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混沌的時空。
人類發展了科技,科技提供人類稱心的工具。更先進的科技帶來更稱心的工具。人類把自己的需求外包出去,工具是人類能力的外掛。起初隻是刀叉,刀叉讓人類不用進化出鋒利的爪牙,就能切割沒法撕扯的東西。
到了故事開始的年代,人類有了更多的工具,使得人類有了更多的能力,更少的勞累自己的器官。人類不常用自己的器官,就讓勞動外包,讓能力外掛......人類的能力取決於人類使用的工具,人類製造的工具成為人類的一部分,以至於人類開始分不清自己和環境的界限,混沌因此開始......
有一台負責幫人類記憶的機器在一場事故中損壞了,這台機器記錄了人類曆史。沒有了這台機器的幫助,人類變得隻有過去而沒有曆史了。
一個青少年學生向一位上年紀的管理員問道......
“老師,他們是今天來嗎?”
“不清楚,大概這周吧,來之前應該會通知。”
“我聽說,那台人類曆史記錄器壞了,就是那台在人工島上的,負責幫人類記憶的機器壞了。他們來應該就是這個目的吧!”
“還能有什麼事?這裏被他們叫舊物處,就是專門負責藏舊東西的,他們指定是想從舊東西裏找點曆史書罷了......能用什麼事。”
“是呀,這裏一般不太會被人惦記。不過想想也奇怪,這樣的一個機器怎麼就不多弄幾個備份呢?以至於現在一個壞了,麻煩就那麼大。”
“有什麼麻煩?他們本來就不在乎這些。舊物處曾今考慮被叫做博物館什麼的,哦對了,也被考慮稱為圖書館,最後落了個舊物處這個破名字......這不是表明他們對這裏的態度了嗎?還不明顯嗎?”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久到記不得了......現在那機器壞了,要查以前的事更難了。”
“我能進舊物處裏麵看一下嗎?參觀一下老式的記錄形式。”
年輕學生在管理員的帶領下進入舊物處藏書的地方,裏麵一排排書架上堆滿著書。
“這就是你要看的,這些書都蒙上灰塵了......”管理員說。
“老師,我一直看你的視頻曆史課,看來你應該對這裏的書都看過吧!”
“不,這麼多可看不來,我試過看幾本,我覺得一個人連一架子書都看不過來。”
“真的嗎?”
“對,我覺得現在的人,從生到死一生也看不了這裏的......別說全部了,光是這裏的人類曆史類書籍都看不完,一生時間都看不完。”管理員揉揉眼睛說:“我做點曆史視頻,拿舊物處作背景再合適不過了。但我知道的東西也是靠智能設備......”
“那我能問問嗎?我們老師要求我們社會調查......”
“可以,你就問吧,不用講些沒用的。”
“好,我先問一下這裏的曆史書記錄完整嗎?”
“不完整,對於人類曆史來說一點不完整。我雖然隻看過幾本,但是我管理這裏,對書的名錄還是了解的。這些書都是老的,記錄的都是久遠的曆史,自從人類開始用那台機器來記錄人類曆史後,書籍就不記錄了。”
“那就是說,就算他們來這裏,把這裏的所有曆史書籍的內容都錄入為電子數據,做出一台新的人類曆史記錄器來,也有相當的一段人類曆史無法查詢到嗎?”
“是呀!不然呢?書也罷記錄器,智能記錄器也罷,都是人類的記錄工具而已。隻有紙張能用時,靠書籍記錄曆史也會遇上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
“是啊,這是個曆史事件,特別的早,那是人還有名字,有姓、有氏、有名......這就不多說了,反正我就是想說,書籍記錄曆史是很脆弱的,一次事故燒多了幾本書,信息就毀了。但是沒想到現在的科技——集中式智能信息存儲,也會因為事故而......”
“聽說是因為機器所在的那個島上被隕石砸了,發生爆炸......”
