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6章

  換了一身裝束的明昊容光煥發。

  一米八的個頭,不胖不瘦,膚色白皙,俊美的五官輪廓分明,清澈的雙眼英氣逼人,一個瀟灑飄逸的肌肉男終於誕生!

  明昊看了一下蕭玉雅發過來的位置,順利的攔下一輛出租車。

  “師傅,去沿江路北岸花園88號。”

  “得嘞,您坐穩!”

  北岸花園,臨江而建,是省城公認的高檔別墅區,住在那裏的人非富即貴。

  明昊心裏還是有點忐忑,老爺子隻是說很可能是真的,那就證明也有可能是假的,聯想著當時看畫的時候,腦海浮現出來的信息比較零亂,而且時隱時現的。

  心裏一震,陷入了沉思。

  難道現在的透視能力還不穩定?還是頻繁的使用也會出差錯?

  不對啊,上次頻繁的使用隻是會產生頭暈的副作用,或者休息直接消失。

  會不會500元真的是打水漂了。

  “先生,北岸花園88號到了,請問你是在這裏下車嗎?”

  出租車師傅的提醒,打斷了明昊的思路。

  “是的,謝謝師傅。”

  下車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幢具有鄉村風情的精致別墅,錯落有致的在蒼翠樹木的掩映之中,置身其中,讓人恍如遠離了所有的都市塵囂,尖尖的屋頂,絳紅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

  “明先生,你來了,裏麵請。”

  蕭玉雅一襲黑色的長裙,早早的在別墅區大門口迎候了。

  “謝謝,辛苦你了。”

  沿著鋥亮的大理石走廊,周圍的綠色草坪上很規則的點綴著一些白色的小花,讓人感覺清爽悅目。

  “到了,前麵那家就是。”

  明昊點了點頭,眼裏充滿了驚歎,心裏突然有一種無形的壓迫感。

  氣派的大門,圓形的拱窗和轉角的石砌,盡顯雍容華貴, 大理石的台階,名貴的地毯、玉製的石像,一切極盡奢華之至!

  就這別墅沒有幾千萬肯定是拿不下的,怪不得人家都說,住這裏的人非富即貴。

  “玉雅,你家的別墅實在是太豪華了,以我現在的身份進去,好像有點格格不入啊。”明昊忍不住說出了心中的真實想法。

  蕭玉雅抿嘴一笑。

  “說什麼呢,房子隻是用來遮風擋雨的,再好的房子都是為客人敞開的,你種想法可不對喲,開開玩笑可以。”

  “大小姐,你真會說話,把我這個鄉下人逼得無話可說了。”

  明昊雖然像是自嘲,心裏卻騰起了一股暖流,一下子也變得確實了許多。

  “你看,又來了。”蕭玉雅給了他一個帶有絲絲風情的白眼。

  走進設計獨特的大廳,經典而不落時尚。

  大廳中間坐著一個銀須飄飄的,精神矍鑠的長者,正在拿著一個紫砂壺邊喝茶邊看早報。

  “爺爺,明先生來了。”

  蕭老摘下眼鏡,看了明昊一眼。

  “蕭爺爺好。”明昊鞠躬致意。

  “年輕人,坐吧,你的眼力不錯嘛,小雅帶回來的那個銀幣是真的,而且有很高的傳承和收藏價值。”

  蕭老緩緩的放下手中的紫砂壺,示意明昊坐下。

  “蕭爺爺,你老過譽了,請問我那個銀幣是不是王莽二年的朱提銀?”

  明昊急切的想印證一下透視眼的信息真偽,就迫不及待的問了一句。

  畢竟腦海裏的信息還沒有真正得到專家的印證,眼前這位大師級別的爺爺,正好就是一個試金石。

  “哦,年輕人,你對文物很有研究啊,說的正是,就是王莽改製時的朱提銀,這個現存於世並不多,按老夫的估價應該是一百萬往上。”

  “對了,年輕人,你的師承是哪位?”

  蕭老看著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竟然一口說出了文物的關鍵,背後肯定有高人指點。

  “蕭爺爺,我無緣從師,就是有興趣愛好,平常喜歡看一些相關書籍,剛才我也是猜的。”

  明昊強壓內心的歡騰,找了一個不鹹不淡的理由說道。

  站在一旁的蕭玉雅也是怔怔的看著明昊。

  真人不露相啊!

  “無師自通,年輕有為啊,不過,這副畫我是越看越感覺不對。”

  蕭老打開了那副《仕女圖》,拿起了桌上的放大鏡。

  “蕭爺爺,我也不是很懂,就是很喜歡這副畫,讓玉雅帶來,就是想辛苦你老幫我鑒定一下。”

  明昊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本來當時看畫的時候就信息顯示零亂,經蕭老一說,更是沒抱什麼希望,不過,很想聽聽大師級別的分析。

  蕭老指著畫麵,不緊不慢的說:

  “聽小雅說,這畫隻花了500元,那也是值的,雖說寥寥數筆,看似粗糙,隨意,卻暗含飄逸,神韻,也算是高仿品,藝術價值起碼也是50000以上的。”

  “如果是真正東晉大畫家顧愷之的《仕女圖》,那就是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了,可惜這隻是贗品,別的不說,單這畫的紙質明顯就不是那個年代的,更不用去效驗墨汁和印章了。”

  紙質!墨汁!印章!

  明昊聽得是饒有興致,也暗歎鑒寶的高深。

  “蕭爺爺,你可以說說這紙質是怎麼回事嗎?”

  蕭老捋了捋長長的銀須,拿起了紫砂壺,喝了一口說道:

  “好吧,你有這個興趣,今天我就不妨和你說說,所謂千年紙,八百絹,東晉時期,江蘇地區的六合紙難以供應,而蜀地山林眾多,造紙資源豐富,蜀紙,便由此取代六合紙成為了東晉貢紙,而江蘇地區的絲綢銷售更好,造紙的商戶便紛紛開始養殖蠶絲,六合紙漸漸消失。”

  “但這一時期的蜀紙,除了用料不同,基本和六合紙相似,當時的達官貴人依然用的是六合紙,當然顧愷之就是這一行列的人,而眼前這副畫用的正是蜀紙。”

  “現今古玩界,有很多人分辨蜀紙和六合紙,是以後世流傳下來的唐末蜀紙與唐初的六合紙比對!卻忽略了早期蜀紙,模仿六合紙這一段曆史。”

  “剛開始我也以為可能是真的,昨天晚上檢測一下原料,發現了問題所在。”

  蕭老的一席話,讓明昊是醍醐灌頂,佩服得五體投地。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