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方孝孺所安排的方向。
朱柏帶著朱棣的三個不情不願的兒子住進了館驛。
其實,按照大明法律,藩王入京,皇帝一般都給安排一些好一點的院落,不可能住在館驛這種下級官員的地方。
而且一般親人想見。
皇帝也會第一時間接見。
誰知道,他們幾個在京城竟然是這種待遇,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明顯就是朱允炆專門針對他們而已。
對這種情況。
朱柏倒是無所謂。
對穿越過來的他來說,朱元璋也就是個曆史人物而已,說白了和他沒有半毛錢關係。
這一次來京城,與其說他是來祭祀,倒不如說是來遊玩,朱允炆讓他住在館驛裏麵,這正好給了他遊覽京城的機會。
但這一次。
他並不打算一個人去,而是計劃帶著王語嫣這個大美女。
其實,自從第一次見到王語嫣的時候,他就感覺到這個女人不一般,和那種普通的古代女子不一樣。
她身上有一種幹練的氣質。
朱柏曾經問過王坎,他這個女兒是作什麼的,一問才知道,原來雖然王坎是守城將軍,但是他的女兒卻是個商人。
因為經商有道,這些年在荊州也算有點名氣了。
主要經營的也是絲綢和茶葉這些東西,隻不過因為她商人的身份,雖然到了出嫁的年齡,卻依然沒有找到門當戶對的人家。
最後甚至成了荊州有名的“大齡剩女”。
這倒是讓朱柏有點感慨。
如果放在後世,王語嫣這種要顏值有顏值,要身家有身家的女人,不知道是多少宅男宅女的夢想。
可在這個時代,甚至成了剩女?
這聽起來就有點好笑。
不過,朱柏也能感覺到,自從上次給王坎治療傷口的時候發生了一點誤會,王語嫣似乎一直對他有一些偏見。
再加上他頭上還有一個“反賊”的帽子。
王語嫣也並沒有對他表現出來多麼的熱絡。
甚至,還有隱隱約約抵觸,這讓他多多少少有點傷感。
這一次,他帶著王語嫣來京城,除了想看看繁華的京城之外,也是想看看能不能把生意做到京城。
做一個有錢的王爺,難道他不香麼?
想明白這些事情後,朱柏才來到了王語嫣的房門口。
輕輕敲響房門。
裏麵頓時傳來了王語嫣的聲音,“誰?”
“我,朱柏。”朱柏笑著問道,“王姑娘今晚有沒有事情?要不要一起出遊京城?”
“不去。”王語嫣的回答很幹脆。
“咳咳......你先別忙著拒絕,這一次去京城,說不定有你想要看到的東西哦!”朱柏碰了個軟釘子,臉上有點尷尬。
“王爺有心了,小女子不敢和王爺一起出門。”王語嫣直接回答道。
“你別誤會呀。”
朱柏有點苦笑不得。
其實,雖然他也看得出來王語嫣是個大美女。
但這個時候,他還真沒想法對王語嫣怎麼樣,此刻真的隻是想要借著機會,好好了解一下大明的商業市場而已。
誰知道還沒開口就被王語嫣拒絕了。
“咳咳......”
就在朱柏有點無奈,不知道怎麼敲開王語嫣房門的時候,他身後突然傳來了王坎的咳嗽聲。
朱柏回頭。
卻看到王坎也是尷尬的看著他,眼神躲閃。
“王將軍,有什麼事情麼?”朱柏連忙換上一副麵孔,一臉正色的問道。
“倒也沒什麼別的事情。”王坎拱手,“隻是看到王爺起床,擔心王爺的安危,所以才來跟在王爺身後。”
“沒什麼,我隻是想要帶著語嫣去京城市坊看看,誰知道她竟然不願意去。”
朱柏有點尷尬。
這話說出來後,他明顯看到王坎的嘴角幾乎要露出笑容了,但後者還是很快調整好了自己的表情。
“王爺贖罪,末將這就去訓斥她。”
王坎連忙解釋道,隨後推開房門就進去了。
門一推開。
朱柏才看到,原來王語嫣正在素手研磨,在宣紙上寫字。
這著實讓他有點意外,他沒想到王語嫣竟然還有這方麵的愛好,忍不住走上其前去多看了一眼。
正是一副好字。
“沒想到王小姐還喜歡書法,之前竟然沒有發現。”朱柏笑著說道。
“不敢。”
王語嫣有點臉紅。
在荊州地麵上,誰都知道湘王朱柏擅長筆墨書法,剛才王語嫣之所以不敢開門,就是有點擔心,不願意讓朱柏看到這些。
誰知道正好被王坎遇到了,所以現在就算想要阻攔也沒有辦法了。
“我記得,你來的路上似乎沒有帶宣紙筆墨,這些東西都是館驛裏麵的麼?”朱柏低頭看了一眼桌上的宣紙,卻發現這些宣紙很是粗糙,比後世的紙差不知道多少倍。
“這是小女的一點愛好。”
王坎有點咂舌道,“小女雖然是商人,但是自幼喜歡文墨,這些都是在京城中買的,卻是價格不菲啊。”
“多少錢?”
“十匹宣紙一兩銀子。”
“這麼貴?”
朱柏吃了一驚。
當時,他在荊州偽造了不少寶鈔,對於金錢這方麵沒什麼概念。
但區區十匹宣紙竟然就要一兩銀子,這絕對是一個天價,而且朱柏有信心,他絕對能製造出來比這些更好的宣紙。
“京城之地,一些東西難免昂貴一些。”
“還請湘王殿下不要見怪。”
對於朱柏的驚訝。
王坎和王語嫣倒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似乎在他看來,這些東西就值得這麼多錢。
“不,難不成這東西在荊州也這麼貴麼?”朱柏打斷了王坎的話,“若是如此,百姓平日裏用什麼寫字?”
“回王爺的話,荊州相對偏僻,紙價倒是沒有這麼貴,不過......也便宜不了多少。”
王坎解釋道,“至於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也隻能使用竹片或者瓦礫寫字罷了,在民間,宣紙隻有文學大儒才會使用。”
聽了這些解釋。
朱柏想了想,也就明白了。
他隻知道東漢造紙術就已經發明了,可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造紙的程序和成本都很高,一般平民百姓根本消費不起。
自然和這些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