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茶噴了出來,宋長庚嚇得滾下椅子跪在地上。
“草民失禮,請殿下恕罪,而且草民自覺身體不適,耳聾目眩聽不清殿下所說之話,還請殿下準草民回去,先調養一段時間。”
說話間,宋長庚眼淚都快出來了,什麼就想不想成為聖人?
這聖人是誰想當就當的?華夏曆史幾千年聖人才有幾個,即使是我朝人傑地靈,不也才出了王守仁一個聖人?
做人都還沒有弄明白,我宋長庚何德何能,還堪當一個聖字?
你是老天爺派來玩我的吧。
對於宋長庚這個表現,朱寧微微一笑,所謂聖人之說倒不是無中生有,也不是故意想要逗宋長庚,而是經過朱寧深思熟慮之後想到的。
要想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徹底改造大明,循序漸進的方法恐怕不行。
他現在遠離朝堂還無所謂,一旦登上朝堂,那麼立刻就會陷入黨爭的漩渦無法自拔,而那朝堂上那群人黨爭已然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了。
要不然,崇禎也不會被拖的最後走投無路自縊煤山。
讓朱寧獨自和整個明朝官僚體係對抗,那是癡人說夢,這裏麵利益牽扯太大,他動誰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麵。
而悲劇的是明朝政治體係裏麵皇權是最弱的,他可以殺光大臣,但是卻無法脫離這個體係推出任何一條政令。
所以朱寧需要盡快獲得一股新生力量的支持,至少是誌同道合的人,幫助他對抗現有的舊勢力。
於是,他將目光放在了這些有新思潮,而且對西洋文化有所研究,崇尚自然科學的新知識分子身上,更妙的是這些人本來就是儒家的一部分。
而且還代表了新型手工業集體的利益,得到這些人的支持,他就可以從意識形態入手,直接從內部著手撕裂舊勢力。
而宋長庚就是他選出的代表,這個構想雖然有些遠,但是卻是必須做的布局。
正如宋長庚自己所說的,他現在不過是一個無名之輩,整個大明朝現在隻有朱寧知道他的價值。
但是這遠遠不夠,朱寧需要把他塑造成一個標杆,旗幟性的人物,最好是能把他捧上神壇。
然而,宋長庚哪裏知道朱寧心中的打算,就算是知道了,隻怕此時此刻他也隻會說一句:“告辭。”
朱寧又笑了笑,對周衝說道:“去把宋大家扶起來。”
周衝領命過去將宋長庚拉起,按回到椅子裏,宋長庚知道避無可避,直接眼觀鼻鼻觀心,仿佛老僧入定了一般,決定裝聾作啞了。
朱寧也不在意,他看著宋長庚說道:“其實我是知道宋大家的事情的。”
宋長庚繼續裝傻。
“我對宋大家感興趣,是因為聽說了你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禾下乘涼’,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朱寧繼續說道。
宋長庚裝不下去了,他瞪大了眼睛一臉驚愕的看著朱寧,朱寧就知道央視沒有騙自己。
“禾下乘涼”這確實是他的一個夢,但是這件事他隻跟自己的兄長宋應升說過,眼前這個小孩怎麼可能知道?
朱寧微微看了一眼同樣驚訝的周衝,暗道一聲自己大意了。
這個時代消息閉塞,自己的消息來源,大多需要經過周衝去打聽。
也就是說,自己知道的周衝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周衝也知道,可是現在有一件事周衝不知道,自己卻知道,恐怕這個侍衛長心裏要懷疑了。
先不管周衝,朱寧繼續忽悠道。
“其實我一直覺得衣、食、住、行才是國之根本,而實幹學問才是大學問,如今的經史子集反而隻剩空談落了下乘,得知你是這方麵的大家,我心中不勝欣喜,貿然相請,還望宋先生不要責怪才是。”
一句話直接戳中了宋長庚的淚點,他今年三十一歲,如果不是大把的時間都用來研究格物之學,哪會到現在才隻是個舉人?
他十五歲那年,聽說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是一部價值很高的科學著作,於是他就渴望著能讀一讀。
可是走遍周圍讀書的鄰居家裏,除了經史子集根本就沒有這本書,甚至書店都沒有這本書賣。
結果有一天他走路撞到一個老人,那個老人抱著的米裸撒了一地,他幫忙撿米裸的時候意外發現包米裸的廢紙上竟有《夢溪筆談》一行字。
於是,趕緊問老人包米裸的從哪裏買的,然後跑出好幾裏路,才追上了賣米裸的老漢,要出高價買老漢包米裸的廢紙。
老人見他愛書心切,就找出一本舊書給了他,原來是部殘本的《夢溪筆談》,書少了後半部。
老漢告訴他,這書是清早路過南村紙漿店時向店老板討來的。
宋長庚又一路跑著趕到紙漿店,可那後半部書已經和別的舊書一起拆散泡入水池,正準備打成紙漿。
宋長庚急的直抹眼淚,他拿出身上全部的錢,甚至連衣服都抵押給老板,老板直接被感動了,趕忙讓工匠下水池從散亂的濕紙堆中找齊了那半部書。
宋長庚如獲至寶,捧著濕淋淋的書回到了家,小心翼翼地一頁頁分開,晾幹,裝訂好。
他就是這樣的宋長庚,這一輩子注定要做個科學家,而不是政客。
然而在明朝的大環境下,他的行為並不為大多數人所認同,加上科考不中,宋長庚正處在迷茫和自我懷疑的節骨眼上,忽然有人認可了他的研究。
雖然朱寧隻是一個八歲的孩子,可是他姓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皇家啊!
這一刻宋長庚竟止不住老淚縱橫,直接將朱寧這個小自己二十多歲的小屁孩引為知己。
一看宋長庚這麼容易被破防,朱寧還有很多後手都用不上了,於是直接開大,開始和宋長庚交談一些物理學和化學上的知識見聞。
即使朱寧文科出身,即使他已經很小心的收著聊了,但很多涉及理論方麵的知識,還是深深的震撼了宋長庚,一時間驚為天人。
朱寧看到宋長庚的表現,就知道自己這一波直接將他帶走了,於是試探的說道:“宋大家,不知你能否替我辦一件事?”
“殿下但說無妨,宋長庚萬死不辭。”宋長庚頭腦一熱說道。
“我想請宋大家編纂一本包含我大明所有事物的百科全書,以開大明子民的心智,此書一幹費用由我支付,你需要什麼我都全力支持。”朱寧說道。
“此話當真!”
這一瞬間宋長庚被巨大的幸福包圍了,編纂這樣一本書是他這一輩子最大的心願。
“但從此你就與功名利祿無關了,這樣也可以嗎?”朱寧故意試探道。
出乎朱寧的預料,宋長庚竟然毫不遲疑的說道:“我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