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無人敢和太子爺對上眼神。
他們個個都極為自覺的眼觀鼻鼻觀心,如同剛才聲討太子爺的不是他們。
而就在此時,百官前方的內閣次首輔雲居正站了出來,微微躬身,餘光瞥向太子爺。
“陛下,太子監國期間,京師出了不少亂子,鬧得京師人心惶惶,望陛下三思。”
張口就抹黑太子爺,原本不敢吱聲的百官齊刷刷跪下,態度之誠懇。
“望陛下三思!”
早就預料到國師知道周一清被解決,不會袖手旁觀。
李龍淡淡的掃過跪下的官員,依舊沉穩的問道,“本太子所問,你們為何不回答?”
“本太子不監國,你們誰來?”
“內閣首輔?還是說,國師?”
此言一出,國師的黨羽小心翼翼地看向國師,他們眼神閃爍,半點不敢接茬。
龍椅上方的皇帝眯了眯眼眸,沒出聲打斷太子爺的質問,眼眸中閃過一抹未知的情緒。
他也想知道朝中大臣誰有那個膽量。
跪著的官員們俯下身,高聲叫冤。
“臣不敢!陛下明鑒,臣等忠心耿耿,從未有過不軌之心!”
聖心難測,總不能太子爺沒拉下馬,反倒損失了帝心。
殿內寂靜了半響,李龍故意看向國師,似笑非笑的眼神,明晃晃的挑釁國師。
百官也未能成功,不知道國師還有什麼手段。
國師眼簾半遮,察覺到太子爺的視線,心頭一跳。
太子這是什麼意思?難道已經對他起了疑心?
朝中百官半數以上的官員都站了出來,唯有國師從頭到尾沒有出來說過一句。
國師不由得看向皇帝,見皇帝神色不對,擔心皇帝因太子爺的話起了疑心,當即站了出來。
“阿彌陀佛,陛下,太子爺縱使犯了錯,也是陛下欽點的太子爺。”
“太子爺年輕氣盛,盡管做事不夠周全,可監國之事也無人能替。”
太子爺何時變得如此伶牙俐齒,竟能挑撥他和皇帝。
想到此處,國師麵上和善,眼眸中卻泛著殺意,直勾勾的看向太子爺。
國師所說的話,聽起來像是幫太子爺,實則暗中貶低太子爺沒有監國的能力。
“好了,都起來吧。”
皇帝停下轉動佛珠,沉聲道。
不喜不怒,皇帝的心思,百官有些看不懂。
太子爺監國不利,皇帝不勝在意,他隻關心太子會不會威脅到他的龍椅。
官員緩緩起身,相互眼神交流,想要揣摩聖意。
李龍一直看著皇帝的舉動,十分清楚皇帝不在意他犯錯的事,反倒是在他說起李家江山交給外人時,轉動佛珠加快了兩分。
自古為帝者,最在乎的無非就是坐著的龍椅。
而皇帝又極為信任國師,許久不理朝政的皇帝突然召開大朝會。
這其中必然是國師所導致,由此可見,國師定然和皇帝說過他這個太子爺會威脅龍椅。
一番推測,李龍將大朝會的前因後果,想得七七八八。
看來今日的大朝會,想要解決,隻能安了皇帝的心。
瞬息間,李龍就有了絕妙的想法。
“父皇,國師所說兒臣不認同。”
皇帝看了過來,絲毫不遮掩的打量,又有些不悅。
“說來聽聽。”
“國師口口聲聲說兒臣做事不周全,可就在昨日,兒臣一舉判下了一樁大案,京師百姓人人叫好。”
敏銳的察覺皇帝的不悅,李龍朗聲說道。
一聽太子爺說起昨日的事,刑部侍郎林大人大步走上前,一臉悲痛的跪下,重重磕頭。
“臣懇請陛下為臣做主!”
“太子爺汙蔑我兒,不顧臣的夫人勸阻,一意孤行將我兒斬於午門!”
“陛下!請為老臣做主啊——!”
字字泣血,林大人又重重地磕下,淚水清晰可見。
他心中無比怨毒的期望太子爺被皇帝下令拖出去斬殺,才能給他兒償命。
林大人完全不認為太子爺真的拿到了罪證,堅定的認為就是太子爺為了一己私欲,害死了自己的兒子。
狀告當朝太子,林大人也是豁出了老命。
隨即,百官中又站出一人,乃是朝中丞相,他掀起衣袍,徑直跪了下去。
“陛下,臣想要狀告太子爺,殘害無辜,不知悔改!”
丞相都站出來說話,那些衛士背後的家族哪還站得住,立刻緊隨其後,一致狀告太子爺。
見此,國師心中得意,太子爺昨日狂妄至極,朝中自然有的是官員出手。
哪怕沒有他的授意,這一場大朝會,太子爺還能不能安然走出去都不一定。
十幾個官員同時狀告太子爺,震驚朝野。
上方穩坐龍椅的皇帝沉下臉,完全沒想到太子爺竟如此大膽,厲聲嗬斥,“荒唐至極,給朕跪下!”
“太子,你可認罪?”
顛倒黑白的狀告,林大人等人的話聽得李龍冷笑,他直視皇帝,沒有半點退縮。
“父皇,兒臣未曾冤枉任何一人,昨日兒臣斬首十餘人,罪魁禍首周一清淩遲至死。”
“不僅如此,兒臣還將朝中蛀蟲一一革職,兒臣如此盡心盡力,為的不是兒臣。”
“是為了讓父皇增長功德,為的是黎民百姓惦念父皇的恩德!”
他心頭怒火叢生,這些官員縱容家中弟子為禍京師,竟敢厚著臉皮告黑狀。
李龍望向丞相等人,最後又睨著國師,字字珠璣,
“本太子所住東宮,擺放著昨日被斬首的衛士罪證,人證物證皆可查!”
“你們誣告本太子,該當何罪!”
最先跪下的林大人眼皮猛跳,他抬眼看去,瞥見太子爺的眼睛,忍不住心虛。
太子爺此刻如同那青天大老爺,將他照的無處遁形。
難道他的幼子真的犯了錯?
念頭一起,林大人渾身溫度驟降,若真如此,今日他恐怕難逃一死。
那可是誣告當朝太子!
他希冀的望著丞相,想要找一些繼續狀告太子的底氣。
哪知丞相也低下了頭,“是臣未能查清楚真相,臣有罪。”
完了。
狀告太子爺的官員脊背仿佛被石頭壓彎,忐忑不安的等候皇帝的發落。
“殺的好!”
“太子有朕當年的風範。”
看著丞相等人被太子壓製,皇帝十分滿意,身為太子,就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