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啟七年,八月
明明已是入秋時分,北京城內卻依舊如盛夏般燥熱,火辣的日頭高懸晴空,不時有行人的抬頭仰望頭頂的太陽,擦幹額頭汗水再惡狠狠的罵上一句:這鬼天氣。
信王府的大門咯吱一聲打開,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在幾名宮廷太監的簇擁下急匆匆走出府門,坐上轎子。
“起轎。”
在司禮監太監李永貞的一聲吆喝下,轎夫們扛著轎子向皇宮方向走去,守候在轎子周圍的幾十名侍衛立刻催動戰馬上前開路。
這些侍衛全都穿著赤黃色軍服,騎著八尺高的駿馬,刀槍明亮,服甲鮮豔,腰懸佩刀,他們就是大明官民談之色變的錦衣衛。
轎夫配合的即為默契,使得轎子如水中小舟,輕快而平穩,隻是轎中人卻沒心情享受這份舒適。
朱檢閉著眼,他清秀俊朗的麵容下是紛繁雜亂的思緒,就算已經過了三天,身邊的一切依舊像夢一般虛幻。
作為一個信奉科學的理科宅他做夢都沒過穿越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穿越了他有了新的名字——朱由檢。
就是曆史上那位勵精圖治,妄圖挽救大明的崇禎皇帝,他用了三天時間消化完朱由檢腦袋裏的龐大信息,就收到一份懿旨。
懿旨是天啟帝的張皇後發來的,告訴他天啟皇帝已經不行了,讓他做好即位準備,無論宮中發生什麼,她都會竭力促成此事,如果有聖旨詔其入宮,萬事需得小心。
有錦衣衛在前開路,轎子輕快且平穩的來到紫禁城外,“殿下到地方了。”
信王府太監王承恩的聲音將朱由檢叫醒,下了轎子,朱由檢望著紫禁城那熟悉又陌生的朱紅色城牆,心中感慨萬千。
這座巍峨氣派的皇城見證了明清兩代王朝的興衰榮辱,後世的他曾來過這裏,為紫禁城宏大的規模而深深震撼,隻是他做夢都不曾想過,能在三百多年前再走一趟。
而且要不了多久,還能成為這兒的主人,一想到那滿滿的成就感,心中的緊張也去了十之二三。
跟著李永貞的腳步走了沒多遠,一個須發皆白,皮膚也很白淨的老太監小跑著迎了上來,看到他朱由檢的身體本能性的繃緊,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如今大明的第一權臣魏忠賢。
原本的朱由檢為了躲避魏忠賢爪牙的注意,就已經九個月不曾來過紫禁城,再次見麵,魏忠賢卻是小跑著來到他麵前,恭恭敬敬的行禮,“拜見信王殿下。”
這份恭敬讓朱由檢有些不知所措,在他記憶裏,魏忠賢隻有在他七八歲時,還是一個下等太監的時候才如此謙卑過。
過了幾息,反應過來的朱由檢雙手扶起魏忠賢,眼下天啟帝已經去了,作為未來皇帝的他一時間竟不知該稱呼魏忠賢,九千歲仨字差點破口而出,隻得倉促道:“快…快請起。”
“殿下如此禮遇,老奴受寵若驚。”魏忠賢的頭更低了,“百官已在文華殿等候,請殿下隨老奴來。”
文華殿內,以首輔黃立極為首的百官已經站定,大殿正中央,掌印太監王體乾雙手捧著一卷明黃色詔書,那是天啟皇帝的最後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