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以前,大宋立國。
開國的太祖皇帝,一統天下之後,論功行賞之時,分封了十三位藩王。
六位異姓王,七位皇子藩王。
十三位藩王配合大宋國,組建先天鎖龍大陣,吞食鎮壓九州氣運於九鼎之中。
同時在九鼎上以無上神力刻下金科鐵律七道,威懾十三位藩王。
有金科鐵律存在,有九鼎封鎖氣運,才讓那些藩王如同戴上枷鎖一般,不能肆意妄為的仗著修為高深行事,即便犯法,也得遵從大宋律法。
歲月悠悠,千載過去,這些藩王早已經和大宋皇室關係淡漠,相去甚遠。
其中,有的藩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大宋皇室處罰罷免,到得百年前,便隻剩下七位藩王。
到得當今大宋天子十二歲繼位的時候,七位藩王,更是有五位先後和大宋決裂。
他們通過或偷或搶或騙的,拿走了屬於各自封地的氣運山河印,稱孤道寡,悍然稱帝,試圖瓜分大宋國的氣運。
七位藩王,分別是齊王薑良、梁王蕭玉、周王姬雲、越王趙柯、魏王曹溙、蜀王劉鎮元、楚侯金烏。
三年前,隨著最後一位和大宋皇室有血緣關係的越王趙柯和皇族決裂,整個大宋國,便隻剩下一位藩王楚侯金烏支持大宋皇室了。
卻沒想到,三年後,連楚侯金烏也選擇加入那些人的行列,站在了瓜分大宋的陣營中。
消息一出的時候,整個天下都一片嘩然。人們除了怒罵楚侯金烏辜負皇恩之外,更是恨鐵不成鋼的對大宋皇帝口誅筆伐,失望至極。
神侯國的人,向來自視甚高,對百姓視之如螻蟻,視人命如草芥。
如果不是大宋國有金科鐵律震懾天下,讓神侯有所忌憚,百姓們的生活隻會更慘。
然而如今,十三藩王隻剩七個。
七大藩王又都要稱孤道寡,徒留大宋皇室獨木難支,天下之亂,肉眼可知。
也難怪百姓們會對大宋皇室態度惡劣,怒其不爭。
但到了此時,七神侯國的人出現在高台上之後,那些百姓便全都噤若寒蟬,不敢出聲了。
隨著其中一名金甲神人環視四周,鼻端冷哼之後,在場百姓更是紛紛低下了頭,連看都不敢再多看一眼。
由此可見,神侯們是何等囂張。
高台上的大宋國官員,見此情況,也是心驚膽戰,不敢多言。
對於這些大臣的表現,那金甲神人非常滿意。
“大宋皇帝何在?”
為首的一名頭戴金冠,以紫衣為袍的青年男子朗聲開口。
聞言,大宋國這邊的官員裏,禮部尚書立刻上前一步,謹小慎微的回答:
“回神人,今日之盟約,我大宋國六部尚書協同轉運使前來,不需要陛下出麵。”
轉運使,就是看護大宋國氣運山河印的官員。
也就是此時陸飛所擔任的官職。
“哼!如此大事,大宋國皇帝竟然不來,是看不起我家神侯嗎?”
紫袍男子身邊的那金甲神人立刻上前一步,目光咄咄逼人地瞪著禮部尚書。
禮部尚書臉色一白,隻覺一股強大的威壓撲麵而來,雙腿不受控製的一軟,當場就跪了下去:“神人息怒,神人息怒,小臣惶恐啊。”
不光是禮部尚書,其餘五名大宋國的高官,也都推金山倒玉柱一樣,跟著禮部尚書跪了一地。
“請神人息怒,我等絕無不敬之心。”
此起彼伏的求饒聲中,這幫人一點也沒有朝廷大員的威儀和骨氣,看的下方的百姓越發失望憤恨。
唯獨,站在最邊緣的陸飛,沒有下跪也沒有求饒。
不過,大概是他太邊緣化的緣故,其他人都沒有注意到他的異常,全都將目光鎖定在六部尚書的身上。
就在那金甲神人又要發怒的時候,另一邊一年輕貌美的女子以手掩唇,輕輕笑著說:
“算了,衛兄,那大宋皇帝怕是好麵子,知道自己這賣祖求榮的行徑丟了祖上顏麵,所以無顏麵見天下人呢。咱們就不要咄咄逼人了。”
“眼下,拿到氣運山河印才是正事呢。”
那金甲神人聞言立刻哈哈一笑,斜睨跪在地上的六部尚書官員,冷哼道:
“既然大宋皇帝沒臉見人,讓你們來和我們締結盟約,那我便代我家神侯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說著,他一震手臂,隻見一道金光憑空出現,金光斂沒之後,一個閃爍著七彩華光的卷軸出現在他的手中。
卷軸憑空打開,在眾大臣之前懸空漂浮,上麵七彩熒光不斷,描繪的正是楚侯金烏的大楚一帶封地。
“不過,作為賠罪,我們需要在原本談妥的條件上,再加上雲夢澤的三千裏!”
姓衛的金甲神人看著六部尚書,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
此言一出,六部尚書的臉立刻就變了。
楚地本來已經是很大一塊封地了,再加上三千裏雲夢澤,那整個大宋南部,可以說盡皆落入楚國之手了!
屆時,偌大大宋國,就真的隻剩下開封城在內的大小六十三城了。
好家夥,三千裏雲夢澤說要就要,跟明搶有什麼區別。
陸飛心裏嘀咕,對這些所謂神侯國的人,有了更為直觀的印象。
別看取名挺高大上,但實際行為還是巧取豪奪那一套。
難怪當年大宋立國之後,開國太祖要定下金科鐵律,限製神侯不得外泄功法。
否則就這些人的強盜行徑,天下如何長治久安。
而現在,隨著千年過去,太祖留下的餘威終於消散,這些人偷偷收徒傳道,打造神人聯軍,重新瓜分天下。
禮部尚書果然不愧是最沒有骨氣的一人,聽了那人的話,立刻點頭答應下來:
“使得使得。今日之事錯在我等,三千裏雲夢澤理當作為賠禮,獻於神人。”
這話聽的一旁的陸飛直皺眉頭。
三千裏地山河,這說給就給了?
你連掙紮猶豫都不帶的嗎?
皇帝不出麵,大臣們自作主張,關鍵還是如此屈辱的賣祖求榮。
這大宋真是從頂爛到底了啊。
可憐這些大宋百姓,攤上這麼一個國家。
不過,這樣的局麵,自己跳出去反對,才最能激怒那些神侯國的人。
六部尚書同意,天子默許,他一個轉運使不同意,不是大逆不道嗎。
到時候肯定被這幫人一刀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