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宮禮與家人重新熟悉,日子過的飛快。
次年二月初一,楚雲諾被人迎入宮中,與同期入宮的人共居掖廷。
楚雲諾覺得這個時代很有意思,她以前不是曆史係的學生,對古代儀典官階並不是熟悉。
小時候沒人和她說這些,到了大了又在外麵當流民,很多對旁人來說是常識的東西,對她來講都是要惡補的功課。
外麵男人們的官製聽著有些像明清時候,到了這宮裏麵女人們的生活製式有聽著又有些隋唐的影子。
她在家裏無人給她講史,因為沒有人覺得她一個多年失學兒童能懂這些。
本朝天子沿用前朝儀製,采選進宮的除了官宦之家的女兒,也有平民之女,有相應做采選的太監會以聯戶製舉薦人選到當地替天子選妃。
這些平民的女兒大多都很的不錯,起碼長相端方,剩下的是得有宜男相。
這個長相麼,為天子選庶妻,端方不可能,起碼得打眼一看人群中出眾 ,才有必要從民間帶回。
至於宜男相這條,操作方法楚雲諾實在不懂,可能有技術含量。
後來側麵探聽各路人嘴裏的八卦,她總結這個時代應該是架空,而且是半架空。
聽說當年唐家的江山被安氏所取,後來又經戰亂。得了天下的人姓薛,這就有點大亂燉的意思了。
從安氏得天下後,事情的走向在楚雲諾這裏完全就脫離了知識範圍。後世經過多年演變,現在很有些唐宋明結合的意思。
要是搞曆史的女生穿過來看到這情景,光考據就夠忙活的。好在她不愛學習,能記得住大概朝代朝代更替就不錯了,現在還架空了,那更沒有考究的必要了。
民間選上來的女子,有家境殷實的是識字的,也有光是生的美,大字不識一個的。在這時代的後宮裏,是各階層的彙聚,真正是什麼樣來曆的人都有。
所以有無文化,並不重要,這也是楚家人敢把她送進來的原因。
若是周圍環伺的都是出口成章的才女,她進來除了給人徒添笑料,皇帝就口味來說,寵幸上她的幾率更小。
入宮後的規矩甚嚴,無事不得出宮門,誰也不會想在這種時候給自己惹事非。
相安無事兩月後,殿選之日她被封為正三品婕妤,其他七人被封才人,也是這批人裏初封最高的封號。其餘還有二三十人入選,都被封為最普通的采女。
至此楚雲諾的宮廷生活正式拉開帷幕。
要說換了地圖本該興奮,可自穿來換了無數次的生活環境,楚雲諾沒有什麼太大的期待。
分封宮室,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故意,她被封在甘泉宮與南安侯的女兒同住一宮。此次入宮的勳爵女兒就她們兩個,其他都是正經大臣和平民之家選出的人。
還有一個特殊的就是皇後娘家承恩公府選進來的姑娘,可能是皇後改主意了,借腹生子覺得還是自己家的人好用。
承恩公這個位置是獨有,隻給曆任皇後父親的恩施,沒有傳承之說。
本朝沿用前朝官製,想來這也是就這一代的事,等皇後之父過世,這個爵位也就空置了。
南安侯之女在之前她有見過,關係止在點頭之交。
當時她們每人身邊配有一個貼身婢女隨身伺候,大多時候都是各過各的互不幹擾,最多也就是用眼神打個招呼,知道這是個熟人的程度。
伯母以為她一進宮就要和女人們大亂鬥了,可實際上她們隻在獲封後集體拜見過皇後一次,再也沒有進過皇後的椒房宮了。
更絕的是她們全程被要求低頭含胸,從進去跪拜到出來,她都沒有看到皇後長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