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挽,你去告訴你大嫂,讓她把蠟肉收拾了,晚上燉了,家裏有一陣沒葷腥了,大家都解解饞。”
柳氏率先回過神,慈愛的看著閨女。
“好。”
楚挽寧笑了下,抬步走了出去。
隻是她剛轉過彎就聽到她特意壓低了聲音說,“他回來就回來吧,咱們也不算是虧欠他們家,我告訴你老頭子,你可不能打挽挽的主意,那譚家大小子比挽挽大不少呢,我可不同意。”
“瞧你說的,人家譚家那邊也沒說啥啊!”
“最好是這樣。”
柳氏拍了拍衣服,叮囑兩個兒子別在自己媳婦哪裏瞎說八道才出去了。
楚挽寧跟大嫂在廚房裏說著話,平日裏柳氏心疼閨女,一般不舍得讓她進廚房。
不過家裏要是想改善一下夥食,就需要楚挽寧下廚了,她當年拜師學刺繡的時候,那繡娘嫁的就是個廚子,兩口子膝下沒個孩子,就把本事都教給了她。
“挽挽,你先出去,娘聽著小山找你呢。”
“啊?哦,好。”
楚挽寧把自己手裏的鍋鏟給了娘,自己擦了擦手出去了。
王氏坐在鍋台下暗自撇撇嘴,婆婆不舍的小姑子下廚沾染這煙火氣,還找個借口。
今天這頓飯,大家好像都有心事,除了小山嘰嘰喳喳的,大家夥都比平時要沉默。
飯後回到屋裏之後,楚挽寧在屋子裏胡思亂想,一時也找不出頭緒,心裏有些亂糟糟的。
譚家村
“爹,兒子不孝。”
譚庭軒跪在譚老爹麵前,實實在在的磕了三個響頭。
譚老爹眼圈微紅,伸出手,有點顫抖的扶起兒子,連連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去給你娘上柱香吧,你平安回來,你娘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譚庭軒聽著眼眶也紅了,接過二弟遞過來的香,給他娘點上,拜了又拜,跪在地上磕了四個頭。
“好了,你這一回來,咱們家也就算團圓了,來來,老二老三帶著你們媳婦,讓她們也都見見你們大哥。”
譚老爹心情不錯。讓大兒子坐在自己旁邊,指著兒子兒媳婦說。
譚庭軒離家八年,一開始兩年還偶爾能接到他的信,之後幾年音信全無。
雖說凡事都要講究一個長幼有序,可他半點消息都沒有,一家人也不知道去哪裏找他去。
眼看家裏兒子大了,不能再等了,而且大家雖然麵上不提,但是心裏都想著怕是凶多吉少了。
這譚家兩個兒媳婦,看著坐在那突然冒出來的大哥,打量一眼,看著他臉上那道刀疤,再加上他好像是不會笑一樣的,光是看著腿都有些酸軟。
譚老爹看著倆兒媳的樣子,有些不滿,平日裏兩個兒媳婦都不是省事的,這關鍵時候一個屁話也說不出口了。
他也怕大兒子心裏不舒服,剛想說幾句話,就看到大兒子已經掏了幾塊銀子遞給兩個兄弟說是不知道兩個弟弟成了親,也沒來得及準備見麵禮,讓她們拿著銀子想買什麼就去買點什麼。
他這個大兒子以前在家的時候也是家裏說一不二的,不過那時候他性子還算是溫和,不跟現在似的,冷著臉,似乎什麼都不如他的眼一樣。
想來這幾年可能受了不少苦,連性子都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