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清海清海
貓兒

第一章 地藏  

今年的中秋節李元一個人回來了,盡管父母很想孫子,但是從五一推遲到現在的看海,小家夥可是念叨了幾個月,李元媳婦拗不過隻能帶他去。

李元計劃也要去,可單位的事從來沒準,他要去隻能晚一天跟娘倆會合。

忙了一天的李元,看了看車票,無意間又看到了各大景點人員爆滿的新聞,今年的中秋和十一連上了,最大的景觀肯定是人海。

李元心一橫,把票改簽,自己一個人回了老家。他給媳婦打電話,媳婦也讓他不要來,全都是人,兒子和兩個同學一起,也根本想不起他這個爸爸。

李元叮囑幾句,第二天背上包回了老家。

回家自然輕鬆不少,晚上親朋好友都來了,酒過三巡大家天南海北的侃了起來。

“清海呢?”李元突然想起他來。

眾人一聽,個個往後仰,熱鬧的氣氛明顯冷了下來,三大爺衝他擺了擺手。

“怎麼了?”李元頓感不妙。

“不說他。”老爸也說。

“怎麼了,沒了?”李元又問。

“沒了倒好了。”表哥說。

“什麼意思?”李元追著問。

三大爺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說,“這裏壞了。”

清海傻了?!

李元先是一驚,一想又覺得不是沒可能,清海太聰明了!

“明天我去看看。”李元說。

“不去,萬一傳染給你。”老媽在一邊厭惡的說。

“誰告訴你傳染的。”李元說。

“那也不能去。”老媽不管那些。

“你別管了。”李元小聲說著,又把話題岔開了,“你家老大今年高考吧?”

氣氛又熱鬧起來。

第二天李元睡了個舒服的懶覺,在村裏走一圈,又去田裏轉轉,午飯在二大爺家吃的。這期間他聽到了更多關於清海的故事。

清海在村裏人的眼中,三十多了不討媳婦,整天不出門,會突然傻笑,見人不打招呼,有時候尥蹶子跟個小孩一樣,總之所有傻子的特征他都有。

李元吃完飯轉到了清海家門前,他有些猶豫,甚至有點怕,清海要是真傻了,還能認識自己嗎?

終於他鼓起勇氣敲門,敲了三次沒人應,可能家裏沒人,他鬆了口氣如釋重負。

正要走時,裏麵突然傳來聲音,“來了。”

李元心裏頓時又緊張起來,他怕聽的那些故事在門開之後被證實。

開門後,裏麵露出那張熟悉幾乎沒怎麼改變的臉。

“李元霸。”清海高興的叫出了李元的外號。

清海把李元讓進屋裏,一邊泡茶葉一邊難掩高興的的心情,“好幾年沒見了,沒見哪個領導跟你一樣,忙的家都不回了。”

李元打量著四周,窗明幾淨,地板上還留著剛拖過的水印,屋裏的一切井然有序。再看清海,衣著整潔,整天不出門,皮膚也白,跟村裏人比簡直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人,就是頭發有些長了。

李元心裏暢快許多,單憑眼見的這些,足以判斷外人對清海的定論純屬胡扯。

“怎麼了,跟我遠的不會說話了。”清海見李元一直看自己感覺有點奇怪。

“沒有沒有,你是一點沒變,”李元打圓場道,“剛才那一瞬間我感覺自己穿越了,又回到上學那時候了,一下有點緩不過神。”

“哈哈哈。”清海大笑道。

“叔跟嬸子呢?”李元問。

“去我妹家帶孩子去了。”清海說。

“你也要抓緊了。”李元說道。

“以後再說。”清海敷衍道。

茶已經泡好了,清海邊倒邊說,“我聽說你今年又升官了。”

“那算什麼升官,副主任調成主任。”李元說。

“那怎麼不叫升官,我們離的遠,要是近點我肯定得去好好祝賀一下。”清海說。

“今天也行啊,晚上我們喝點。”李元說。

“可以啊,就咱倆,跟以前一樣。”清海高興的說。

“那可有點不一樣?”想起以前,李元不禁笑了起來。

“哪不一樣?”清海問。

“以前隻能偷喝,現在光明正大的喝。”李元笑道。

兩個人舉起茶杯,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清海把茶續上,問道,“你現在屬於什麼部門?”

