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芙蓉。
“媽!你回來了?回來得正好,菜起鍋了,我們正在蒸飯!”林辰光高興地道。
薛芙蓉讚賞地看了她一眼,笑道:“辰辰辛苦了,都出了一臉汗,我來燒火。”
林辰光興高采烈地跑了,燒這幹草,確實是辛苦,因為燒得快,要不停地往灶膛裏添柴,而且火大,老是跑出灶膛來,一不小心就能被火燒到臉。
一頓飯煮下來,林辰光的臉都被烤得紅通通的。
如今有人來接班,自然是跑得比兔子還快。
如今,薛芙蓉在灶膛邊坐下,一點一點地往裏麵添幹草,林錦繡就站在灶邊上往鍋裏倒飯,母女二人隔得很近,林錦繡突然喚道:“媽。”
薛芙蓉震驚地抬起來頭。
她這女兒小的時候特別喜歡自己,晚上睡覺也總是要挨著自己才睡得著,走哪裏都是媽媽長、媽媽短地叫著。
可是在女兒長到十一歲之後,一切都變了。
女兒基本不叫她了,也不黏她了,而且還總喜歡跟她頂嘴,有時看她的目光中還帶著鄙視和厭惡。
薛芙蓉不知道這是怎麼了,被女兒用鄙視和厭惡的目光看著,她的心就如同被針紮一般難受。
薛芙蓉一個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農村女人,小時腦子又被摔過,她不懂啥是青春期,更不懂叛逆期,她隻知道女兒越來越不喜歡自己了,心裏難過。
她不知道該怎麼辦,隻能加倍地對女兒好。
農村母親對孩子好,無外乎兩樣:
1、給孩子做好吃的,讓孩子不停地吃,哪怕是孩子已經吃飽了,在母親這裏覺著還沒飽,她們覺著孩子還能吃更多。
尤其是出生在五六十年代的母親們,她們是從那個饑荒年代過來的,自己嘗過餓肚子的苦,便不忍心讓孩子也吃那樣的苦。
2、包容孩子的壞脾氣,對孩子的冷眼和不喜,持忍耐態度。
她們覺著孩子小不懂事,所以才會如此,等他們大了懂事了就好了。
薛芙蓉便將這兩條發揮到了極致。
她腦子不太好,很小的時候沒了媽,可能是知道沒媽的苦,所以對自己的兩個孩子特別好,十裏八鄉誰不說薛芙蓉腦子有問題,把一個賠錢貨女兒當寶!
可是薛芙蓉從來不受影響,她很生氣地反駁:“當媽的對自己的孩子好不是天經地義的嗎?我家錦繡聰明得很,學習好,從小到大都是第一名,看著吧,她以後定能考上大學的!”
因為薛芙蓉愛孩子,所以兩個孩子對她很是依戀。
她也很喜歡兩個孩子對自己的依戀。
雖然女兒長大後不怎麼搭理她的行為讓她傷透了心,但是她也沒有放棄過對女兒好。
女兒雖然接受了這些好,但是還是不怎麼搭理她。
這一聲媽,她已經好久沒有聽到了。
因此,薛芙蓉很是震驚。
震驚完了,便欣喜無比。
“誒!誒!!”薛芙蓉一連應了兩聲,眼角濕潤,明明一臉疲憊,卻是笑得跟個孩子一般幸福。
隔得這般近,林錦繡看出她眼角發紅,心裏也是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