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朝,小生來了!”
韓淮楚一路向淮陰城裏走來,天空已現出魚肚白,慢慢開始亮了。
“秦朝是什麼樣子?”韓淮楚一路思索著。
看來看去也就與那些電視電影中差不多,偶或遇見的幾個行人都穿著古裝。道路都是黃土路,絕對見不到那未來的水泥路。低矮的房屋均是土磚突瓦或是木頭搭成。遠近升起嫋嫋炊煙,那是早起的農人在生火做飯。道路兩旁鬱鬱蔥蔥,想是無汙染的緣故,吸進鼻子的空氣格外清新。行人走路個個慢滿吞吞,看不到一點未來社會那快節奏。一幅古樸蒼涼的感覺在韓淮楚心中油然而生。
當他到達淮陰城門時,已是清晨。隻見車水馬龍穿梭於城門,都是些老百姓為了討生活,一大早就忙碌起來。幾個大秦軍校,守在城門,不停地盤查來往行人。
那破路戶韓信他們認識,故而韓淮楚未經盤問便進了城。
熬了一夜,他隻覺肚中饑餓難忍。
“人是鐵飯是剛,總不能不吃飯吧。可是到哪裏去弄點吃的來,安慰一下自己不爭氣的肚皮呢?”韓淮楚咋到古代,便麵臨了一個現實的難題。
這城中也有飯館,道路邊也有賣饅頭燒餅的小販。但是那韓信真是一個窮光蛋,身上竟一蚊銅板也未給韓淮楚留下,想買個饅頭都不可能。
韓淮楚此時方體會到韓信的苦衷,“作為貴族,韓信實不如放下身段去討飯,卻又無安身立命的本事,成日遊手好閑於街頭,混吃混喝於親朋,怎不叫他蒙羞?現在換了自己做那韓信,又有什麼辦法解決肚子問題呢?”
韓淮楚當然不是那破落戶韓信無法安身立命,他本是特種部隊中佼佼者,野外存活訓練經常遇到。把他放在曠野山林,他不僅不會餓死,還會收獲許多戰利品——野味。此時到了淮陰城中,不是那荒郊野外到處可以打獵,唯一可行的辦法是到那淮陰河邊釣魚。
他便向人打聽到淮陰河的所在,向河邊走去。行到一座橋邊,找了處有利釣魚的位置坐下,從百寶囊中取出魚線、魚鉤,折了根樹枝權當成魚竿,很熟練地從地上挖了條蚯蚓作魚餌,開始釣起魚來。
從那橋底望將上去,隻見橋上人開始多了起來。士農工商,販夫走卒,紅男綠女,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小橋流水,綠柳成蔭,好一幅江淮風景!
※※※
也不知過了多久,眼前忽飄來一縷炊煙。
韓淮楚禁不住扭頭望去。隻見數十米遠處,有個老婦人正在燒火做飯。那老婦人將米飯放在蒸籠中蒸起,又從提籃中卷起一堆衣物,在河水中漂洗,用木棰不停地敲打。
河邊老婦漂洗衣裳也是平常之事,韓淮楚見之並不在意。
按說韓淮楚釣魚是大大內行,這陣子也該吊起一尾魚來了。可是今日真是意外,吊了半個小時的魚,竟然一條魚還未咬鉤。
而從老婦人那邊飄來的米飯香味卻越來越濃,把他肚中的饞蟲鉤了出來。韓淮楚忍不住食指大動,咽了一下口水。
米飯蒸好了,那老婦人停止了漂洗,用碗筷盛好飯,自個吃將起來。
“人家有吃的,偶卻沒有。”韓淮楚瞧著老婦人在那邊吃飯,心中饑火更盛。
忽覺手中一沉,知道魚已咬鉤。手一抖,一條尺餘長的鰱魚飛出水麵,他連忙掩住心中歡喜,捧住猶在掙紮的鰱魚。
那老婦人早望見韓淮楚在釣魚,見他釣起魚來,本也不奇怪。待見那條鉤索在晨曦下閃了一閃,卻把她目光吸引住了。
原來那時的生產力低下,釣魚用的漁具做得十分的粗陋,魚線皆是麻線所製。而韓淮楚手中的那根尼龍魚線,看起來晶瑩剔亮,絕對不是古時的人能夠見到的東東。
那老婦人便生了好奇之心,走了過來,欠了欠身,問道:“這位公子,可不可以讓我看看你的釣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