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和董祿山想要說出他們提前商量好的證詞,可蘇武恐怖的眼神讓他們隻得愣在原地而不能言語,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蘇銘說出他的“一家之言”。
“稟父皇!不便在眾人麵前眼說,可否耳語?”
蘇武眼中閃過一絲遲疑,卻還是點了點頭。
於是蘇銘便上前將今早的是一五一十的告訴了蘇武。
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蘇武是勃然大怒,騰的一下就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指著二皇子怒道。
“混賬!!蘇銘說的可是實話!”
二皇子被嚇的雙腿發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哀嚎道。
“冤啊!父皇我冤!我什麼都沒做!您怎麼能隻聽他的一麵之詞!我今早去那隻不過是想請三弟上朝商量招親會一事!國師可以證明!”
董祿山見到這一幕,心裏雖然咯噔一下,卻還是上前道。
“稟陛下!二皇子定下所言屬實,今日他確實隻是去請太子殿下上朝!微臣可以證實!微臣若有一句假話,願意被千刀萬剮!”
“嗬...”
蘇武看了看蘇銘有看了看二皇子二人,眼中閃過一絲戲謔。
他心中知道,雙方都各執一詞,這事若再追問下去一定是沒完沒了了。
如今更重要的是,還是那招親會啊!
於是乎,他開口到。
“哼!就這樣吧!你們這點破事朕不想多管!”
“現在朕隻想關心,誰還能去招親會!”
幾十年相處,國師大人早已摸透了蘇武的性格,知道這人愛國事盛於愛家事。
從頭開始,這件事情的發展便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借此狠狠搞蘇銘一把!
甚至將蘇銘拉下太子之位!
哼!蘇銘!如今宰相不在朝中,我看誰能救你!
他剛準備開口讓皇帝問責蘇銘,可蘇銘卻先他一步開口道。
“父皇!我願替二皇兄去參加這招親會!若是沒能成功我甘願辭去太子之位!”
聽到這話,董祿山現是一愣,而後眸子裏盡是狂喜。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蘇銘你還真是自己找死啊!
“你?你說你去參加招親會?”
這一次,別說是台下的眾臣,連蘇武眼中都閃過一絲戲謔,強忍著笑意。
知子莫如父,他是太了解自己這個兒子是什麼鳥樣子,立他為太子不過是別有用意。
國師董祿山也上前陰陽怪氣的說道。
“太子殿下!我聽聞這招親會可是文鬥,比的是賦詩作畫,不是喝酒吃肉!”
此話一出,台下眾臣群眾頓時傳來陣陣細微的譏笑。
大家似乎都不相信,這個向來花天酒地的廢物紈絝,夠資格去參加招親會。
“怎麼?國師有意見?”
蘇銘回過頭,不屑的打量著董祿山。
“我雖不及二哥那般白嫩但腹中多少還是有些經綸的!國師,做人啊不能以貌取人!難道我打扮紈絝不羈了些就沒文化嗎?那按我說,您這身材不應該當國師,應該去當廚子!”
“哈哈哈哈!”
聽到這話,皇帝眼中不禁閃過一絲笑意,原本憋笑的眾臣頓時一陣哄笑,連二皇子都沒忍住嗤笑一聲。
董祿山頓時滿臉通紅,不忿的瞪了一眼身邊的二皇子。
“為何發笑!太子殿下,微臣同您討論的是國事!不是在開玩笑!微臣不是以貌取人,微臣隻是想知道,您憑什麼可以去參加招親會!難道憑您在怡紅院裏喝花酒時候的行酒令嗎?”
“你還真是耳聾!”
蘇銘冷笑一聲,盯著董祿山如綠豆般的眼睛,一字一句的道。
“我說我肚子裏有些經綸,你聽不到嗎?”
“有些經綸是多少?”
董祿山不依不饒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抨擊蘇銘的機會。
“您出去可是代表國家的形象!不是您自己的形象!且不說您能不能成功娶到大梁公主!萬一您出醜了那你丟的可是我的大夏的臉!”
“就是!”
二皇子知道了董祿山想要蘇銘難堪,也上前助陣。
“蘇銘!你必須要證明你的能力你才能去參加!”
“哦?那你的意思是...”
不等二皇子開口,董祿山便搶先一步。
“太子殿下就和二皇子比一比吧!比的過二皇子,您才有機會去!否則...”
“嗬嗬...我希望您記得您說過的話,若是沒能成功甘願辭去太子之位!”
“哈哈哈哈哈哈!”
聽到這話,蘇銘並沒有像眾人想象的那般難堪,反而是仿佛聽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笑話,仰天長嘯。
“我還以為是什麼呢!不就是太子之位嗎?比就比!我若是贏不了,我這個太子,今日便退位!”
隻見他轉身,對著台上若有所思的蘇武雙手作揖。
“父皇!兒臣今日便想同這二人比試比試!”
蘇武此時早已恢複了方才的沉穩,臉上沒有半絲波瀾,眸子裏確實對蘇銘饒有趣味。
比就比吧!反正蘇銘這太子之位不過是他刻意而為之...
“朕準了!你們就比即興作文吧!作詩作詞都行!”
聽到這話,二皇子頓時狂喜。
“多謝父皇!兒臣一定盡力而為!”
他在書院裏,平日裏特別喜愛研究詩詞用以勾搭宮女,背下的情詩沒有千首也有百首了。
即興作詩於他而言不過是輕而易舉的小事!
想到這,他不僅滿眼怨毒的看向了蘇銘!
蘇銘!這都什麼份上了你還裝比!今天我就要狠狠的打你的臉,再把你從太子之位拉下來!
.....
不一會兒,宮中的下人們便拿出了筆墨紙硯!
大臣們都圍在二皇子身邊滿眼期待著看著二皇子能做出何等驚世駭俗之作,畢竟在他們眼中,這二皇子可是文采斐然的大才子。
相比之下,蘇銘那邊的人就少了許多,幾乎無人敢相信,這個日日夜夜縱.情笙歌的紈絝能做出詩詞。
“開始吧!”
隨著皇帝一聲令下,二皇子便奮筆疾書,不出幾分鐘,一張字態優美的字帖便被呈了上去。
皇帝眯著眼睛細細看了一番,而後緩緩點了點頭,眼中露出些許讚許。
“不錯!文采斐然!來!讀一讀!”
他抬手便將字帖遞到太監身邊,太監尖聲誦讀到。
“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