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柵欄首先映入任寧眼簾的是一堆堆礦土,顯然是燒製陶瓷的原料,然後是一個個製作陶瓷胚體的轉台,最後是兩個巨大的窯爐。
這個時間工人早就各司其職,南窯內顯得熱鬧非凡。
一身紅衣的秦歆瑤在人群中格外顯眼,見到小蝶時任寧就猜到她在這裏,任寧故意繞道而行,她似乎也發現了任寧,隻是輕輕一瞥便繼續有條不紊的指揮著。
能夠在任寧之前出現在這裏說明秦歆瑤起的更早,這一點不得不令任寧佩服。
穿過人群任寧在窯爐旁找到了高伯,從那憔悴的麵容中也大概明白這些天他都經曆了什麼。
“少爺您怎麼來了?”高伯有些吃驚的說到。
他記得三天前任寧還不能獨立行走,沒想到現在竟能一人來到南窯。
任寧沒有回答高伯的問題,而是隨著他的目光一同轉移到燒得正旺的爐火上。
兩個窯爐一個用來燒製陶器,一個用來燒製瓷器,每個窯爐能夠同時燒製十個產品,工人師傅們把做好的胚體統一拿到窯爐旁由專門的把樁師傅燒製,幾個時辰後成型,而這時下一批胚體恰好成型,如此循環燒製大大提高效率。
從高伯緊張的期盼的眼神中任寧也知道他製作的胚體就在陶器爐內。
陶器跟瓷器除了選用的礦土不一樣燒製的溫度也不同,所以在不同窯爐燒製,一般來說陶器所需溫度低成品率高,價格相對便宜,高伯屬於新手還未達到製作瓷器的水平。
“開爐!”把樁師傅大聲喊道,然後將偌大的爐門打開。
燒製陶瓷除了製作方麵外火焰溫度的控製更加重要,一名合格的把樁師傅甚至能將火焰溫差控製在十度以內,秦家的整個南窯不過隻有兩名把樁師傅。
一般把樁師傅喊“開爐”的時候證明裏麵的陶瓷燒製完成,需要盡快把爐內的陶瓷取出,以免影響品質。
這是一批普通的陶罐,形狀簡單製作工藝並不複雜,成品率很高,事實也是如此,十個陶罐隻有一個破裂。
“又失敗了!”高伯死死地盯著破裂的那個陶罐無奈的搖搖頭,顯然這正是高伯的作品。
任寧也大概明白為何高伯三夜未歸,怕是擔心不能製作出合格的產品被秦家趕走,想必這幾日都沒休息。
製作陶瓷本就是技術活,沒個三五年時間很難出師,更何況沒人指點十日內完成作品分明是強人所難。
秦歆瑤如此刁難他們無非是想逼任寧就範,這一點他與任寧心知肚明。
他本不想與別人爭些什麼,不過看到遠處秦歆瑤得意的笑容任寧頓時來了鬥誌。
安慰高伯幾句之後任寧拿出破裂的陶罐仔細端詳,裂紋恰好位於陶罐變徑之處,摸了摸厚度任寧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