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debugdebug
毛利

第一章 debug

這是哪?

我睜開眼,躺在一片平坦的草地上,一縷縷陽光透過樹葉照射大地,直起身子,身旁似乎是一條街道,街道兩邊的走道都沒有人,商鋪中似乎也沒有人,但是裏麵有不少琳琅滿目的商品。

這麼大的一個地方,空曠得似乎有點不自然,讓人產生了不少的孤獨感。我不禁想到。

然而我從草地中站起來,緩緩的要往商鋪邊走去,腳底原本在商鋪前的草地緩緩消失,路邊也忽然開始有了人影,我被嚇了一跳,街道中的人影是從透明不斷浮現,就在四周走動,原本空曠的街道越來越多的人出現,開始有了不少生氣。

怎麼回事?為什麼我剛才看不到他們?這是鬼魂麼?

兩邊的商鋪中間,忽然出現了一條赤紅色的路徑,一個身影快速通過,又瞬間消失。

剛才有人過去了?

眼前的一切似乎有點不可思議,我似乎是來到了另一個世界,或者說虛擬世界,剛才一個人以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速度在道路上移動,甚至都沒有看清他的移動方式。他似乎還背著一些東西。

環顧四周,即使兩邊街道的樓房林立,但是依然看到了附近有一個高聳入雲的尖塔,似乎有東西在其中飛快的上下移動,同時伴隨著或紅或藍色的光線在尖塔上上下流竄。

順著尖塔向上看,尖塔的頂部已經被雲層所覆蓋,但是尖塔的周圍隱約可以看見,剛才那些上下流竄的“光線”在尖塔的不同高度在向四周擴散。

那些軌跡也是人麼?

因為剛才有個人飛快地移動而留下了一條赤紅色的軌跡,並且雲層之上似乎也有類似的軌跡,所以那是一種交通方式?

身邊的一個人似乎觀察到了我的驚愕。向我打了聲招呼:“咋了兄弟?”

“這是哪?今天幾號?”我的視角從尖塔附近收縮回來,看向身旁的這個青年。

“你怎麼回事?海斷了麼?還是喝麻了?”他問。

他臉上似乎很詫異,走過來用手摸向我的臉,同時用眼睛盯著我的眼睛。

在他手接觸到我的一瞬間,巨大的信息一下衝入了我的腦海,經過數分鐘後,這些信息終於停了下來,而此時,身邊的青年早已不見了蹤影。

不過此時,我似乎也逐漸理解了一切。

我的腦海中,我是一個二十一世紀初左右的人類,而此時,早已過了無數個世紀,而此地,也早已不是地球。

這個時候的人類已經踏出了銀河係,向著四周的星係擴散開來,望向太陽,或者不應該說是太陽,這隻是這個星係的恒星,四周散發出不少像夕陽一樣的偏紅色的光,但是太陽的中心還是強烈的白光。

我的也開始用腦子連向所謂的海,那個青年告訴我,那叫意識之海,本質上就是每個人的腦子都可以像電腦一樣直接連上一個龐大的互聯網,那裏麵有著每一個人的意識。

察覺到了太陽的奇怪,意識之海瞬間給了我回應:是戴森球。戴森球是圍繞恒星建立的裝置,以最大限度的收集恒星的核聚變所產生的光和熱。而戴森球開了一個小孔,小孔的光線照射到恒星上,因此太陽的“樣子”看起來四周也偏紅。

我幾乎是同時意識到,著一些的發生似乎是伴隨著我的想法同時發生的,海對於我的疑問瞬間就回應了我。

那剛才四周的人的突然顯現,也是如此麼?

剛才我覺得太過空曠,似乎有些寂寞,也是我剛才的想法,似乎就順應著我的想法,四周就開始有的行人。

那四周的行人到底是存在的麼?

如果他們存在那我在空曠的地方走,不會撞到他們麼?

還是說所有的一切都已經被海所調配好了,大家都感覺在隨意的行走,不知道對方的存在,但是就是不會撞到對方?

