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踏平一座山峰
馬車裏,李思穎幾次三番的想要站起來,都被楚良粗魯的拽回。
“再不鬆開,信不信我跟你魚死網破!”
楚良不以為意,陰笑著道:“皇貴妃大事未成,豈舍得與我共赴黃泉。”
李思穎勃然大怒,他竟狂妄的無法無天!
李思穎從未如此這般,感到萬分的羞恥。
她很清楚自己要是不照做,楚良絕對是說到做到。
自己可是堂堂皇貴妃,豈能被他欺負。
“好,隻要你讓開,我就不再亂動。”李思穎強忍著怒火,做出了讓步。
見李思穎沒答應,楚良嘴角露出一絲弧度,“你沒資格跟我談條件。”
話音落,楚良就要使出失傳已久的如來神掌。
“等等!”李思穎急忙道。
楚良停住運功,“改主意了?”
“我答應便是。”李思穎還是說出,自己最不想說的話。
楚良抽出手來,“這就對了嘛。”
下一刻,他牽著李思穎的纖纖玉手。
“不愧是皇貴妃,光是這雙手就足以讓人陶醉。”
就在這時,馬車停了下來。
車外傳來侍從的聲音,“皇貴妃娘娘,皇宮到了。”
李思穎就如同聽到救星到場般,雙眼冒出希望之色,“皇宮已到,速速放開我。”
“謹遵皇貴妃指令。”
楚良鬆開手,繼續道:“我就先下車了,皇貴妃若覺得後宮不好玩,隨時歡迎你去東宮探望嫂嫂,若你覺得麻煩,我也可以帶著嫂嫂去後宮看你。”
言罷,這才放下李思穎,走下馬車,向著乾清宮而去。
進入宮殿,乾聖帝、首輔、次輔、內閣成員以及六部尚書,早已按排位坐好。
唯獨太子的座位上,空空如也。
溫延儒這個老匹夫也在啊。
楚良打量著溫延儒,這個廟堂之上最大的奸臣,二十年的首輔之位,已讓他有了隻手遮天的權力,加之他是世族階級的領頭人,勢力更是遍布全國。
這顆老虎牙不好拔。
但,再難拔我也要他粉身碎骨!
“兒臣參見父皇。”立下目標後,楚良給乾聖帝行禮。
乾聖帝抬了抬手,示意他歸坐,便開始步入正題,“孫愛卿,太子剛到不知情況,你是兵部尚書,就由你給太子講講吧。”
“臣遵旨。”
兵部尚書開始對楚良道:“殿下,西南傳來急報,雲、貴、川三省的土司又造反了,三省巡撫無力剿匪,請求朝廷派兵增援,可戶部說國庫空虛無軍餉可發,這該如何是好?”
通過原主記憶,楚良了解到,大慶西南還屬於未開發地區,因此住了很多蠻族,那些蠻族不與漢人通婚通商,造成蠻不出峒,漢不入境的局麵。
朝廷為了避免蠻族鬧事,就使用了以蠻治蠻的懷柔政策,講人話就是用蠻人治理蠻人,還把蠻人頭子封為土司,並世代世襲。
這種製度最大的漏洞就是土司權力過大,時間久了不鬧事才怪。
更何況,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隻是這也太巧了吧。
楚良大感疑惑,北燕前腳離開大慶,西南後腳就開始鬧事,總覺得他們像是商量好的。
莫非是要轉移大慶的兵力,讓大慶無法交接秦嶺淮水以南的土地?
想到此處,楚良看了看溫延儒。
他總覺得,西南鬧事跟溫延儒有關係。
“聖上。”溫延儒見楚良半天不說話,開口道:“看來太子並無良策,臣倒是有幾個辦法。”
乾聖帝一喜,“愛卿快快說來。”
溫延儒作揖道:“這事也不難,西南土司造反,無非是朝廷在那邊的沒有駐軍,我們隻需要建立幾個長期駐軍點,便可震懾他們,從此他們就會老實起來。
至於軍餉一事,也很簡單,東南經濟發達,百姓豐衣足食,我們隻需要向百姓增稅,即可化解這個經濟問題。”
“百姓能同意嗎?”乾聖帝一聽,腦袋就大了。
這些年,大慶一直是用歲幣跟北燕換取和平,大慶百姓的賦稅已經夠重了,再增加賦稅,恐怕東南都要鬧起來。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臣相信百姓們能理解朝廷的難處,也會支持朝廷的政策。”溫延儒倒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聖上,首輔大人的話在理。”次輔站起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內閣成員也紛紛讚道:“聖上,有這兩個策略,西南便再無戰事啊!”
“首輔大人不愧是百官之長,此政策一出,即可永絕西南隱患,還能提升國庫錢糧,果真是我大慶的國之棟梁。”
六部尚書,開始拍著溫延儒的馬屁。
同時,溫延儒餘光打量著楚良,見楚良依舊不說話,斷定他腹中沒有良策,嘴角露出得意之色。
“呸,這兩法子漏洞百出,我真沒看到它好在哪裏!”楚良鄙夷的道。
乾聖帝眉頭一皺,問道:“皇兒,何出此言?”
楚良作揖答:“回父皇,首輔的兩個法子,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反而會把大慶陷於水火之中,甚至讓我大慶江山不保。”
“啊?”乾聖帝一驚,嚇得差點沒坐穩。
他最怕的就是祖宗江山,毀在自己手上。
其餘人聽到楚良的話,皆是不屑之色。
尤其是次輔,極度不滿的道:“太子殿下,首輔大人的計策堪稱十全十美,真不知道你為何會危言聳聽,莫非你不希望西南無戰事?”
“聖上,殿下雖然才華了得,但並無治國經驗,讓他在這裏純粹是耽誤國事,臣請聖上讓太子回去。”
溫延儒更厲害,直接要趕楚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