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做什麼?”賈格看著書房裏沒在寫作業的兒子,有些好奇。
“寫信。”小賈很不耐煩,大概是不願被看到的關係。
“你有筆友?”
“當然了,沒有的話我寄給誰呢?”
“寫完就寫作業吧。”
“作業已經寫個差不多了。”小賈的不耐煩多了一分。
沉默。而後賈格拖著閑散的步伐回到了臥室。
隨著這閑散的步伐,賈格的思緒逐漸飄向了遙遠的過去,飄回了25年前的那個秋天。那年,他與他的妻子還是筆友。那個秋天,他們還沒見過麵。那個秋天,他們互相寄出了第一封信。
那時也已經是2021年了,各種社交APP、視頻電話早就普及了,當年寫信的時候自己的寢室室友還一臉看外星生物的樣子呢。何止啊,那時就算跟好多同齡人說起來“情書”一詞,那些人都是一臉鄙夷,順帶附一句“這年頭還有人寫情書啊”以示自己的不解。賈格想。也不知道這小子是怎麼想的,或許他根本不會跟同齡人談起這件事,或許他真的隨了他爸媽的樣子,或許他並不是在信中與另一個“靈魂”交流,隻是覺得這種複古的交流方式很酷罷了。
也許是一個周末的關係,賈格根本沒法抑製自己的思緒飄動,這幾分鐘裏他的思緒無盡發散:這確實是個整體在進步而各部分愈加迥異的世界。新新人類在“經緯彙”和“靈境42”這兩個存在接口的虛擬世界裏用腦電波交流,一個權限錯誤就會被人參透心中的魔鬼,詭異的是,那些人居然習以為常。而火星殖民者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這些小家夥可是真正的“火星人”,不知道他們長大了會不會回地球來看看他們的母星,或許他們中有的人會在有生之年登上奧林匹斯山山頂,那可比珠穆朗瑪峰高多了。回到“我們的地盤”,17公裏外的洋灣廣場每周末都有“世之異境大放送”,我們永遠也不知道這個向著天投放的全息投影會展示摩爾曼斯克的極光還是亞馬遜大草原上的羊群,或者製造一個“浦城空中的天使城”。不過這是何必呢,從浦城去天使城比回趟家鄉都快。而我們這裏,浦城郊區,倒確實是很像30多年前的中西部省會,主幹道和大廈旁的小街就是俺家在的地方。千餘公裏外的家鄉,在2028年那次經濟危機之後有如亙古不變的充滿往事的小城。小時候媽媽很喜歡唱“小城往事特別多”,不知道媽媽去家旁邊的公園散步的時候,會不會想起這句歌詞。曆史一次又一次地重演,這次是伊朗被阿富汗的山溝溝拖入了無止境的消耗戰,似乎山區天然離秩序更遠。那些阿富汗民兵應該不會在乎經緯彙裏都有些什麼鬼神,我在容市某個縣裏做公務員的故友也不在乎馬斯克那個老東西在搞什麼虛無的“奔向比鄰星計劃”。大家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跟過去沒什麼不同,不過又似乎更加瘋狂了一些。
“又想什麼呢?”張明思一眼就看出來賈格在思忖什麼事。
“沒什麼。”賈格滿眼空洞地答道。
“噢,你兒子真是你兒子,在屋裏給筆友寫信呢。”
“那他也真是你兒子。”張明思被賈格逗笑了。
“你說,會不會是他班上哪個小姑娘?”
“網上認識的也不是不可能,說不定在網上早就見過了。”
“也是......VR電話那麼一打,說不定倆人還同遊幻境呢,哎喲。”
聽完這話,張明思微微笑了一下。而後問賈格:“下周末去不去向江?”
“你是指現實中的向江?”
“也可以不去現實中的,你來定。2046都快結束了。”
“我知道。”
賈格對於向江文化的喜愛程度更像是他父母輩的人。早在他年輕的時候,他就覺得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向江文化正是過往的繁星點點,無比絢爛,即便那是一個他未出世的時代。且在那時他就明白,隨著其它地區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對於那種“黃金時代”的懷念本就是一種泡影,但那並不影響那種虛無的美好可以給生活帶來感知的到的幸福感。
“你也想去嗎?”賈格輕聲回問。
“當然了!當年我們在一起之後的第二個周末,你說你一定要與我一起看墨鏡王那部《2046》,你還說這是你青春的豁口,需要一個人與你一起補上。”張明思說到這裏,眼睛竟有些許少女的眼睛才會有的光芒。
“是啊,在那個時候我們就在願望清單裏加了那項‘2046年末去一次向江,找一個能望到海的地方一起再看一次《2046》’,沒想到一眨眼就到了2046年。”頓了頓,賈格又接著說:“真沒想到當年的海誓山盟也近在咫尺了。”
又是一陣長久的沉默。兩個人時常會有這種長久的沉默,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麵就會有的默契。
“影息,平麵模式。點播《花樣年華》。”賈格首先打破了這份沉默,對著家用全息電視發出了指令。
“我想,也許我們可以先重溫一下《花樣年華》。畢竟《2046》中很多劇情是循著《花樣年華》展開的。”賈格對張明思說。
好久沒有這麼溫馨的周末晚上了。賈格想。他很快地側頭看了一眼妻子的神情,又繼續看電影了。他總是希望兩個人可以沉浸於某種相通的美好,畢竟,他們最初正是在一封封信裏感知到了那份靈魂相通的美好。
她一定也是這麼想的,看她的神情就知道。賈格想當然地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