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年前,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個國家叫大商,國君紂倒行逆施,殘暴虐民,文聖孔秋隻寫一篇討伐檄文,就使得四方百姓舉竿而起,兩年時間不到,已傳承百代帝王的大商帝國就土崩瓦解,分裂成為數十個諸侯國!
而想要阻止一位文聖的誕生,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正麵擊敗他,擊潰他的文心,就如李進忠方才羞辱王修、夏侯桀一樣。
“拜見孟老夫子。”
天下文宗同出一脈,既然是文聖,李思燁、夏侯桀等人自然也要行見師禮。
“諸位不用這麼客氣,我也就比諸位早生了幾年,不然以諸位的才思敏捷,文聖的名頭怎麼也落不到老朽的身上,比如這位叫李進忠的小友,他日後的成就肯定會在老朽之上。”
孟養浩淡然一笑,讓人感覺如沐春風:“李小友,可願與老朽切磋一番?”
“孟老夫子居然是來找李進忠的?”
“難道他的才名早已遠播諸國,剛才那幾副絕佳的下聯都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孟養浩的話聽的夏侯桀、李思燁等人身體皆是一震,連孟浩然這樣的文聖都不遠萬裏的跑到大夏來找李進忠切磋,他們輸的一點也不冤。
“額......”
李進忠本來隻是想替秦寧羞辱一下夏侯桀等人,收服其心,卻沒想到居然引來了文聖孟養浩的關注,自己隻是偷偷背了一些對聯而已,哪裏會是文聖的對手?
可此時自己若是退卻了,豈不是要引起夏侯桀等人的懷疑?
再說了,養春園中的對聯他早已爛熟於心,自己也未必會輸給孟養浩。
想到這裏,李進忠心中突然多了幾分自信道:“孟老夫子,是你先抽取上聯還是我先來?”
“猜燈謎、對對聯隻是取巧而已,根本無法將一個人的才學、思想、在文學方麵的天賦完全展現出來。”
孟養浩笑道:“要比,咱們就比吟詩作賦,寫文章,可以指定情、景、物,也可以自由發揮,詩文寫出來交予眾人誦讀,誰的喝彩聲高,就算誰贏,小友意下如何?”
“這......我......”
這次輪到李進忠懵逼了,他鬥大的字不識幾個,那幾副對聯還是秦寧讓人不停在他耳邊誦讀才勉強背下來的,他哪有吟詩作賦、寫文章的本領。
如若答應下來,瞬間就會露餡,被夏侯桀等人笑話他倒不在乎,就怕壞了皇帝陛下的大事。
孟養浩咄咄逼人道:“小友如此為難,難道是小友看不上老夫,不願意與老夫切磋?”
“李進忠,你在猶豫什麼啊,孟老夫子願意與你切磋,不知道是你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就算輸了,也沒人會笑話你,傳到諸國,你也會名聲大躁,成為文壇宗師!”
“這種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是個人都不會拒絕。”
“李進忠,你是不是肚子裏沒貨,所以才不敢答應下來啊?”
已經有人開始懷疑。
“我......我......”
李進忠把求助的目光投向秦寧,那意思仿佛像是在說陛下快救我,你要再不出麵的話,我可就要露餡了。
“咳咳咳。”
眼看李進忠急的快要哭出來,秦寧幹咳兩聲道:“孟老夫子,您老是大齊文聖,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何必為難一個小太監?你想要吟什麼詩,作什麼賦,寫什麼文章,朕來陪你。”
“就你?”
孟養浩繃不住了,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大夏國君是個不學無術、隻知玩樂的昏君,自己找李進忠這個小太監已是自降身份。
如果不是南宮雨飛鴿傳書,為了大齊將來能稱霸諸國,他根本就不會來大夏,更不會找李進忠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太監切磋。
若真以文聖的身份和秦寧這個昏君切磋,傳出去他孟養浩還要不要臉了?
再加上孟養浩本就瞧不上秦寧這個兒皇帝,絲毫不留情麵道:“還不配和我切磋!若真想讓老夫高看你一眼,還是先去把老夫注釋的經史子集通讀一遍吧。”
“這......陛下他為什麼要自取其辱呢?”
方唯也、夏侯軻等人實在難以理解,孟養浩找李進忠切磋,秦寧跑出來湊什麼熱鬧?
他是會吟詩作賦,還是寫文章啊?如果孟養浩寫出絕妙的文章,秦寧卻一個字都憋不出,那不是被人啪啪打臉嗎?
“陛下,您做事之前,能不能先為臣等考慮一下?”
被李進忠連番羞辱,夏侯桀本就憋了一肚子的火氣,聽到秦寧、孟養浩兩人的對話,再也忍不住爆發出來,對秦寧抱怨道:“按理說,文聖的地位並不低於帝王,您找文聖切磋,並不辱沒您的身份,可您行事之前您總得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吧?您的學問連臣都不如,卻敢找孟老夫子切磋詩文歌賦,是不是有點太不自量力了?”
“是啊陛下,若日後臣等出使他國,別人問起,陛下是怎麼有膽量提出和文聖切磋的,我等又該如何回答?”
......
其他文人才子也忍不住跟著抱怨起來,聲音越來越大,聽的南宮雨合不攏嘴,君臣離心,文道崩壞,這正是她想要看到的結果。
“父親,夏侯尚書,陛下他沒有自取其辱,更沒有自不量力!”
見眾人對秦寧誤會越來越深,雖然秦寧做出一副無所謂的表情,知道真相的方錦兒卻有著說不出的心疼,對眾人道:“你們知道,養春園裏這幾百副絕對是何人所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