“城鄉建設。”李元回答。

清海一聽來了興致,“第一批5G試點好像有你們橫澤吧。”

“有。”李元說。

“怎麼樣,測試結果好用嗎?”清海問。

“隻是測試,還沒有普及,具體情況要過兩年再說。”雖然是好友,但李元對這些話題表現的相當謹慎。

“你怎麼評價5G,對它的前景怎麼看?”清海問。

“前景肯定是好的了,國家那麼重視。”清海的話讓李元有點不自在,橫澤的5G測試就是他主抓的,裏麵的機遇和挑戰他比誰都清楚,但是他麵前坐的是清海,他不想繼續談這個話題。

見李元有些顧忌,清海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觀點,“5G華而不實。”

“怎麼說?”李元問。

“能幹活的是6G。”清海說。

李元笑著說,“這不是廢話嗎。”

“你怎麼看6G?”清海接著問。

“目前看不到那麼遠。”李元搪塞道,想結束這個話題。

雖然李元沒興趣聊,但清海想繼續。

“你覺得6G能讓城市出行效率提高多少?”清海邊倒茶邊問。

“至少一倍。”李元肯定的說。

清海搖了搖頭,“按我的模型,最高不會超過50%,早晚上班期15%都達不到。”

“你的模型?”李元察覺到清海有話要說。

“影響城市出行的因素有哪些?”清海問他。

李元想了一下,“出門時間集中,大家都擠在早晚上班期出門,還有事故。”

“這不是主要的。”清海說。

“什麼是主要的?”李元問。

“紅綠燈,車輛本身的性能,還有行人,你說的事故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那屬於不可預知性的。”清海說。

“紅綠燈,要是沒有紅綠燈隻會更堵。”李元說。

“你聽過地藏係統嗎?”清海沒有反駁,而是突然問李元。

“沒有,是個什麼東西。”李元麵無表情,心裏卻緊了一下,他聽過地藏這兩個字,但也僅僅是聽到過這個名字,是從中東的戰區傳出來的,好像跟城市有關。

“一套未來城市的交通運輸係統。”清海說。

“你在哪看的?”李元問道。

“哪也沒看。”清海說。

“那你從哪了解的?”李元接著問。

“沒從哪了解。”清海說。

李元有些不高興了,“你這就沒意思了啊,虧我們還是兄弟呢。”

“真的,我說的句句屬實。”清海說。

“那你怎麼突然提這個的?”李元問。

“因為這是我設計的。”清海說。

“什麼?”李元坐直了身子。

“怎麼了?”清海見李元反應有點大,覺得有點好笑。

“你跟我好好說說。”李元說。

“就是一套提高城市出行和運輸效率的係統。”清海說。

“具體怎麼提高?”

“我剛才已經說了,影響出行效率的因素,你發現沒有,很大程度上跟行人有關,所以地藏是要把車和行人分開,汽車通過的路麵不能走人,包括現在的人行道。”清海說。

“那人走哪?”李元問。

“先說車,人等一下再說,你覺得怎麼樣?”清海問。

李元仔細想了一下,假如路上的行人和非機動車全消失了,隻跑汽車,的確能快不少,但有一個問題還是避免不了,“路口怎麼辦?”他問,“紅綠燈可不光是為了行人。”

“所以,交通線路要改,除了主幹道和一些特殊地點外,剩下的絕大部分道路要改成一個一個的環線而且是單向道,這樣就不會撞車了。”清海說。

“那怎麼可能。”李元邊說邊想,覺得是天方夜譚,搖了搖頭,“不行不行。”

