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晨輕輕摩挲了一下鐵佛,說道:“看包漿就知道,這已經有些年頭了。”
陳林早就看出這鐵佛有些年頭了。
就算鐵佛一直被銅皮包裹,日積月累下來,終究還是會留下許多的歲月痕跡。
這些東西是掩蓋不住的。
現在陳林已經有三四分確定,陸晨說得是真的,但他絕不會承認,要是承認了,玉佩和五十萬的賭注事小。
還要當眾跪下給陸晨磕頭道歉,這是他沒有辦法做到的。
陳林開始反駁:“我從來就沒有否認你這個東西有年頭,它確實是有包漿,也已經有些年頭。”
“怎麼就知道他不是其他朝代的?”
“就一定是唐朝的,還是唐高宗賜予慧能的?”
要證明一個東西有年頭不難,但想證明這個東西是誰用過的,其實非常困難。
因為這個東西不會留下太多的證據。
陸晨冷冷看了陳林一眼:“你這是想耍賴?”
陳林自然不可能承認:“怎麼可能,我跟你打賭還會耍賴?”
“賭注也不過百萬,在我看來,根本就沒有多少錢。”
“就算打發一個叫花子,這一百萬也不算多。”
陸晨懶得揭穿他那點小心思,指著佛像的臉:“不同的朝代,佛像都有不同的造型。”
“唐朝佛像的臉更圓,說的通俗易懂一點,就是有點嬰兒肥。”
“這造型是非常符合的。”
“還有這蓮台,除了唐朝,喜歡將蓮台做成七瓣,其他朝代都沒有做成這樣。”
“然後就是衣服,因為唐朝的風俗關係,衣服袖子更長,衣領更寬。”
陸晨指出的每一點,都是唐朝佛像的特征。
在場都是古玩行的人,大家都知道同樣一個東西,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風格。
關於佛像這一點,陸晨說的其實都是很多人 知道的知識點。
判斷一個古董真偽、年代,其實就是從這些細節來判斷的。
比如唐朝是七葉蓮台,其他地方都符合,偏偏蓮台數目對不上,有的人就會留個心,因為這很有可能就是個贗品。
而造假的人,就算手藝再精湛,也要了解自己所造贗品年代的各種工藝、造型、講究。
圍觀人群紛紛點頭:“這年輕人說得句句有理,這確實都符合唐朝佛像的特征,這個鐵佛也確實是個老物件。”
“我覺得這佛像,大概率就是真的了。”
“什麼叫大概率,我看肯定就是真的。”
陳林好歹也算是個有點手段的人,即便是耍賴,也不可能撒潑耍賴,而是要給自己找一個能站住腳的理由:“我承認你說的這些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而且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中間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個鐵佛為什麼就不能是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前期仿造的?”
這個問題能把大多數人都給問住。
而且這個問題能放在任何一切古玩上。
是一個千金油問題,也是一個讓人非常難回答的問題。
在古玩界,隻要確定了這個物件有年頭,各種造型、花紋等跟年代對得上,基本大家都會認為是這個年代的東西,而不是仿品。
如果有人提問,博物館某個沒有留任何字麵證據的唐三彩會不會是宋朝高仿。
其實很難有人能推翻這個猜測。
因為唐朝和宋朝年代相差並不算太久遠,中間雖然有一段時間混亂,畢竟相比一千多年,那點時間並不算長。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事情確實發生過。
原本確定是唐朝的東西,最後被證明是後麵朝代超高水平仿製的,幾乎全工藝還原。
放在仿造年代,可以看出蛛絲馬跡,經過歲月洗禮如今,如今仿品也已經經過千年,成了真正古董,真假難分。
隻是這種事情概率非常低。
首先古代高水平造假很難,偏生這個贗品還要保存下來也很難。
毫不客氣說,古代高水平贗品唐三彩,比真唐三彩還要稀少千萬倍。
真唐三彩古代至少大規模存在過,高水平贗品唐三彩,通常隻做幾個,相比之下,真唐三彩更容易保存下來。
陸晨微微挑眉:“你這耍賴水平,真不算什麼高端。”
“可惜,這佛像下麵還真有刻字。”
說著陸晨把佛像底座,下麵真刻字了。
“麟德二年,賜慧能”
七個字,足以證明一切。
陳林愣了一下,不屑說道:“麟德二年?這是高宗年號?”
陸晨鄙夷的看了陳林一眼:“那你倒是告訴我,唐高宗的年代有幾個。”
古代皇帝年號還真不少,真要說起來的話,至少也是幾百個。
如果加上各種存在時間短的朝代,再位時間短的皇帝,已經是四位數。
要把所有皇帝所有年號記住,還真不是一個簡單的事。
陳林信心十足,開始數年號:“永徽、顯慶、龍朔、乾封、總章、鹹亨、上元、儀鳳、永隆、開耀、永淳、弘道。”
陸晨冷笑:“麟德和調露兩個年號被狗吃了?唐高宗這麼大一個皇帝,在曆史上這麼有名,連他的年號你都記不住,還有臉來玩古董。”
“我看你還是回去好好讀讀初中曆史算了。”
很多皇帝都是一個年號用到底,比如大家熟知貞觀,李世民就從來沒有換過。
但唐高宗還真就不閑著,很多年號隻用一兩年就換了。
武則天也是一樣,換年號跟過年似的,隔上一點時間就要來一個。
周圍的人轟然大笑,這些人之中,很多都是說不上高宗所有年號的,但他們有手機,隨便一查就知道。
陳林不查也知道,自己肯定是漏說了,因為年號他記不全,但他記得唐高宗有十四個年號,自己確實少說了兩個。
“那......那又怎樣?”陳林已經沒了底氣:“這也不能證明,他就是唐朝的東西。”
陳林如此胡攪蠻纏的耍賴,周圍一陣噓聲。
明顯是在表現對陳林這種行為的不屑。
陳林有些心虛,大聲嗬斥道:“你們起什麼轟?關你們什麼事,都給我閉嘴。”
在場的人大多是不認識陳林的,有幾個認識他,這時候也隻是默默看熱鬧,不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