“聽著就不真,可能是因為概率太小的事都顯得不真。那個人工島,上麵連停飛行器的地方都沒有,有人要訪問都是隻能坐船。這樣做就是為了安全,怕萬一出來什麼小概率事故,所以停機坪什麼的都不考慮造。甚至坐船都有講究,島周邊都有暗礁,那都是人工暗礁,有攻擊性,專防破壞分子。誰知道,考慮再周到,被一顆隕石......”
“老師,我現在倒是對你剛才說的姓名,還有什麼‘氏’的感興趣,能說說嗎?”
“我們這的人不都是沒名字嗎?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老師,我不知道,這個我沒學過。”
“那我得從頭說起......誒,要說的東西太龐雜,不知道這頭要從那裏起?你知道育人器和手環吧?”
“我知道,但可能不是太清楚,您就從這說吧!”
“從育人器和手環說,那可得累死我,我簡單說說吧”管理員清一清嗓子說,“育人器是人類胚胎孵化器,是人類的生育工具,有了育人器,把人類受精卵胚胎放進去就行了,不用真人分娩,免去人類女性之苦。早其人類還有家庭、夫妻這些製度,育人器有法律限定,隻接受合法夫婦的合子......隨著科技進步,人類的歡愉和生育越發分開,生育單拎出來由育人器來完成......”
“人類的歡愉和生育越發分開?這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人類繁衍不用靠一男一女提供合子,隻需要複製自己就行了。生育繁衍本來就是生物體的複製,人類的有性繁殖在複製自我時還因為需要和異性耦合,這對下一代可能有利,可能有害......但是自我複製麵對的不是下一代而是自己......人類自私的本能......”管理員說著說著,感覺語言組織越發艱難。
“是不是有人提問過這個問題:如果人類不采取自然的方式有性繁殖怎麼進化?”
“是的,是一個提反對意見的議員吧好像......但是沒用,事實有力地回複:人類的進化靠的是科技,不是交配,不是代際繁衍。育人器就是人類為自己進化出的生育器官。有了育人器,人類自己複製自己,人類的家庭徹底進入曆史。實際上家庭觀念早就要被人類社會拋棄了,人類曆史上因為婚姻而使人口生育率下降。早有人呼籲社會化撫養提高人口生育。解決了家庭,人類沒有了家庭,撫養智能社會化。如果還有家庭婚姻,該會怎樣?”
“您是不是想說人類把家庭婚姻製度淘汰了,就不需要姓名了嗎?”
“你要知道,人類的姓就是人類自己個體的家族標記,是個人和家庭家族的聯係。沒了婚姻,家庭自然破潰,都破潰了,姓靠什麼存在。當然,這隻是我們所處的這個文明,別的文明還有婚姻,還有家庭。”
“我們的文明叫新興文明,就是代表新興,代表人類未來的方向。”
“這一看就是你們學校老師教的,我們自稱新興文明,靠著我們文明的強勢科技力量,我們文明的官方正式稱謂也是新興文明,但是你知道別的文明的人背地裏怎麼稱呼我們嗎?”
“他們怎麼稱呼的?”
“我不知道,但覺得有不同思想的人,或者僅僅是不同的人,都有成見,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看法?”
“這個怎麼說?何以見得?”
“哈!我不是說過我沒看多少曆史書嘛!有一個原因就是我看不同的書,裏麵對同一件事情的描述都不同。看著看著就不想看了......看多了也糊塗了。”
“那如果是人類曆史記錄器記錄的人類曆史,應該是不會有出入的吧!對同一件事應該都是同一套說辭。”
“可能就是為了這個同一套說辭,才造了這麼台機器......”
兩個人陷入短暫的沉默,都在想點什麼,學生對管理員說:“那手環這麼說?為什麼說手環也有關係?我們不是就依靠手環溝通嗎?我們學生畢業前還要依靠自己的手環來稱呼彼此。”
“手環就是個智能機器人,管理著你的生活。你知道嗎手環的前身是手機。手機有媒體功能,通訊功能,拍照錄像......其實幾乎和手環差不多了,現在手機也沒被淘汰,在有些比較落後的文明,手機還很受歡迎。”
“我好像了解一點,手環相比手機,有著更強的人機結合性,可以監控人的生理健康情況,手環是穿戴式的,而且手環是擬人化的,每個手環都像是一個高度智能化的......”
