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向南在縣城讀了三年書,知道城裏人普遍比鄉鎮上的人有錢,也比鄉鎮上的人舍得花錢。
而且這裏的人相對沒有那麼斤斤計較,有些人更在乎時間。
針對這一點,她做出了不同的計劃。
像是不熟悉的孫海,據林琴和孫海自己說,他的口才也不算好,應變能力也不足。
施向南現在很缺人手,也不能保證自己找來的每個人都可以熟練用稱。
因此她針對孫海這樣的幫工,利用休息時間在家裏裝好了袋子,分別是四兩裝和一斤裝。
因為現在還是小本生意,她隻能用塑料袋裝好打個結裝進籮頭裏。
“你就沿街叫賣,喊我教你的口號,記住了嗎?這一袋沒有打結的是你用來讓想買的客人先嘗嘗的。”
孫海緊張得漲紅了臉:“記、記住了。”
林琴不缺錢,本來在家裏休息得好好的,施向南也不想累著她,讓林家父母對她有意見。
就把她安排在了縣中附近,縣中建立後,這一塊書店、文具店、小賣部就都應運而生。
店鋪多了,來這裏買東西的人也就多了,自然而然熱鬧起來。
在這附近賣東西,她累了或者是想上廁所了就可以回家一趟。
比較方便。
施向南一根扁擔挑著兩個籮頭,去了相對比較遠的地方。
縣裏像是煙廠、汽車零件廠的效益都不錯,工資按時發、福利好,廠裏的工人也都舍得花錢。
還有就是一些機關部門了。
要說福利最好的那肯定是非機關部門莫屬。
施向南先去煙廠和汽車零件廠轉了一圈,一個籮頭裏差不多三十斤的瓜子就賣完了,還算順利。
賣完一袋瓜子後一輕一重不好挑,她又給兩邊倒均勻了,挑到打聽好的一個幹部家屬院。
這樣的地方不好大喊大叫,容易惹人厭。
施向南把扁擔一放下,就先給大門口的門衛塞了一包煙和一小袋瓜子。
她見人未語三分笑:“大哥你嘗嘗,這是我自家煮出來的瓜子兒,吃過的都說好!我拿到這兒來看看幹部家屬們有沒有想嘗嘗新鮮的!”
那個門衛大哥估計見慣了這樣的事,並不意外。
施向南隻是個年輕姑娘,肯定不會造成什麼危險,他就語氣隨和地對她說:“你別大聲吆喝啊,影響不好。”
“不會不會,我知道。”施向南笑說,“大哥你嘗嘗我的瓜子!是煮出來的吃著不上火,好吃!”
這名大概三四十歲的門衛嘗了嘗,就揚起眉毛:“喲,這瓜子真香!用什麼煮的啊?”
“自家燉肉用的,還有一些中草藥裏頭的香料,像是豆蔻、香葉這些!都是有好處的東西!”
門衛點點頭,吐出瓜子殼:“嗯,真不錯,你怎麼賣的啊?我也稱點,我們家裏人都愛吃瓜子。”
“六毛五一斤,到哪兒都是這個價。”
“倒是不貴,先給我來三斤。”
買好了施向南準備把擔子放遠點免得擋著人進出。
那門衛還一邊嗑著瓜子一邊問她:“啥時候再來啊?吃完了我再找你買。”
施向南答應了幾句,就有穿著不錯的大嬸大姐們過來了。
她們一看見施向南的擔子也是露出了然的表情,走過去很自然地問:“小姑娘,你賣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