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膽!汝等何人,膽敢當街行刺本官!”
齊大人慌亂躲到了轎子後麵。
王慶心中也是暗自驚訝,之前隻猜測這趙誌可能有些身份。
卻沒有想到,對方明顯認出了縣官身份,還敢如此肆無忌憚。
兩名攔在門前的護衛,根本無視了齊大人的威脅,直接掏出令牌,亮明身份。
“虎賁腰牌!”
齊大人倒吸了一口冷氣。
大雲朝最為精銳的一支衛隊,哪怕是最低等的虎賁,都和自己這個縣官平級,隻有真正大人物出行的時候,才會被安排這等高手隨身護衛。
再聯想到,之前得到的消息。
齊大人看向那白衣男子趙誌的時候,膝蓋差點一軟,就要跪下去。
趙誌卻是絲毫沒有理會齊治國的打算,快步來到王慶身前,懇切道。
“學生唐突,驚擾了老師,懇請老師責罰。”
趙誌言辭誠懇,王慶卻是擺了擺手道:“算不得什麼事情,隻不過齊大人算是我的恩師,你如此衝撞是為何意?”
王慶的心中十分清楚,這趙誌或許身世不凡。
今天要是因為他的名頭,得罪了齊大人,等到趙誌走了之後,齊治國會不報複?
王家還是要在縣城內的,齊大人既是縣官又能現管,沒有必要因為小事情教惡。
趙誌雖不在意一個小小的縣令,但聽到王慶開口之後,當即朝著兩名護衛嗬斥道:“是誰讓你們衝撞齊大人的,速速退下。”
眼見兩名虎賁退回趙誌身後,齊大人也不敢再有絲毫架子,慌忙上前,拉著王慶詢問起來。
“這位可是尚書令家的公子趙誌?”
王慶此刻才知道,這趙誌的身份。
之前猜測他是某些家族的公子哥,卻沒有想到來頭會如此之大。
要知道,尚書令基本上相當於大雲朝廷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了。
尚書令的公子,怪不得出門這麼囂張。
王慶微微點了點頭。
齊大人立刻麵帶笑容的討好道:“趙公子,下官眼拙,本就是為了求見公子的,卻沒想到倉促而來,反倒是衝撞了公子。
還請公子不要責怪。”
趙誌直接不耐煩道:“不怪,不怪我今日還有事情,就不和你多客套什麼廢話了。”
應付了齊大人,趙誌立刻湊到王慶身邊,神色恭敬道:“雲州趙家弟子,趙誌,懇請老師能夠收下我為弟子。”
原本王慶是沒有收什麼男徒弟心思的,可架不住這位不僅心誠,更有家勢。
一旁原本還在疑惑,尚書令的公子為何稱呼王慶為老師。
此刻劍趙誌一副就要當街拜師的模樣,齊大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若是王慶真的收下這個弟子,那以後自己豈不是就能以趙公子老師的老師自居了?
這想法,僅僅是在腦子裏劃過了一瞬間,齊大人就不敢多想了。
那位尚書令要是知道,一個考核不過下中的縣令,當了自己兒子的老師,怕不是齊大人的官位就徹底到頭了。
不過,即便是不能肆意張揚,這等事情若是真的,以後談及起來,也是與有榮焉。
隨即,齊大人在一旁幫腔道:“這趙公子如此心誠,王慶啊,你如何能夠拒絕呢?”
一邊說著,齊大人瘋狂給王慶打眼色。
本來還在想著如何找個台階,收下趙誌的王慶。
此刻有了齊大人的一記助攻,隨即了然。
王慶麵帶幾分猶豫道:“我之前就說過,詩詞本就是小道,你若是願意跟在我身邊一段時間,或許能有所提升。”
聞聽此言,趙誌大喜,當即就行了拜師禮。
王慶略感滿意。
原本已經準備離開聽雨軒了,可如今齊大人來了以後。
三人再度回到了鹿芳兒的包廂。
齊大人做東,趙誌堅持由王慶坐在主位之上。
美酒佳肴,重新安置。
鹿芳兒笑臉盈盈的唱起了,王慶之前提筆寫下的《將進酒》。
齊大人帶著小心的詢問道:“下官,隻接到消息,說是公子要來本縣,卻並不清楚公子所謂何事而來?”
趙誌此次前來,身邊帶著兩名,朝廷要員出門才能帶著的虎賁。
自然不可能是遊山玩水的。
對於這齊治國,趙誌原本並無好感。
可見此人識趣,接下來的事情有可能也還需要和這位縣令打交道。
趙誌隨即開口道:“我此次前來,是為了完成一件考核之事。”
“考核?”
王慶在一旁也起了興趣。
論年歲,趙誌也就比王慶大不了多少。
這個年紀能夠提起的考核,自然是九品中正製的考核。
果不其然,趙誌確實是為了考核而來。
隻不過,大雲王朝真正權貴的考核,同王慶剛剛獲得的察舉資質將要麵臨的考核可不同。
再過月餘,王慶所要麵對的考核。
無非是朝廷派遣大臣到各州府,聚集州府內被縣令們推舉上來的才子,共同作答應試。
考核的標準由被派遣大臣決定,這等考核最多不過出一個中上。
甚至很多時候,能夠出一名中中的成績,都極為不易。
而趙誌則是要提前月餘,就要做好準備。
到考核之事,有朝堂要員與勳貴世家聯合評定。
這裏麵可不僅僅有詩詞策論,更要有功勳業績。
趙誌此次前來,就是為了謀求一份功勳而來。
齊大人忍不住疑惑起來道:“縣城周遭,甚是安寧,不曾風波變動,不知趙公子可否多透漏一二?”
這本該是絕密的事情,可一旁王慶也忍不住露出了幾分好奇的神色。
想著能夠在老師麵前,表現一把,趙誌清了清嗓子開口道:“不敢欺瞞老師,我此次前來,是為了這縣裏一個不在冊的高山村而來。”
“嗯?”
本來隻是抱著看熱鬧心態的王慶,愣了一下。
不明白,高山村一個流民聚集的村莊裏麵,有什麼值得,大雲王朝尚書令的公子看中的東西。
齊大人甚至一時間都沒明白,這高山村是何處。
王慶開口解釋道:“就在城外山裏,一處流民聚集在了我王家的田產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