“可行,隻要規劃合理,依然可以從一點到達任意一點,當然也有缺點,路程短會造成很大的浪費。”清海說。

“完全胡扯。”李元說。

“你仔細想想。”清海認真的說。

李元皺著眉頭,拿橫澤來說,理論上的確可以通過單向環線路到達城市的任何地方,但是缺點太明顯了,他說,“假如我在一條從南向北的單行道邊上,我想往南走,就必須先往北,繞一圈回到南邊。”

“對。”清海說。

“本來我往南開一百米就到了,現在可能要繞幾公裏,你覺得這樣合理嗎?”李元反問清海。

“一百米你為什麼還要開車呢?”清海反過來問他。

“話不能這麼說......”李元也不知道該怎麼說,胡攪蠻纏上麵清海是出了名的厲害。

“還有呢。”清海說。

“你繼續。”李元說。

“這套係統還要配合6G和區塊鏈技術。”清海說。

這兩項技術一說出來李元幾乎是脫口而出,“無人駕駛?”

“沒錯。”清海說。

“6G可以理解,區塊鏈有什麼用?”李元問。

“打個比方,你開著車,以你的車為中心,方圓一定區域內的所有車輛數據共享,包括刹車距離,百公裏加速,保養情況等等,甚至是乘車人坐的位置,這樣一旦突發緊急情況,周圍的車可以一起聯動,就算沒有突發情況,因為啟動速度不一樣導致的擁堵也能避免,一旦出了你的範圍,這些數據都刪除,可以理解為一定區域內的去中心化。”清海說。

“這倒是個好東西,可以試試。”李元說。

清海繼續說,“地藏的末端接入車庫和停車場的,打個比方,地藏接入了你家小區,你從地下車庫上車開始,行程就開始了,你要是想去商場,把目的地一輸,全程從車庫到商場停車場,根本不用你碰方向盤,上班也一樣,家裏車庫上車,單位車庫下車。”

李元邊聽邊想,覺得這個不錯,“早晨起不來車上還能睡會兒。”

“還有呢。”清海說。

“什麼?”

“甚至你不用買車就能實現上麵的出行,隻需要出門前打個車,網約車直接開進你家樓下。”清海說。

李元越聽越認真,“這一套成本可不低吧。”

“我這跟你談夢想呢,別這麼庸俗好嗎。”清海說他。

“我本身就是一個大俗人。”李元笑著說。

“車隻是地藏的一部分,”清海繼續說,“它還有一套並行係統。”

“什麼係統?”

“先說人,路全讓車占了,人怎麼走?”清海問。

“你問我?”李元反問道。

清海笑著搖了搖頭,“一共有三個方案,第一是維持現狀不動,然後大量建設過街天橋。”

“這不可能,太麻煩,人都嫌麻煩,別提電動車了。”李元說。

“那就挖隧道,讓車完全走地下。”清海說。

“更不可能了,別說開挖的成本,你知道地下管網有多複雜嗎?”李元說。

“那就隻能選第三個,讓快車道下沉五十到一百公分,上麵做拱形或平麵覆蓋。”清海說。

李元搖搖頭,“工程量太大了。”

“這是目前實現地藏的最實際的方法了。”清海說。

“所以說你這個係統隻能停留在紙麵上,沒法實現。”李元說。

“開始我就說了,這是未來的城市構想,你知道未來意味著什麼嗎?”

“意味著什麼?”