“其實手環對於我們這個文明中的人來說,相當於終生保姆。”
“終生保姆!這個說法好別致!老師你真......”
“別誇我,不是我想的,是一個溝通文明的人說的。我手環裏有聊天記錄,直接發給你我對手環的介紹。”
管理員點開了自己手環的聊天記錄,播放出聲音:“我們這個文明的人出生就佩戴這個手環,手環的生產時間的時間戳和第一次使用的時間戳就是手環的編號。脫離母體育人器後不久就會安排手環,手環硬件會換。壞了會換,這一般不會發生。手環硬件使用期限過了就會新的,但是手環記錄的數據會上傳,使用情況的數據不會斷。這個數據象鏈條一樣,記錄一生的使用情況,所以叫生涯數據鏈。”
管理員又找出一段語音記錄說:“對了還有這一段,對新興文明的人兒時名字就是一串編號這件事,那個溝通文明的人還取笑說新興文明每個兒童都像罪犯一樣被稱呼。”接著管理員手環放出記錄的語言聲:“我們兒時彼此就用手環的編號互相稱呼。自己第一代手環的編號就是最初的稱呼,這個編號即相當於你們的名字或是小名。這編號既然是手環的時間戳,所以我們用的手環首次使用激活的時間戳就相當於你們文明裏的生日。”
“這個人有點......”學生似乎要評價些什麼。
管理員說:“當然也要回敬一下他。”接著管理員再放語音:“至於你說的名字,專門為一個生命體湊一個字符,我們不這麼做。等到我們工作後,直接用職業和職業等級來叫喚,這是比較正式的,生涯做過什麼看這麼一長串字符就知道了。比如叫蛋糕奶茶記者,就是說做過蛋糕甜點的工作,之後又去幹過茶飲,現在做起了記者。我們那就是這麼起所謂的名字。不過我們的情況不一樣。接觸的自然人沒你們文明那麼多,所謂的熟人就那麼幾個,平時用不著你們所謂的名字,複雜溝通直接手環信息化顯示溝通。自然溝通的話,隨便喊聲‘喂’就知道在喊誰了。但是你們就不覺得自己這一生,取了一個名字會被一個詞鎖死嗎?”
學生說:“對呀!他們的名字伴隨其一生,如果那名字有什麼意涵,他們不是一生都活在一個意涵裏。”
管理員收起聊天記錄說:“之後我就向那個溝通文明的人介紹手環的功能。他聽過後就說手環像是一個保姆。他說這話的時候可能是羨慕,也可能是別的,說不清。”
學生不解地說:“是溝通文明的人呀。我搞不懂,為什麼文明社會隻允許溝通文明的人可以自由穿梭在不同文明間,別的文明的人要外出去其他文明就要申請批準。溝通文明的人可以當行商,別的當坐賈,他們能吃多大的差額。”
“就是因為有最基本的物資交換,才需要有人來溝通。但人和人差距大了,就不想見麵了。不同的文明把人分割,和另一個文明的人交流對大多數人來是麻煩,所以催生出一個溝通文明——專門來解決這個麻煩。”
“那老師,人類社會為什麼要分這麼多文明呢?”
“科技使工具成為人類的一部分,以至於人類開始分不清自己和環境的界限,混沌因此開始。在混沌之中,雖然人和人的工具和周圍的環境混沌了,但人類想要區分人和人之間的不同——人類內部的不同。起初人類靠國家、信仰等來區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依賴技術人類之間越發趨同,但有一股力量強行把人類劃分成不同的文明。技術發展一方麵拉進人的距離,在另一方麵就扯遠了距離,人類開始按文明來劃分彼此。”
“是什麼力量讓人類想區分彼此?”
管理員摩挲著沾染灰塵的書脊:“可能是人類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