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開陽老兩口吃了一驚。
施向東幾個年輕一輩的每年都會在農閑時進城去打打短工,也知道現在外麵是真跟前些年不一樣了。
聽到施向南這麼說沒有太驚訝。
施向南剛剛帶著小侄子走出院門,迎麵撞上家裏人,於是又轉頭回了院子裏。
天色已晚,施家人都是回來準備吃晚飯的。
進了院子裏,張秀珍就和施向西一起往廚房去了。
施家窪沒有什麼男人不沾家務會兒的規矩,施向南的二哥施向西更是十幾歲進廚房就被發現做飯很有天賦。
一模一樣的調味料、完全一致的順序放到碗裏,他做出來的蘸水就是比家裏其他人做的受歡迎。
施向西會做也很會吃,吃慣了自己做的,再去吃別人做的就吃不下去。
時間一長,隻要他在家,家裏都默認是他做飯了。
前世施向南離婚回家後最高興的事情之一就是又能吃到二哥做的飯菜了。
然而在1996年發生了一件事,一直到施向南重生前,施家再沒能吃到過施向西做的飯。
施向南看著二哥的背影用力握拳。
這是她前世最大的遺憾之一。
“南南?”
施向南回過神來答應了一聲。
“你說要做個體戶,有沒有具體想好要做點什麼?”
施向南迎著她爸擔憂的眼神,鼻子微酸——她爸兄弟幾個年輕時候是施家窪出了名的長得好,據說一個比一個俊。
去別的村子走一趟親戚回來就又多好幾家托人來施家窪打聽他們有沒有對象的。
施向南還曾經偷聽她媽說過,聽那意思,她爸年輕時候的顏值方圓百裏都很有名。
跟她媽處對象後,還有姑娘托了七拐八拐的親戚關係找到施家窪委婉表示想跟他處對象。
施向南前世小時候沒注意,注意到的時候她爸已經年華不再,滿頭的白發,眉間三道深深的立紋,眼尾爬滿了魚尾紋。
現在重生回到自己十八歲的時候來看,她爸爸果然是很帥的,濃眉大眼,鼻梁高高的,坐姿如鐘,有幾分軍人的正氣。
據說是因為十幾歲的時候當過一段時間民兵。
“南南?”
施向南趕緊收回思緒:“我已經有點想法了,明天想去鎮上看看確定一下。能行再回來跟你們商量。”
施開陽一看她這有商有量的模樣,先放下了一半的心。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時全家一起商量,又見他姑娘願意聽話,明兒帶誰一起去鎮上全聽他們的安排了。
施開陽就更加放心了。
外頭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他又不是聾子瞎子,隱約也知道點兒。
他們施家窪祖祖輩輩的泥腿子,他們當爹媽的也沒啥大本事,但他姑娘想出去闖一闖,不管能不能成,他是不會攔著的。
她今年十八歲生兒都還沒過,做個體戶沒成也不怕,家裏不管什麼時候總有她一口飯吃。
張秀珍也很讚同施開陽的想法:“南南才在高考上栽了個跟頭,在家裏悶了這些天,今兒可算又有了精神,想做點什麼就去試試唄!”
“明兒出門的時候你記得給她塞點錢,她手裏估計沒幾塊錢,去鎮上空著手怎麼行。”
張秀珍嗔道:“咱姑娘手裏有幾個錢我這當媽的不知道,還用你說?”
八月底地裏種的包穀都已經收得差不多了。
所以今天施向東夫妻倆才能陪著施向南一起去鎮上。
施家窪地處偏僻,距離鎮上有十幾裏路,步行需要兩個小時左右。
鎮上有全鎮唯一一所初中,施向南四兄妹的初中就是在這裏讀完的,因為來回距離太遠,他們上初中時就開始住校了。
星期五的晚上摸黑趕回家,星期日下午再帶著一周的口糧趕到鎮上學校裏。
三年初中讀完,別的不說,施向南四兄妹對鎮上都很熟悉。
鎮上一共也就兩條街,一條主路是從縣裏到鎮上的國道,穿過整個羊灘鎮去往另一個鎮,在鎮中間一條岔道是通往鄉村的。
他們鎮上實在太小了。
沒有集會的時候滿打滿算鎮上也就幾十上百戶人家,沒有客戶,商品再好能賣給誰?
施向南說要來鎮上看看情況,其實心裏對這種情況早有預料,因此見到鎮上冷冷清清的模樣也並不失望。
她帶著哥嫂兩人走在主路上一邊觀察店鋪,一邊說道:“嫂子,我記得還有半個月有個會?”
他們這地方把趕集叫做上會。
施向南已經有足足十幾年沒有上過會了,她以為自己忘了,但回到鎮上就全都想起來了。
一年兩次的上會可以說是羊灘鎮全年最熱鬧的時候,比過年還熱鬧,鎮上會花錢請戲班子來唱三天的大戲。
白天唱戲,天黑就在戲台那兒放露天電影。屆時全鎮所有鄉村的人都會趕到鎮上來,擠得小鎮水泄不通。
很多人是來買東西的,自然也有一部分人是來賣東西的。
施向南搞清楚自己重生回來的時間後,準備去做生意,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中秋節前鎮上的三天集會。
她要抓住這個集會跟家人證明自己不是鬧著玩,讓家裏人配合自己,同時也是為了積累本錢。
沒有本錢怎麼去縣裏?
鎮上一年到頭就兩次集會,一次三天一共六天,其它時間根本沒什麼人。
像現在鎮上的住戶們這樣在自己家弄個小賣部,賣點日用品、生活必需品什麼的。
自家房子除了進貨那點錢,其它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麵對的客戶本來就是鎮上的大幾十戶居民,當然可以長久做下去。
但施向南不住鎮上,沒有這樣的便利。
而且這種小生意想賺大錢不可能,客戶群隻有這麼大。
像是醋、醬油、鹽這樣生活必需品,就算是獨門生意,每家每戶每天消耗的數量也很有限,在鎮上一年又能賣出去多少?
所以她想快速賺錢,一定要想辦法去縣裏、市裏。
施向南的大嫂叫錢秋雁,名字很好聽,腦子轉得也很快:“南南你是說要等上會那天來鎮上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