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不是親人
“你急什麼啊,就不能是你爸是撿來的!?”
“我爸是奶奶撿來的?”童謠驚呼,這完全顛覆了之前的認知啊,活了二十四年,到現在才知道這個家還有這麼多的秘密?
童謠大聲一喊,倒是把李雪娣嚇了一跳,她先拍女兒一巴掌,再探頭往外看,見奶奶跟老童聊的正歡,這才放心縮回來,瞪一眼童謠:“你吼什麼啊,這多大事啊?”
“不是——”童謠壓住喉嚨,“這還不叫事啊?這都在一個鍋裏吃飯半輩子了,才知道不是親的?”
“什麼叫不是親的,那你奶奶對你爸比親媽都親。”李雪娣拍女兒的臉,“不告訴你,不就是怕你像現在這樣一驚一乍,萬一你拎不清,萬一哪句話說錯了,惹奶奶傷心怎麼辦?”
“可......”童謠還是難以接受,“可......”
“可什麼啊,你可不能去問奶奶什麼事。”
“我不會問的。”
“也不能跟外人說,任何人都不能說......”李雪娣囑咐,“這是我們的家事,絕對不能讓外人知道,周小源也不能說。”
“我有那麼缺心眼嗎?”
“難說哦.....”李雪娣咂嘴,“這點兒,你遺傳了你爸。”
“媽——”童謠覺得心裏難受,“那......那我奶奶的家人呢?”
“哎!”李雪娣歎氣,“要說啊,你奶奶也是一個苦命人,我聽說,打仗的時候,家裏的人都死完了,後來你奶奶跟著一幫人逃難到了南洋,給人做老媽子,辛苦了大半輩子,後來又回來,就遇著你爸了......”
“我爸......”
“你爺爺死的時候,你爸四歲,你親奶奶養不活你爸,就把你爸丟在了奶奶的門口,奶奶就養了你爸,為了怕別人說你爸的閑話,你奶奶就搬到沒人認識的地方,養大你爸,是個大學生呢,可厲害了那時候......”
“那......那......我奶奶有一個盒子,很金貴,您知道嗎?”
“我跟你說,你奶奶的東西,就是夜明珠你也不能動,知道嗎?”李雪娣忽然嚴肅,“還有,今天的事,你得爛肚裏,要是半點惹到你奶奶生氣,我跟你說你爸絕對會跟你斷絕關係。”
“.......”
“我跟你說呢,你聽見了嗎?”
“......”童謠點頭。
“聽見了就應!”
“嗯,太皇太後,兒臣聽見了。”
“算你生性.....”李雪娣總算舒一口氣,“好了,乖,去吃飯,先給奶奶裝一碗燙喝......”
張記的荔枝燒鵝;鯇魚腩蒸飯,燒乳鴿,白切雞,花膠燉瘦肉湯......一桌子好菜,都是童謠愛吃的,當然是犒勞她最近照顧奶奶的辛勞。
童謠放開了肚皮吃,一貫的良好心理素質,到了此刻終於起了關鍵性的作用,給老娘撒嬌,給奶奶夾菜,暢談這幾天的工作,眉色飛舞。
童謠買來的魚餅,奶奶隻吃了一口,就放在一邊。
童謠好奇:“奶奶,這是劉記的呢,您不是最喜歡吃嗎?”
“這不是劉記.......”奶奶把麵前的魚餅推一邊,“劉記外脆,內裏是軟嫩的,沒有焦糊味,這個裏裏外外都煎的進了油,沒了魚鮮。”
“哇......”童謠驚訝,“奶奶,您是美食家啊.......但那真掛著劉記的招牌啊......”
“你被騙了。”李雪娣說。
“嗯......”童謠點頭,繼續跟奶奶聊,“奶奶,等我這段時間忙完了,我就陪您去劉記吃哈。”
“等你忙完了,你有忙完的時候?”奶奶笑,“不用擔心奶奶,奶奶能照顧自己呢。”
一家人邊吃邊聊,其樂融融。特別是童謠,麵上笑容自然,跟以往沒有任何分別,完全看不出是才得了驚天秘聞人。
李雪娣滿意女兒的表現,覺得是沒有辜負自己的培養,挑出湯煲裏的花膠,放女兒碗裏,算是獎勵,然後才想起來家裏還少一個人:“咦——怎麼小源不回來?”
“忙呢.....”童謠一口吃了花膠,覺得膩,趕緊挑一個青菜,這才解釋,“她弄了一個臨江市從解放至今的發展回顧,身邊圍著一堆老頭老太太.....”
話說一半,腿上被老娘踹一腳。
童謠意識到用詞不當,趕緊端起碗喝口湯,當是解圍。
童舒欣沒有覺察到桌子底下的小動作,好奇抬頭看童謠:“城市發展回顧?那挺好的啊......”
“什麼挺好的?”童謠伸手背抹嘴,胳膊又挨了一巴掌。
“你就不記得自己性別是吧?”李雪娣給童謠遞過一張紙巾。
童謠接過來,順勢把椅子往老爹跟前靠,好離她老娘遠一點距離。
童舒欣順勢把剝好的蝦放女兒碗裏,一邊說:“當然好了,回顧曆史,才不會走錯新路,那孩子算是有眼光,終於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
“我回頭把您中肯的評價轉述給她。”
“你也得做點有意義的事,你看你那什麼電視劇,那天我跟你媽用手機了一點就受不了,真的,我都沒眼看......”
“您這年齡不是我的受眾,等小源那節目播了,您就搬小板凳吧,那就是為您正把年紀定做的......”
“什麼是受眾?”童舒欣停了筷子。
“就是......”童謠給奶奶碗裏夾菜,才回答父親,“就像您喜歡喝上一杯小糊塗,那您就是小糊塗的受眾,我跟我媽就受不了這個,我們就不是小糊塗的受眾......”
“這都變了味了吧?”童舒欣嚴肅。
“什麼變了味?”李雪娣下一跳,趕緊檢查童舒欣麵前那碟子炒鮮魷。
童舒欣揮筷子,製止李雪娣:“我說童童呢.......”繼而把放下筷子,看著女兒,語重心長,“童童,你倒是跟我解釋哈,你這都是傳媒行業,是文化工作者,文化是普羅大眾都要汲取的養分,怎麼還要分受眾?”
童謠咽下一口菜,耐心指導:阿爸,凡事拿出來售賣的,都要考慮市場,文化也不例外,每一項項目,都要考慮市場的需求。
拿一個最通俗的比喻,就比如做菜,你總要考慮我奶奶喜歡吃什麼、我媽喜歡吃什麼再備料的是吧,這個過程就叫市場調研,我們做出來的劇就給您備料是一樣的,要考慮受眾,按照受眾的需求整合內容,才能獲得理想的收益......”
“那不一樣——”童舒欣喝住童謠,有點急,“文化是文化,是人類繁衍的營養液,是高級的,怎麼能跟廚師做飯相提並論?當然,我並不是說廚師不高尚,而是文化本應該被崇敬的。”
“哎呀——我怎麼跟您解釋啊?”童謠丟下碗,“我的職業是這個性質啊,就按照您說的,文化是高尚的,是被崇敬的,但到了我這,就是生意。
再比如,我做的劇,你看不上有眼,但是年輕人喜歡啊,所以他們才是我的目標群體和受眾,所以,文化在我這就是商品,利用文化創造的一切劇情,都是站在我的受眾能理解和接受的基礎上,我是給投資人賺錢的,不涉及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