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變發生的時候,人們沒想到會發生。
·災變持續的時候,人們苦思生存之道。
·災變過去的時候,人們開始抱怨生活。
“滴......滴......滴滴!”
一台潔白精細的儀器上,一串信號飛奔而過,指示燈在滴一聲時,顯示光幕上泛著紅色微光,當滴滴兩聲的時候,顯示光幕上浮動黃光。
一個身穿白色製服的男人正站在儀器麵前,仔細觀察信號發出時光幕上的數據變化,這道顯示光幕是懸浮在儀器之上的,不是常規意義上的顯示器,也可以理解為去掉實體的顯示器,隻保留其發光的屏幕顯示,也稱電子彈幕。
男人麵色冷峻,他沒有做多餘的動作,顯得非常經驗老道,頭也不回的身後,有四名穿著同樣製服的男女圍著一台膠囊型密封機器,機器僅由一根金屬棒支撐在地板上,膠囊機器上有一些圓形藍光嵌入點,安裝著某種元件,正在運作當中。
“滴滴......滴滴......滴滴......”
儀器上輸出的信號變得急促,沒有隻滴一聲的信號了,這標誌著已經進入到關鍵階段了。
圍在機器前的四人,兩男兩女,兩個男的長得極其相似,兩個女的也長得極其相似,他們都很年輕,看起來隻有微妙的差別,一樣的是漂亮端正,不同的是眼瞳顏色的不同,發型的不同。而背對著的男子,則麵顯中年男性的一些特征,他目不眨眼地盯著儀器,等待著什麼。
兩男兩女呈四角方位包圍著膠囊機器,裏麵似乎有什麼,他們什麼都沒做,也在等待。
時間一點一滴流逝,不知道過來了多久,儀器依然在有序地響動。然而周圍即無時鐘,也無其他參照,無法確認過去多久,密封的房間,上到天花板下到地板,以及牆壁,都是奶白色的,從四麵八方發出的柔順燈光更是如此,整個環境非常幹淨,似乎有理由相信一塵不染。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滴!!!”
儀器顯示光幕突然閃爍綠光,中年男子轉過身,緩緩走來,四名男女開始動作了,有人負責從機器上取下嵌入的元件,有人負責記錄所有行為,記錄方式就是在旁邊看,她的眼睛真的能記錄所有細節,有人轉而來到中年男子剛剛一直看的儀器麵前,開始點撥什麼操作。
“他開始醒了。”一個女的簡短報告。
“狀態良好,不,是優秀。”一個男的靜靜說著。
“比預期時間晚了兩個小時。”另一個女的看著中年男主念道。
“無礙,隻要順利就好。”中年男子開口。
“所有數據都正常。”在後麵操作儀器的男子對中年男子報告一聲。
“開始吧。”
中年男子朝一名女子點頭,女子低頭把臉湊過去,膠囊機器內,赫然躺著一個渾身幹淨的男子,身上殘留著某種液體,剛剛還浸泡在那種液體當中,為他的沉眠提供生命保障,男人膚色慘白枯寂,看起來就像一具冷凍的屍體。但很快他的膚色就開始泛起紅潤,一些生命的跡象在他身上浮現。
中年男子念念有詞道:
“歡迎你,100號冬眠者,李!”
“歡迎你來到人類太空紀元!”
......
100號冬眠者,李A,來自地球紀元時期,是在災變之前入選為聯合國第一批人類冬眠者,任務編號:文明;任務目的:驗證......