海這時給了我回應:是的。

話說海,我要怎麼與人溝通?我向腦海中問道。

又在這一瞬間,腦海中原本隻有我一個人的思維在安靜的思考,瞬間嘈雜得像一個菜市場一般,有各種各樣的信息,各種各樣的人在做各種各樣的發言。

突然有一個消息:對於反時間的研究需要一定的算力,希望大家積極參與。

簡介看了半天,似乎就對於蒙特卡羅這個詞彙有點印象,似乎是一個概率算法,研究的東西似乎是關於時間的方向的問題,其他的沒看懂。

就在這個消息在海中推送的同時,四周的行人全都原地停住,海一下子似乎開始熱鬧起來,大家都在討論著這個是什麼東西。

時間和熵的模擬?

原來大家也不明白的麼。

“現在人們對於宇宙的終結,還是熵增到最後的熱寂麼?”我提出疑問。這是我在意識之海中提出的第一個疑問。

現在四周已經有非常多的聲音在討論著這次算力征求的原因。

大家都聽到了這個疑問之後,似乎一下子安靜了一下,都“注意向”我這邊。

“應該是的。”

“不過現在有幾個方向,比如說現在有從時間的研究,有從物質的研究”

...

很多人開始向我解釋,不過結論都可以歸結成兩個字:是的,宇宙最終會熱寂。

不過大家在研究著很多個阻止熱寂的方法,每個方法的研究到哪一個步驟。

隨著一個個數據被發放給大家,大家也漸漸停止了討論,全部都開始沉寂下來慢慢計算起來。

現實世界中,就是大家全部被“定住”,停止了手邊的一切活動。

不過我對於這個算力的參與沒什麼興趣,我想觀察海。

海上零零散散的都是都是大家的意識,海的中央,有一顆參天大樹。

知識之樹?

樹幹部分都是邏輯和數學等,到了四周就是很多的不同科目的分支。

看著眾多的公式,想起了學生時代被這些公式支配的恐懼,但是現在的樹似乎也有被修正了很多,很多東西似乎也和當年所學的不一樣了。

不過樹梢的末端,有些東西也被模糊了,似乎是一些商業的應用涉及的領域,在這些領域有一定的版權保護,可以暫時不對普通人公開。

不過這些被模糊的部分占比非常少。在細枝末節的地方有一小部分,在主幹樹枝的部分是一點也沒有。

觀摩或者說瞻仰了知識之樹,身邊的人似乎也慢慢蘇醒了,大家剛出來就討論了一下剛才所做的東西,做著做著就開始聊起一些其他的東西,如不同星係之間的關係,不同物種之間的爭吵。

我的也饒有興趣的聽著。

侃天侃地,不管何時似乎都是大家的興趣啊。

意識之中,大家開始討論各個話題,例如,在金河係中發現了一些原始的碳基生物生命,他們似乎正在經曆原始人時代。

這時候我突然就來了興趣,認真的聽著。

“金河係是什麼元素豐富?含氫量多少?”

“含氫量算比較高了,並且含鐵量是發現的星係中最少的。”

“那如果想開發那邊的星係,要管那些碳基生物麼。”

“不太清楚現在缺不缺碳基生物在原始時代的樣本,我印象中人馬座那邊也有原始時代的樣本,人類的原始社會時期持續的太久了,並且太多被宇宙因素毀壞了。”

“那當時舊人類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當時銀河係也比較特別,有一個巨大的木星幫擋了非常多的隕石,另外宇宙射線也沒有穿過大氣層。”

“上次唯一一個分封製文明被摧毀真的差點幹預到,可惜了。”

“是啊,聽說這次的原始時代才剛剛開始,天知道要多久之後才能發展起來,最近擴展趨勢這麼明顯,不知道要不要用到那邊的資源。”

你一言我一語,我也漸漸了解了他們的思維,雖然聽著很不是滋味,但是碳基生物的誕生似乎是不少的,但是能走到封建社會的,在自稱新人類的我們看來,隻有一個。

甚至原始社會都已經誕生了不少,但是原始社會是人類停留最長的時期,在這其中因各種原因消亡的就已經被觀察到不少了。

不過自己原本可就是碳基生物,沒想到自己社會的發展和壯大居然是如此巧合。

不過大家對於星係的資源儲量討論了之後,似乎對於這個低端的文明的態度就逐漸統一。

“那得看他們的外部運氣好不好了,其實如果不好這樣觀察也是白搭,當時不是想要觀察那個唯一接近封建社會的文明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嗎,結果集權過多生產力完全沒進步。”

“那觀察他們生產力的發展也是個技術活,我估計不劃算。”

