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戰,自龍瀠出現開始,才是最黑暗的時刻。
西天下落,長夜降臨,死在龍瀠手下的天兵修羅不計其數,哀鴻遍野。
她聽到很多人在喚她,可她醒不來。
她甚至未使出全套浮璧劍法,比之九重天上攔她的神將,迦維羅沙窟不過人多了些,她隻用兩招,便可無敵,無敵得頗有些寂寞。
紫衣阿修羅見狀嘴角勾笑,正打算出手,浮帝從南海歸來,披甲上陣,與光神一同出現在迦維羅沙窟上空。
光神施法,迦維羅沙窟重現虛幻的白晝,浮帝俯瞰連山排海的屍首,隻覺光神的法術忒刺眼了些,傷得他心頭作痛。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他欽定的下一任女君,他從南荒大澤將她帶上九天,悉心教導萬年,如今她滿身凶悍戾氣,正執劍指上蒼穹,奔他而來。
浮帝與龍瀠僅僅過了兩招。
第一招,她以尋常劍式刺他,他並未拔劍,拂手化解,算她輕敵。
第二招,她祭出浮璧劍法的絕殺,手中龍吟劍自劍格生出條一丈長的龍骨節鞭,一股似劍非劍、似鞭非鞭的真氣漩渦似的襲向他——那是龍吟劍的暗門,可他卻掌握她的命門。
光萼青蘭劍七十六萬年不曾出鞘,刮過八十一節龍骨,將她逼退三步,抵住她的額心。
浮璧劍法的浮字,取自他的名字。
浮帝雙指憑空一點,一股清靈注入龍瀠腦海,再度睜眼後,龍瀠掃視周身,看到光神設下的白晝結界外,黑夜蒼茫,白鶴仙盤旋九空不肯離去,發出陣陣淒清的鶴唳......看到擐甲揮戈的璿瑰,眼耳鮮血橫流,那是龍瀠頭回見她披甲,她有一雙天上地下最好看的眸子......看到遠山上一襲紫衣的阿修羅戰神,彼時不曾預料,那會是日後阿修羅一族的新王......
她還想再看一眼浮帝,她愧對於他,可他站得太高,她支撐不住,隻覺周身染上沉重的疲怠,像是人之將死之兆,就此倒下。
那是她入魔後見到的最後畫麵,也是清醒後看到的第一個畫麵,即便渾身如一坨死肉般麻木,心痛卻像楓月沸騰的赤水,泛濫成災,做不得假。
你有沒有後悔的事?
那便是龍瀠最後悔的一樁事,亦是三界眾神每每午夜夢回冷汗涔涔的一樁事。
迦維羅沙窟與阿修羅族的那場大戰,很難說誰勝誰負。天族讓渡迦維羅沙窟這片洪古時代遺留下的靈地,阿修羅族也並未對沙窟加以利用,仍舊退居彌盧仙山及彌盧以西的大片淨土,同天族呈劍拔弩張之勢。
龍瀠在昆侖山下的弱水之淵泡了七七四十九日,徹底除去魔氣後回到天宮麵見浮帝。
偌大的乾定殿中,隻有他們兩個,大戰過後,天族元氣大傷,朝會上空了不少位置,滿個大殿籠罩著一股哀意,揮之不去。
龍瀠素衣跪在下首,麵無血色,顯然仍需修養,可她素來是知難而上的性子,心知不管拖延多久,該領的罰逃不掉。
她無顏與浮帝對視,隻見他一抹衣擺。其實他並非如凡間話本上講的那樣,是個上了年紀的老人家,蓄須戴冠,打扮得分外雍容華貴,還有個刁鑽淩厲的天後。相反,他模樣清雋,墨發如瀑,九重天上愛穿白衣的神仙不勝枚舉,用九股金羽線滾邊的卻隻有他一個。他總是獨來獨往,沒有成群的仙娥侍從隨行,周身超脫的氣場便能震懾眾神。
他們在殿內對峙許久,外人臆想浮帝難掩心軟、龍瀠愧怍灑淚,卻不知他們大部分的時間裏隻是沉默,真正數起來沒說幾句話。
如果龍瀠知道那是見他的最後一麵,她或許會多說上幾句。可她確實什麼都沒說,領了責罰後走出乾定殿,背影很是蕭條。
那日恰逢人間霜降,天亙山巔憑空出現了一方寒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