李A回想起自己初來乍到時,是多麼狼狽,除了蘇醒時看到的人,其他一切都那麼陌生,這種陌生感,延續到了現在。
距離被喚醒,已經過去了快一百天,但是李A還不能消化知道的一些信息,或者說他無法接受和理解。
人類在21世紀後期爆發了核戰爭,而冬眠計劃則開始於21世紀中後期,似乎聯合國早有預料,提前做了準備。但他們也低估了這場戰爭的破壞性,人類幾乎喪心病狂一般開戰,悲觀主義者早已預言,人類要麼徹底放下武器,要麼隻是在等待武器使用的一天。於是,核冬天成了地球人類最後的哀歌。
在李A進入冬眠之前,人類的太空技術高度發展,在月球和火星上都有實驗基地,太空城也出現在聯合國的提議當中了。
所以李A進入冬眠的時候是很樂觀的,當現在每天都以黑色太空深淵為背景的地球緩緩從他頭頂經過過時,他才意識到自己處在月球的事實,殘酷地告知他一個事實,人類已經放棄地球了。
核爆產生的巨量放射線汙染塵埃,充滿了整個大氣層,借大氣層之力覆蓋全球,也阻隔了太陽光照,地球年均氣溫斷崖式下跌,兩極伸張開它們可怕的爪牙,寒冰暴雪侵吞人類的生存空間,連熱帶的沿海都常年結冰,可以想象那種嚴寒,是多麼可怕。
可笑的時,是氣象變化迫使人類停止戰爭,這次世界大戰,沒有勝利者,隻有失敗者,這個失敗者叫做人類。對絕大多數活著的人來說,這就是地獄,隻有少數地質史學家們知道,這不過是一場地球發生過很多次的物種大滅絕事件,人類隻是加速和體驗了這個過程。
李A難以想象當時人類的處境,人們該如何克服全年寒冬的天氣,在到處都是核汙染的環境下,生態因人類的狂妄之舉而斷送,萬物俱滅,他們吃什麼、住什麼。
越是瘋狂,得到的懲罰就越沉重,人類失去了一切,而現在,正要重塑這一切。
他作為最後一個冬眠者,以一個舊地球人類身份,站在這個新世界,一個月球太空城,他會是見證者嗎?
被安排在一個獨立的住所,已經過去快100天了,一切都很自然,一開始每天都有人來慰問他和檢查身體狀況,過了一段時間就改為每星期來一次,現在已經過去14個周,現在是第15個周的第1天。
說起來,現在的人類仍保留很多舊的計時方法,但不完全,一年還是365天,每周沒有稱周一到周日,而第一天到第七天。他們也不再跟著21世紀的紀年時間,而是另辟蹊徑,改為太空紀元,最後一批人類離開地球的那一年定為太空元年,人類由此開啟太空紀元,標誌人類進入太空文明時代。
為此,人類真的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九成多的同類生命,以及幾乎一切的地球物質遺產,李A無法釋懷的就是這一點,他是一個Z國人,但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國家了,隻有一個人類共同體委員會在充當政府的工作。
他在自己的小家裏(姑且算是),舒舒服服,每天不愁吃喝,雖然都是定量的,沒有很多選擇,但李A欣然接受,比起人類為此付出的代價,這又算什麼。
他知道這個時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一出生後就是奔著一項工作長大的,所有的工作也都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建設偉大的人類太空文明。為此,人類必須克製多餘的物欲享樂,集中所有資源發展科技,再讓科技反哺人類,包括他現在吃的所有東西,都是合成的,口感高度還原食材本來的味道,說是如此。隻有李A知道味道並不純正,因為他是舊時代的人,他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美食。
他起來關燈,準備睡覺了,他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某種監視當中,他不知道是什麼,不會是攝像頭,因為太低級了。李A也沒興趣,隻要他老老實實,自然什麼事都沒有,聽從安排即可,現在的人類拿他當古董文物一樣保護,也許就這樣白吃白喝一輩子,就可以在新人類的“養老義務”中度過餘生。
但,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自蘇醒以來,李A對當前人類社會缺乏了解,他的外出受到管製,散步也去不了多遠,基本沒有同其他公民交流過,對於太空紀元當下人類社會的麵貌,他還缺乏全麵的了解。
依舊如往常一樣,李A收拾一番後躺在白色的床上,瞥了一眼房門的方向,門框流動著一層淡藍色熒光,熄燈後就比較清晰,是為了讓他在沒有燈光的情況下辨別方向。他閉上了眼,就在那麼一瞬間,始終如一的門框熒光,突然暗淡下去,而後突然消失,李A並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