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一樣的燈光驟然亮起,一道渾厚低沉的聲音響起,“我宣布,人類首次記憶上傳生態圈三號計劃模擬成功!”
掌聲雷動,56號和57號兩個工位上的蓬頭垢麵的小夥子互相對視一眼,甚至感受到了對方眼睛裏幾乎含不住的淚光,緊緊地抱在一起,汗臭完全不重要,內心升起的煙花幾乎要把人震得眩暈。
1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技術人員共同奮鬥了一百天來維護數據正常運行至完美收官。
這是一場相當於從一堆金屬元素直接造出一艘航空母艦的複雜大型智力技術挑戰。
將人的大腦神經元情況完全複製,提供環境模擬數據,還要調控模擬人Eva的狀態,隨時監測畢圓的神經信號,並盡可能地實現畢圓所想到的事物,情感的電信號模擬。雖然已經提前建好了這個世界各種繁雜事物的模型,並且有多個複合AI係統的幫助,但是調用的時候難免會產生並行衝突,技術人員的眼睛和手指都已經到了極限狀態,不管怎樣,最終完美完成 “畢圓的數據後半生”!
西裝革履的總指揮站到屏幕中央,麵部沉靜並一絲不苟地介紹“是的,世人隻是想到記憶上傳,以這種形式永生。可是它們的存在又會造就極多數據關聯,如果不予清除,最終不管我們的數據中心有多麼強大的存儲計算能力,它都將承受到極限,癱瘓變成廢鐵。合理使用並且按照使用者的意願實現他的人生終極夢想,再將該部分記憶清除。使用我們的‘生態圈三號’,讓這個世界在虛擬中更精彩,更穩定,更持久!。”
舉世矚目的生態圈三號實驗直播圓滿結束。
各國的新聞頻道都共同轉播了這一模擬盛況,人類曆史邁出了裏程碑的一步。全世界都看到了生態圈三號實驗直播---畢圓的終極夢想實現視頻。與他本人在肉體上傳前所錄的最後一段視頻中提及的要求一樣。
國家新興技術研發總局準備了答記者問環節。
來自世界各國記者的3D投影出現在會場上,因為病毒和疫情,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再也不能像2008年奧運會那樣方便自由。但是3D全息投影技術發展迅猛。
“剛才這個視頻是我們神經網絡智能研究中心結合AI模擬和模型推演並加上條件設定之後製作出來。首先我們中心已經成功實現了複刻個體大腦細節,保持神經元正常活動,從而實現特定個體完整記憶上傳,並且能在虛擬端思維持續活躍的狀態。其次我們研發出了將電刺激變成畫麵,文字等多種表達形式的方法。其他人也可以看到在虛擬網絡空間中的人繼續活著的情況。最後他們在視頻裏還推演了記憶清除的情景,也是我們這次主要的創新點,不僅滿足了記憶上傳人的精神遺願,還達到了控製處理器健康可持續運行的效果。希望各位專家提出寶貴意見,並且希望由聯合國人類未來基金供資將記憶上傳計劃推廣到更多人的身上。”金絲框眼鏡先生神情激昂地結束了自己的全息音像展講。關閉投影,向台下的專家和媒體記者席深深鞠躬。
兩千人的會場鴉雀無聲,來自華國首都的這位李卓先教授先生的壓軸答辯撼動著每個人的認知。這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變革,未來風起雲湧。
專家們在沉思片刻後集體沉默。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眼裏閃著耀眼的光芒,他說:“卓先啊,你們的研究走在時代的前沿啊,我有一個問題,就是意識上傳了之後,他們是如何感知到自己世界中的物品?他們有沒有感覺呢,我看你們做的這個視頻,畢圓小夥子他有幸福的感覺,愛的感覺,這些你們都是怎麼實現?”
“謝謝趙院士的支持,非常精彩的問題。給大家透露個實話,這是我們中心研究了五十年的成果,總的來說就是把這些物品與一些電信號編程到一起,等到這個人的精神活動信號接觸到這些信號的時候,它們會刺激神經元的活動,從而產生我們人類所謂的感情。”
會場裏麵大家開始交頭接耳,因為有同聲傳譯,所以大家都能聽懂發言人的講話。世界各地的精英代表開始與身邊的人交流起來。
一個金發碧眼的少女正和她的鄰座討論 “不同的獨立個體上傳之後如果做出擁抱的動作,這些個體會不會像現實中一樣也可以分泌催產素”這樣的問題。
專家席和社會群體最後的投票總和公布出來,毋庸置疑,聯合國人類未來基金頒給了李卓先所代表的神經網絡智能研究中心。
擁抱,和畢圓擁抱一下是什麼感覺?觀眾席中的棕發女生方希在看到大屏幕上的青草奶油味女主就是自己時,震驚困惑到不可思議再到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心裏波濤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方希知道畢圓,他是她的學弟。新生入學不久的招新百團大戰上畢圓直勾勾看了自己三分鐘,後來就成了自己社團最積極的學弟。畢圓身材高大,長相溫暖周正,人卻很低調,一直喜歡做研究類的東西,不愛與人交談,在EDA(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多次拿獎,是P大有名的優秀畢業生。但是她沒想到他和她怎麼就出現在了生態圈三號的模擬視頻裏。這裏麵的Eva和自己一模一樣。或許他是喜歡自己,但是一直保守這這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