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太子,簡直無法無天,候兄放心,你我同朝為官多年,我趙某必定為你仗義執言。”
趙府內,此時的禮部侍郎趙佑很是仗義的安慰著候震。
“那就多謝趙兄了,隻要諸位多多進言,便是陛下也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偏袒太子。”
候震想到自己那唯一的兒子,竟然成了太監,他心裏的氣就不打一處來。
“候兄所言極是,候兄好歹是戶部尚書,即便亮兒有罪,那也當網開一麵才是。”
趙佑冷哼一聲,“看來也該是給那位太子一點顏色看看了。”
“老爺…老爺不好了,出大事了。”
話音剛落,廳外一個小廝連滾帶爬的衝了進來。
“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一點規矩都沒有,沒看到我跟候大人在議事麼?”
趙佑臉色一沉,這府中的下人真的是越來越缺管教了。
“不…不是啊,老爺,是公子出事了,他對太子行凶,太子殿下發怒,說要處死公子,而且還要滅三族,現在京都府尹和禦林軍的人都來了。”
那小廝大口的喘著粗氣,終於是將話說了出來。
“你說什麼?”趙佑一聽這話,頓時一屁股躺倒在椅子上。
“那個…趙大人,小兒傷勢未愈,候某就先回去了,明日朝堂之事就不勞費心了。”
候震說完也顧不得趙佑什麼反應了,立馬就起身離開了,似乎生怕走晚了就被株連了。
“趨炎附勢的小人,活該你斷子絕孫。
趙佑氣的破口大罵道,隻是下一刻映入眼簾的便是禦林軍和京都府尹帶來的衙役。
另一邊,皇宮之中,此時的蕭辰也是收到了消息。
“他這是瘋了麼?”蕭辰滿臉的不可置信,這還是以前那個懦弱無剛的太子麼?
“不對,他是在針對我,戶部尚書,禮部侍郎那都是支持本皇子的人。”
“這…會不會是巧合啊,據說咱們的人查探,確實是趙公子先動的手,您也知道趙賢此人一向跋扈。”
徐勝則是覺得不太可能,畢竟打從心裏他也很不爽這趙賢。
“不,不,不,我從不信什麼巧合,看來以前真的是我小瞧他了。”蕭辰搖了搖頭,無論如何他都不信這會是巧合。
“肯定是蘇媚兒那個賤人,將趙賢的事情告訴了他,所以才設局引趙賢上鉤。”
蕭辰越想越覺得是這麼回事,心中對於蕭羽和蘇媚兒的恨意又多了幾分。
“去,將這份書信送給侯震,想要為他兒子報仇,就讓他按本皇子說的辦。”
“喏。”
......
禦書房裏,夏皇怒氣衝衝的看著蕭羽,“戶部尚書的兒子,你說閹就閹了?”
“這還不算,禮部侍郎你說誅滅三族就誅滅三族?”
“兒臣不是稟報了父皇,父皇不也同意了麼,況且當眾對太子出手,意圖行刺,等同謀反,誅三族已經客氣了。”
蕭羽很是淡定的替自己辯解到,況且這本也就是事實。
“今日我為太子,所以他趙賢滿門該死,可若是尋常百姓呢?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呢?”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不無道理啊,老奴也聽說了,這趙公子行事確實跋扈,而且二十萬兩銀子,可謂一擲千金,確實是值得懷疑。”
韋生在一旁,幫襯著勸說道。
蕭羽聽見這話,也是給韋生投去一個讚許的目光,仿佛再說算你識相。
“行了,朕還沒糊塗,都別替他說話,這次前去滄州賑災,你若是辦砸了,朕數罪並罰。”
夏皇大手一揮,嗬斥了韋公公一句,便示意蕭羽離開。
“兒臣謝父皇。”
辦砸了數罪並罰,那麼言外之意辦好了,那就什麼事情都沒有。
蕭羽美滋滋的離開了禦書房,對於這樣的結果他一點都不意外。
回到東宮時,剛踏入寢宮,蘇媚兒便迎了上來,“太子殿下,陛下可曾怪罪於您?”
“怎麼,你很希望本太子受罰?”
“沒有,媚兒不敢。”蘇媚兒連忙搖頭,生怕蕭羽誤會似的。
“殿下大恩,媚兒沒齒難忘。”隨後蘇媚兒鄭重其事的向蕭羽磕了三個響頭。
“那你打算怎麼報答呢,隻是磕三個頭,太便宜了吧?”
蕭羽看著蘇媚兒一臉玩味的質問道。
“媚兒自知配不上太子,若太子不棄,媚兒願終身侍奉太子。”
蘇媚兒俏臉一紅,她也很明白,如今自己能拿出來的也就隻有自己了。
“很好,你是個聰明人,不過這嘴光說可不行。”
“媚兒知道了。”蘇媚兒隻覺得蕭羽這話意有所指,但是她卻又想不明白。
等到她明白過來的時候,已經是為時已晚了。
次日清晨,蕭羽一臉神清氣爽的去向夏皇辭行。
滄州距離京城有半個月的路程,一路上蕭羽都能看見流離失所的百姓。
原本以為自己重活一世,對這些並不在意,可是親眼所見之時,還是大為觸動。
瘦的和皮包骨一樣的老人和小孩,像畜生一樣啃食這樹皮,還有人在挖泥土吃,直到活活把自己撐死。
“太子殿下,前麵就是滄州了。”
蕭羽一言不發的看著,那滿目瘡痍的大地,越是靠近滄州慘是越為嚴重。
剛入滄州城,此時的城牆還有著洪 水肆虐的哼唧,斷壁殘垣。
“這位大哥哥,求求你給口吃的吧,我爺爺快要餓死了。”
蕭羽剛入城,就被一個小女孩攔住了去路,她渾身臟兮兮的哭的雙眼都腫了,指著不遠處牆角之下的老人哀求道。
“官…官爺,您行行好,小玲兒不懂事,衝撞了大爺。”
牆角處的老人見後嚇的不行,掙紮著起身,最終爬到了蕭羽麵前。
蕭羽深吸一口氣,示意護衛取出幹糧給他們爺孫遞了過去。
兩人瞬間就狼吞虎咽了起來,含糊不清的感謝。
“老人家,據我所知,朝廷不是已經開倉賑災了麼?為何你們還如此?”蕭羽等他們緩過來後詢問道。
老者有些猶豫,似乎不敢開口。
一旁的小女孩倒是沒什麼顧忌,“官家說了,那些粥都是給能幹活的人吃的,爺爺太老了,玲兒又那麼小,幹不了活,所以不能吃。”
“唉,玲兒說的沒錯,據說這還是當朝太子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