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袁成籌找到天晟帝,說胞姐尚季公主為了小姑姚玉兒的親事,愁的日夜難寐。
胞姐憂慮如此,他無法回去向父皇母後回稟。因此請求天晟帝賜婚,將姚玉兒許給雋王做正妃。
原來如此!怪不得姚玉兒方才如此囂張。
皇後歎了口氣,接著說:
“陛下說,天晟周邊強敵環伺,天承國兵強馬壯,與天晟北境相鄰,兩國關係非常重要。”
這個情況,音宛也清楚。
天晟東北的天景經常犯邊,天晟隻能跟天承修好,才能騰出精力禦邊安內,暫保國家安穩。
皇後歎了口氣,握了握音宛的手:
“那天承太子說,胞姐的小妹跟雋王結親,天晟和天承兩國就是姻親關係,在邊境守護上可以親密合作。陛下還能說什麼?隻是——要委屈你了。”
皇後安慰音宛道:
“憑雋王的身份才智,就是做雋王側妃,也是京城閨秀們擠扁腦袋要爭的。想開點兒,退一步也沒啥不好。”
“娘娘放心,音宛沒啥想不開的。”
皇後又告訴音宛,天晟帝已下旨令禮部籌備,以最高規格迎娶姚玉兒,務必讓袁太子滿意。
音宛淡然一笑,沒言語。
——
雋王爺迎娶丞相府千金的事,是近期京城酒樓茶館、瓦肆勾欄、甚至花街柳巷中的熱點話題。
雋王府又一次開始裝飾粉刷。一串串燈籠紅光喜慶,一條條彩綢鮮亮繽紛,紅毯鋪地,鮮花著錦。
府中到處點綴著玉樹瓊枝、金珠玉貝。管弦鳴奏,仙樂飄飄,襯得雋王府如人間瑤池一般。
王府裏的喧鬧喜慶,更加襯得宜華苑愁雲慘淡。
宮裏已經將“褫奪王妃封號,改封為側妃”的懿旨送過來,她們的主子何音宛,從今後降為側妃了。
本來主子就不受寵,再來個與主子不和的正妃,今後的宜華苑,還不更得夾著尾巴過日子。
宜華苑的下人私下裏議論紛紛,可瞧她們的主子,卻跟沒事人一樣從容平靜。
於是眾人猜測:大概是主子的正妃原本就有名無實,所以她才能無動於衷吧!
次日就到了婚期了。
宮裏的徐貴妃,在如妃和尚季公主的陪同下,到雋王府察看婚禮的籌備情況。
她們一行來到宜華苑時,見這裏冷冷清清,不披紅不掛彩,連個喜聯都不貼,絲毫沒有辦喜事的樣子。
如妃含沙射影地開口了:
“這門親事可是陛下的旨意。何音宛如此,想是心懷怨懟,故意抗旨不遵吧?”
徐貴妃眸光沉了沉。
與姚玉兒的這門親事,對雋王助力頗多。音宛如此作為,實在是不識大體,沒格局。
於是,她出言責備道:
“女子當賢惠寬容,尊敬夫君。雋王府娶親是大事,你也該有胸懷氣度,考慮大局。趕緊把你住的院兒,好好裝點一下。”
沒想到,音宛卻絲毫不給她麵子:
“雋王府有喜事,我這宜華苑裏可沒有!新人又不在我這兒住,何必苛求如此呢?”
徐貴妃沒想到音宛會頂撞她,怔了一下。
尚季公主在旁邊冷笑道:
“雋王娶親,你這做側妃的,就該做好迎親準備。難道——你在王府裏隻是個擺設不成?!”
“擺設?還真被你說著了!”如妃誇張地“撲哧”一笑:
“滿京城都知道:雋王跟何側妃井河不犯,王妃的位子形同虛設呢。”
“如妃娘娘久居深宮,想不到市井傳言都能聽聞。不知娘娘還聽說什麼了?”
如妃見音宛回嘴,張了張口想斥責,卻又沒想出什麼話,臉色有些紅脹。
“說正事吧!”
徐貴妃講話的語氣透著煩躁,
“音宛,明日正妃進門。你是做側妃的,到時候帶著府裏全體仆從,到門口去迎接新人。”
尚季公主隨即補充道:
“玉兒說了,她治理王府得先立威。進門那天,何側妃和仆從們需在府門外跪迎。你可記清楚了。”
何音宛眸光閃了閃,看不出絲毫情緒在裏麵。
雋王迎親的吉日,到了!
鞭炮喧囂,太樂局的鼓樂,聲震雲霄。
徐貴妃、如妃親臨雋王府,主持雋王的大婚典禮。
巳時時分,府外迎親隊伍的吹吹打打聲由遠及近,鞭炮聲不絕於耳。
一個仆從飛奔來稟報:
“回來了!回來了!王爺迎親回來了!”
如妃已多次派人去叫何音宛迎接,隻是對方磨磨蹭蹭的還沒過來。
徐貴妃見狀,就派了自己身邊的一個嬤嬤,吩咐她去曉以利害。
這嬤嬤風風火火地闖進宜華苑,咋咋呼呼地喊道:
“回來了!回來了!何側妃,貴妃娘娘讓您趕緊出去迎接新人!”
何音宛掀起眼皮,眼神譏諷地打量一眼那嬤嬤,懶洋洋地開口了:
“這麼大年紀了,為老不尊,一驚一乍的成何體統?!不過娶個偷漢的賤人,用得著這陣仗嗎?”
那嬤嬤仗著自己是貴妃身邊的,就裝起架子教訓她說:
“何側妃,今日可是雋王爺娶親的大喜日子,您說這個話——可是太不恭敬了。得有點兒忌諱才是。”
“忌諱?!”
音宛淡然一笑,“我隻忌諱奴才在我麵前拿大,給我滾!”
那婆子被嗆得漲紅了臉,可何音宛到底是主子,她忍了恥退下,回頭就添油加醋,向徐貴妃撥弄了口舌。
徐貴妃怒火騰起,可迎親隊伍已到府門前,她隻得親自帶著人去接。
姚家送親的人,是尚季公主夫婦和天承太子袁成籌。
看見花轎到來,府門口管家帶領眾人,恭恭敬敬地下跪叩首,迎接王府未來的當家主母。
尚季公主掃了眼下跪的人,對袁成籌遞個眼色,吩咐轎夫落轎。
袁成籌頤指氣使地問徐貴妃:
“雋王娶正妃,為何不見府裏側妃出來迎接?!這是沒把正妃放眼裏嗎?!貴妃娘娘,這事兒可怎麼說?”
徐貴妃見袁成籌果然挑這個理兒,愈惱音宛不顧大局,心裏惱火。
可這麼多賓客都看著,也不好鬧得太僵,讓人看著不像話。
她隻好賠著笑,敷衍說:
“貴太子,何側妃......身體不適,無法出迎。要不這樣吧:不能耽誤了吉時,先讓新人拜了堂。隨後,再讓側妃來向雋王妃賠禮、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