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極而泣的母女幾人,又是一頓發泄,其中眼淚不必再提。連向來不善言辭的周老二抖偷偷摸了幾滴淚,嘴裏念叨了幾句:“好了就好,好了就好。”
算起來,周韻這是和二人第一次見麵,立馬就那麼親近還是怪別扭的。但是她從小沒有父母,本就渴望這份情親。
再加上原主的記憶的影響,看著張春芽眼角的細紋,眼眶發酸:“娘,我沒事了。”古人成親一般都比較早,張春芽當三個孩子的娘了,其實也才三十來歲。
這經年的生活,葬送了一個少女,鑄就了眼裏心裏都是自己孩子的偉大母親。
張春芽擦幹了眼角的淚,透著昏暗的窗往外麵看了看,小聲叮囑周韻:“你先別出門,就在家裏好好休息幾天再說。”
隻要讓外頭的人知道周韻的病已經好了,家裏的活計免不了又要堆到她身上。大病初愈,再怎麼樣也要好好休息幾天再說。
張春芽老實一輩子,隻教兒女做人要實誠。現在又教女兒誆騙她人,渾身不自在。周老二也聽清了,但是沒有多說,也是默認了自家媳婦兒的做法。
周韻眼前一亮,這是有戲啊!
夫妻二人,說穿了也就是個包子性格,任人揉搓。連帶著三個孩子,也是一模一樣。尤其是原主,完美繼承了爹娘的奉獻性人格。
適當的奉獻是與人為善,性格好。但是無條件的付出,甚至犧牲自己的正當利益,那就是愚蠢。這是周韻對夫妻二人最深刻的印象。
她預計的第一步,就是改造夫妻二人的性格,人若是不自己硬氣起來,做什麼都是白搭。
但畢竟才開始,二人這軟包子性格又持續了那麼多年。基於二人是真的擔憂,周韻糾結了一下,還是決定老實交代。後麵的事情,後麵再說,她肯定可以找到其它的切入點。
找不到,那就自己創造,總歸不會讓自己吃太久的虧。
但是沒沒想到,張春芽居然主動提出要隱瞞。這比她預想的情況好上太多了,她的準備工作進度條直接拉了好大一截。
張春芽看周韻眼睛瞪得溜圓也不說話,還以為她是不想這樣,焦急的說道:“你大病一場,不能受累。”都怪她,把孩子教得太老實了。
“啊。”沒想到引起了誤會,周韻連忙擺手,“沒有沒有,我就老實的呆在房裏,哪裏也不去。”麵上要多老實就有多老實,內裏千百個“大逆不道”的想法瘋狂遊走。
“那就行。”張春芽讓周韻回床上躺著,她去廚房裏看看,有什麼吃的沒。窮人窮起來是真的窮,連一日三餐都做不到。沒有午食,半上午吃一餐,剩下的就要等到晚上才有得吃了。
但其實,以周老二夫妻倆的勤勞程度本不會這樣。但是這一大家子,絕大部分活都是他倆在做。全家十幾口人,糧食便相形見絀了。
算起來,周韻已經三天沒吃什麼東西,餓得像是有把火在胃裏燒。但是她不指望張春芽能找來什麼好吃的,畢竟家裏的糧食鑰匙都在奶奶手裏拿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