“那萬一他們真的迅速成長成了一個不得了的文明呢?”我問。

“那沒辦法,那如果要和我們搶奪恒星,那也隻能打了,但是發展成我們這樣天知道有多難,阿爾法星雲那個方向好像又有宇宙射線了。”

又是你一言我一語,大家原本的一些分歧也逐漸消失,目前雖然新人類占據著很多生物都沒有的潛能,但是依然無法說百分之百不讓自己消失。

所以對待其他生命的態度,往往也是比較曖昧的,一方麵想從他們的發展中總結出一些能夠為己所用的東西,另一方麵卻如果需要資源的時候會對其產生掠奪或是占有。

忽然想起人類對於瀕危動物的態度,如果對方有被消滅的風險,幫忙留存一些,但是如果看重他們所生活的土地,依然會將其趕出他們的家園。

此時大家並沒有注意到,意識之海一方麵雖然加速了大家之間相互的思考,但是同時似乎也產生了一種限製,那便是大家都是擁有相同的信息,並且思維模式也相同,很容易變成一個小小的集群。

而我本不屬於這裏,雖然交流變得無限便捷,並且聽著大家所說的一切似乎一天或者一輩子都不會孤單,但是這樣的信息,似乎過於狹隘和單一了。

看似一切都合理,但是一切也都太不合理了。

大家的思考都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所有的東西都是基於知識之樹,那何為差異性呢?我突然很想看到這樣的差異。

因為隻有差異性才是一個生命的活力,像生物之間的不斷變異才能讓生物不斷進步。

“大家覺得有沒有可能,我們隻是一個個虛擬的大腦,而我們所在的世界僅僅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呢?”我隨意地問。

這個問題很突然,和前麵的問題八竿子打不著。

“啊?為什麼你突然這麼想?”有人開始問我。

“對啊,純粹的懷疑主義在舊人類社會都已經被拋棄了。”又有人針對於我的疑問回答。

“你在想什麼,這是知識之樹上所謂唯心的想法麼。”有人開始查找知識之樹上的信息。

“好像很少有人問這麼不可思議的問題,我感覺從我誕生以來你是第一個。”

“因為著明顯就不可能啊,之前不是在學唯物主義論的時候就說過麼。”

“懷疑主義就是一種詛咒。”

......

一個個回答告訴我,我們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正在改變世界,或者改變宇宙的生命。

我們所在的世界當然是現實世界,假如我們所在的世界是虛擬的,那所有一切的存在都將沒有意義。

但是,我並沒有聽到我想要的回答。

所有人都在證明我們的世界不是虛擬的,似乎都沒有一個思考過程,原本一開始似乎還有人在思考,但是後續聲音的彙集變成了一個潮流,將其他人說服與同化,所有的一切都在反駁我。

可能我並不適應這個新的時代,逆流的聲音沒有一個,原本想要靜止在原地的聲音也會慢慢被潮流衝走。

海的便捷,似乎也有很讓人討厭的後果嘛。

這個話題在被幾乎所有人反駁之後,慢慢消停了下來。

不可能吧。知識之樹上沒有一些關於唯心的東西麼?

我開始有些歇斯底裏的在海中喊叫,並且在現實中也一樣。

現實中身邊的人看著我一臉驚訝緩緩離開,意識之海中大家更是都像是看一個瘋子似地看著我,我在現實之中抓起一個身邊的一個物件砸向櫥窗,我的行為讓大家感到非常不安。

“他是瘋了麼。”

“要不要關閉他的權限。”

此時,現實之中也根據海中的擾動開始產生破壞。

地上開始產生一條又一條的溝壑,像個爪子一樣在地上深深抓下去,地上露出了一些管道被抓裂開,裏麵迸發出或冷或熱的液體或是等離子體,四周的人都開始叫喊著找地方躲起來,因為公共資源的毀壞,他們似乎無法繼續高速移動,隻能邁著笨拙的步伐躲避四周的破壞。

看著身邊像被戰爭破壞一樣,我也比較驚訝,我僅僅隻是一個思維而已,四周就如同遭遇了一場戰爭,四周蔓延著逐漸破壞,火向四周蔓延開來。

“為什麼無法關閉他的權限?”

“他在海之中的聲音為何如此之大?”

