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四十五章 山市、天生橋和冷熱洞

“多謝,我還沒吃過國外的巧克力呢。”楚夢瑤接過對方拋來的巧克力之後,毫不客氣地撕開外包裝,啃了一口。

絲滑的口感,微微的苦澀之中蘊含著清甜的味道,既有堅果的美味,還帶著牛奶的芬芳。

小何通過後視鏡,看著吃得正香的楚夢瑤,不禁問道:“真的假的啊?那你之前吃過最好的巧克力是什麼?”

“德芙。”她想都沒想,脫口而出。

這下,小何有些明白為什麼楚夢瑤把那兩根巧克力能量棒看得那麼重要了,畢竟比德芙巧克力的味道還好一些。

“我們直接去木魚鎮彩旗村,考察黃岩河邊上的天生橋和冷熱洞。”小何聰明地岔開了話題,裝作不懂地問道:“你對這些地方了解嗎?”

楚夢瑤從腦海裏搜索出來關於天生橋的知識點,她回答說:“根據《神農架誌》記載天生橋位於紅花鄉彩旗村黃岩河上,有小當陽-皇界公路從西側經過,南距小當陽村古老植物園五公裏。原來現在彩旗村規劃入木魚鎮了呀。”

“這個彩旗村,除了有天生橋和冷熱洞兩個知名景點外,還要什麼出奇的地方嗎?”小何這才是真的來了興致,想要一探究竟。

“有啊!這裏曾經出現過‘山市’。”楚夢瑤打開手機查了起來,“‘山市’又叫‘山市蜃景’,對應‘海市蜃樓’。清代的《興山縣誌》曾生動地記載神農架的‘山市’:‘神農山為三邑,即房縣、興山縣、巴東縣的界山,一名神農架,高寒,為三邑最幽深險陰,多猛獸,產百藥。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三月,興山縣邑廩生陳 宏慶經彩旗(如今神農架林區木魚鎮彩旗村),遠望神農山積雪,詢之,士人雲:山上常八月雨雪,至明年六月開始消,又常六月飛霜。久雨初霽,峰巒隱現,有如城郭村落,相傳為山市;每歲元宵、中秋夜、除夕,時聞爆竹鼓角聲,又常見大人跡。’”

“這好像就類似海市蜃樓嘛,因為光線折射等等物理原因,將遠處的景象再現。”小何是純正的唯物主義者,一上來就往科學解釋上靠攏。

楚夢瑤附和道:“我也這麼認為呢。這段話裏的‘神農山’,應該指的就是神農架的最高 峰,也被稱為華中第一峰的神農頂。在神農頂出現的山市,還有立體環繞音,‘時聞爆竹鼓角聲’,於是給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時候科學水平低下,找不到比靈異現象更好的解釋了。”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他們來到了黃岩河。黃岩河由兩支不同的河流彙合而成,分別是發源於老君山的烏龜峽下的河流,以及發源於皇界山的黑水河。

楚夢瑤將窗戶搖下來,極目望去,隻見一座貌似龍頭的石山架立於黃岩河上,石山下有一個天生穿洞,呈藥葫蘆狀。目測高約十七米,深度不到十米。

洞的上方寬大概四五米,下方隻比上麵寬個一米左右。上流的河水穿洞傾斜而下,使黃岩河兩岸由這座石頭橋橫貫東西。

“那座石橋,看著好像就是天生橋吧?我記得天生橋就是因為不是人工開鑿,渾然天成。所以才叫‘天生橋’的。”她指著前麵的石橋說道。

小何正在朝那個方向開去,點頭道:“沒錯,那就是天生橋。我們停在附近,等周書記和我爸過來,再一起去冷熱洞瞧瞧。”

車停好了之後,他們下車直奔天生橋。路上崎嶇不平,小何時不時還得回頭看顧楚夢瑤,適當的時候拉對方一把。

天生橋的頂部山岩疊嶂,長滿了綠樹彩花。山側有一條小道寬約兩尺左右,起伏連綿大約兩三百米。

黃岩河水從西側的翻水洞憨然南瀉,橋下南側可踏大石頭,當地人稱“石步子”,或者搭木棍橋過河。

要是趕到山洪暴發的時節,河水洶湧澎湃,勢若蛟龍,石步子被淹沒,木棍橋被衝走,而天生橋卻能溝通兩岸,呈一派“天橋飛渡”之狀,氣勢雄偉壯觀。

“我們現在去哪?何教授和周書記不會已經到了冷熱洞吧?”楚夢瑤見小何一直帶著她往東北方向走,這才察覺到不對勁了。

小何回頭狡黠一笑:“你現在才發現不對頭嗎?我現在就帶你去冷熱洞,和我爸他們會合。”

楚夢瑤聳肩,她不在意自己被耍了,反正她的目的也達到了。根據她查閱的資料,天生橋東北有個山叫“伊家坡”,海拔大約兩千米,山腰處海拔大概一千五百米的地方,有一處天然溶洞。

洞口朝南方開,與小當陽村古老植物園裏的千年鐵杉樹遙相呼應,洞道向西北傾斜,高寬不一。

從山腳上坡兩公裏半到地方進發,就能到達洞口。裏麵深 五百米左右,也許能容納至少上萬人進洞。

經過三個拐彎入內,怪石嶙峋,還有鐘ru石奇觀。裏麵還有小溪,溪流之下銀沙沉底。

洞中夏天寒流襲人,並有冰凍奇觀,結冰的洞壁上形成各種圖案,晶瑩煥亮,美不勝收。到了冬天,裏麵又暖氣融融。這種奇怪的現象,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

“喲,小何帶著小楚來了呀。”周書記在冷熱洞門口,抬頭就看到不遠處的小何牽著楚夢瑤的手,小心翼翼地帶著對方走下來。

“周書記好!”楚夢瑤看見精神抖擻的周書記,情不自禁地大聲打了招呼。

“小楚也好啊。”周書記點了點頭,誇獎道:“不錯,小姑娘精神氣十足!”

他指了指洞窟,考查楚夢瑤道:“你知道冷熱洞的曆史淵源嗎?”

“冷熱洞原來被稱為‘寨洞’,相傳清朝嘉慶年間白蓮教軍大起義時,教軍占領了神衣架大部分地域,清廷為抵抗義軍,號令‘設寨建堡,堅壁清野’。豪紳大戶率團練鄉兵進洞結寨防守,至今洞內灶台和石頭床位依稀可辨。由於洞內外氣溫完全相反,內暖外冷,外熱內涼,故名‘冷熱洞’。”幸虧楚夢瑤來之前用手機查過不少資料了,加上她博聞強識,這會兒講起相關曆史來如同倒豆子一樣,滔滔不絕。

“不錯不錯,是個文化旅遊方麵的人才!”周書記豎起大拇指誇道。

“你們都站在外麵杵著幹嘛?一起進來欣賞洞內奇景吧。”何教授從洞裏走了出來,招呼大家道:“裏麵涼快得很,快進來吧。”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