“你仔細想想,如果真的實現了地藏係統,城市會是什麼樣子。”清海邊說邊燒水。

“無非出行效率高一點,但是這麼大的投資,跟收益比起來簡直是浪費。”李元說。

“你再想想。”清海說。

“想不出來。”李元說。

“地藏的終極形態下,城市看不到公路。”清海說。

李元仔細的想了想,似乎哪裏有問題,清海這套係統總感覺缺了什麼,但是缺什麼他又說不出來。

見他不說話,清海繼續說,“地藏係統將影響現代建築,今天的地下車庫和停車場,就是將來的道路,整個城市運輸將會在看不見的環境下完成,而且由於運輸效率的提高,高架橋甚至地鐵都會退出曆史舞台,整個城市放眼望去,隻有建築和公園。”

李元覺得清海說的有點過於理想化了,“太遠了,太遠了,離我們太遠了。”

“不遠,很近。”清海說。

“按你這麼說,全國一年的城市預算加起來都建不出一個橫澤,更別說北上廣了。”李元說。

“怎麼一說起來都是錢錢錢,你的夢想呢。”清海說他。

“再美好的夢想也要有經濟基礎來實現。”李元說。

“那說個你喜歡的。”清海說。

“什麼?”李元問。

“地藏除了快車道,還有一條支線。在人行道下麵還有一條封閉管道,這個完全在地下,用來運輸商品。”清海說。

“運什麼?”李元問。

“打個比方你點外賣,你家的小區又是按地藏係統設計的新型小區,那外賣會直接送到你家樓下,然後從專用的軌道直接送到你家廚房。”

“現在我點外賣外賣小哥也是送到家。”李元說。

“不一樣,地藏可是從廚房到廚房,下單之後廚師做好放入地藏端口,出來就是你家廚房。這完全是一次變革,商業形式也會發生巨變。”清海說。

“別變了,我現在腦子就有點跟不上了。”李元說。

“我感覺地藏將來一定能實現,這就是未來的4.0城市。”清海說。

聽清海說了這麼半天,李元忽然想起一件事來,之前有人給他提過一個觀點,就是關於城市物流運輸的。

是說在城市下麵挖一條膠囊網絡,專門處理每天幾十上百萬件快遞,和清海說的地藏有異曲同工之妙。

“管道那一塊你有設計方案嗎?”李元問清海。

“整個地藏我都設計好了,隻不過是草圖。”清海說。

“拿給我看看。”李元說。

“現在嗎?”

李元想了想,“等我回單位你發給我吧。”

“沒問題。”清海說。

這時,李元想起了開始那個疑問,就問清海,“這個項目你跟誰講過?”

“誰也沒有,怎麼了?”清海問。

“地藏,我剛想起來,我熟悉這兩個字。”李元說。

“你肯定熟悉啊,地藏王菩薩,西遊記年年播誰不知道。”

“不是那個,是跟城市有關的地藏。”李元回憶道。

“不可能,這是我的原創。”清海問。

“不是不相信你,你有沒有跟別人提過?”

“沒有,你是......”清海話說了一半突然停住了,問李元,“你從哪聽的?”

“我聽別人講的,別人也是從別人那聽來的,源頭好像是中東那邊。”李元說。

“哦——”清海輕歎一聲,“那還真有可能。”

“怎麼回事?”李元問。

“就是朋友聊天隨意提到過。”清海遮遮掩掩的說。

“你有中東的朋友?”

清海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反過來說李元,“你不是城建單位的嗎,怎麼管起公安的事了。”

李元一聽緊張了,“你可別亂來。”

“想哪去了,我們就是學術交流,他是中東人,現在在歐洲學建築,無意間聊起來,說等戰爭結束了他要回家建設祖國,我就把地藏的想法跟他說了。”清海說。

這個解釋雖然合理,但李元的疑惑更多了,清海怎麼跟歐洲那邊學術交流上了?哪方麵的學術?

李元看了看表,四點多了,“都快到飯點兒了,你想吃什麼?”他問清海。

“這是我家,你想吃什麼?”清海笑著說。

“你吃什麼我吃什麼,看看你一個單身漢每天都怎麼吃的。”李元說。

“怎麼吃,自在的吃。”清海說完神秘的一笑,“再給你看個洋玩意兒。”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