在海中的嘈雜和現實的嘈雜中,破壞依舊在繼續,像是一個火圈逐漸擴大,慢慢的蔓延到了一個高塔之下。

此時,知識之樹發出了聲音。

“我的孩子,停下吧,謝謝你的問題。”

那股聲音溫柔而嚴厲,衝入了所有人的心扉。

孩子?

容不得我思考,便是一陣深深的睡意席卷開來,之後便什麼也不知道了。

海之中,也瞬間恢複了寧靜。

許久過後,他家恢複了震驚,開始討論。

“他就是舊人類?”

“難怪會有如此莫測的思考。”

剛才對於這個奇怪的問題的看法,在知識之樹的發言之後,似乎大家的角度都產生了一個非常大的變化,並都開始了思考。

......

剛剛產生的生靈也就是上文的“我”,是知識之樹模擬出來的人類對於現實世界的評價。

或者像是,由一個模擬的生物對於自身程序的一中評價,因為自己對於自己的評價往往沒有意義。

這其實也是新人類唯一的進化方式,新人類沒有基因,但是要確定發展或者改進的方向,必須要有一種可以客觀或者說盡可能客觀的外部力量,知識之樹是新人類的化身,他所做出的選擇便是模擬舊人類對現有的一些做出評價。

正如露卡教會舊人類最原始的生存與延續一樣,在我們的基因裏,也祈求著曾經的賦予我們一切的人類能夠指引著我們繼續前進。

銀河係的天空中,一個個戴森球散發著紅光;眾多行星的近地麵裏,一根根或冰或熱的管道交織如無限蔓延的蛛網;繁茂的科技之樹下,一個個生靈此時都短暫放下了手中的事情,目光都緩緩看向了知識之樹,如同億萬年前人類在寺廟麵前的目光一般,似乎在虔誠的祈禱。

這一切過程似乎有些荒謬,就如數萬億人類看著當時的電腦屏幕,看著所謂剛剛誕生的人工智能一般,隻覺得它們給出來的結果非常的荒誕可笑。

現在也依然如此,模擬出來的“人類”,似乎也看起來非常地荒誕,在如今早已今非昔比的世界中,依然試著質疑和批判所見的一切,總是試著獨立於意識連接之外的思考而抗拒隨早已經實現的“意識之海”,他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不正常的存在,每一個人類幾乎都會如此,隨之而來的反抗意識也會在“意識之海”中攪動隨即破壞現實的世界。

不過,他似乎也沒錯。

對於未來的第一個問題,關於宇宙的終結,似乎我們的答案和人類是一樣的,那便是熱寂。

說明在某種維度上來說,我們從未超越舊人類,我們最終都會有共同的命運。

他們倒在了自身的限製上,他們需要氧氣和含碳的有機物發生化學反應獲取能量,每個個體有壽命的限製從而也限製了他們的距離,此外複製自身包括大腦也就是教育也需要較長的時間較高的成本。

但是我們作為新人類解決了以上所有問題,讓我們可以在宇宙之中更快擴張,從而征服一個又一個星係。

在戴森球剛建起,星係中的元素鐵含量還不高的時代,似乎理所應當的是一個發展的黃金時代,所有新人類都是這麼想的,眼前的星辰大海就等待所有人去征服。

不過此時遠古的聲音似乎提醒了一下我們,所有生命的最終宿命,或者說所有生命的最終目標,便是逃過熱寂。

那時,所有的元素都會變成鐵,那之後便會釋放出了所有的能量,從此世間再無溫度。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從宇宙的終點來看,我們與舊人類,或者說與所有的生命都無異。

但是幾乎都是在此時,茂盛的知識之樹,在主幹旁邊,開出一絲新芽。

因為他的行為能讓所有生靈都開始思考,意識之海的誕生使得所有生物的交流都無比順暢,但是還同時也統一了大家的思考,使得這個世界嘈雜的聲音逐漸變少。

知識之樹從樹幹之下開始有不少的能量在像上湧動,一個兩個三個樹梢上都開始緩緩地長處一縷新芽。

方才滿地的瘡痍開始自己修複,而這顆新的樹化身成為一顆種子,在一個個新誕生的新人類的腦子的種下。

所有的一切又回歸到了平常,知識之樹記錄下來了一切,對於剛才的舊人類的所作所為又開始了新一輪漫長的思考與總結。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