人雲的沒錯,書中自有黃金屋啊。
“李老師,這三中讀書氛圍,還有師資力量怎麼樣?”顧國華突然有些懷疑了。
這校長把待遇說的這麼好,要三種是那種老師敷衍了事、學生都是來混日子的學校,那他家顧茜到那,哪裏還看的進書。
“你放心,我已經為顧茜選好老師了,三中隻有初中,在初中教學方麵師資力量雄厚,往屆考到市裏讀高中的比例不低。”
顧國華點了點頭,轉向女兒,“茜茜,你是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