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時後,一路狂飆的直升機終於抵達了案件第一現場,長右天街大廈的頂層停機坪。
2051年,絕大多數汽車企業已經停止生產汽油車,隻有極個別高端品牌還有小部分汽油車業務,雖然現如今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裏程、充電速度等方麵已經非常接近汽油車,但有些經曆過戰火洗禮,曾以航空發動機為主業的老牌企業開始大步進軍直升機行業。
燃燒化石燃料的飛行器,飛行時隨著燃料的快速消耗,重量會越來越輕,而純電動的交通工具是無法實現這一點的。這一特點在地麵行駛的車輛上差距還不算大,但對於航空工業而言就有天壤之別了,畢竟飛機上很大一部分重量都來自燃料。
再加上直升機的全新結構設計,通過在機身上安裝多個噴口,從發動機內引入氣流,使得原本用來平衡角動量的長尾巴被取消,直升機不再需要很大的停機坪就能降落。那些噴口還可以用來輔助直升機的穩定控製,使直升機更平穩、更易操作。
高雲登和張靜走下直升機,大樓的管理人員、負責人和當地公安機關人員已經等在那裏,高雲登示意他們直接帶自己去看那塊顯示屏。
“顯示屏的控製室在哪兒?”高雲登問。
“就在停機坪下一層的主機房。”大樓的一位管理人員說道。
“我們現在過去吧”
“好的,您這邊請”
說著,那位管理人員走到人群的最後,指引大家隨她來到主機房的戶外顯示屏控製間。
控製間的一整堵牆都被顯示屏控製器占滿了,控製器自帶散熱係統,散出的熱量再由屋內的中央空調排出,屋裏和一般的服務器機房一樣冷。
“誰能告訴我一個黑客要怎樣才能攻擊這台控製器,播放出那段視頻。”高雲登看了看控製器,然後向人群問道。
這時,一個人從門外人群裏進入了這間狹小的控製室。
“我是這台顯示器的總設計師,這台顯示器本身不與互聯網連接,這間屋子的牆體、天花板和地板也都做了信號屏蔽的處理,黑客無法通過網絡進行攻擊。唯一的方法就是利用顯示屏讀取視頻專用的U盤。”
“誰負責保管那個U盤?”
“是我”另一個男人走進了這間屋子。
“我是這塊顯示屏的維護員張偉,每天播放的宣傳片和廣告,也是我用專用U盤拷進控製器裏的。”
“講講你平時是怎麼管理這塊屏幕的。”高雲登對他說。
“這塊屏幕智能化程度很高,平時不怎麼需要特意管理,我也是兼職負責管理這塊屏幕。每天這塊屏幕早八點開機、晚十一點關機,開關機都是設定好的,不用人操作。播放的視頻,隻需要在一個授權的、安裝有驅動程序的電腦上導入就行,導入過程和普通U盤拷貝視頻一樣,打開這個U盤,把要播放的視頻拷進去,用數字給這些視頻編上號,顯示屏控製器在讀取後就會按數字順序、循環播放這些視頻。拷完之後隻要把這個U盤接入控製器專門的一個導入插口,不需要人工操作,控製器自動就會把U盤裏的所有視頻拷進去然後依次播放。”
“U盤一直在你手上嗎?”
“一直在”
“有借給過誰嗎?”
“沒有,那個U盤隻能專門做這個,沒有別的用,不安裝專門的驅動程序,普通電腦插上去一點反應也沒有,所以也不會有人來借”
“你平時把它放在哪兒?”
“我在樓下有個專門的辦公桌,因為播放的視頻隨時可能需要更改,我就把他放在桌子上”
“下班之後呢?”
“一般也就放在桌子上”
“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有人趁你不在並且別人沒有注意,從你桌上把它拿走,隨便把一段視頻拷進那個U盤,然後放回你桌子上,然後你也不知道這件事,把這個U盤接入了控製器的接口,最終讓那段視頻對外播出是嗎?”
“這個,確實無法排除這種可能”
“這根本就是你們這些人工作不到位,給了壞人可乘之機,才會有這種事發生。”一位不知名的高層管理者忽然氣憤著插了句話。
“監控查過了嗎?有看到可疑的人嗎?”高雲登繼續問。
“事發之後大樓負責人就來監控室看過了。但是U盤實在太小,在不在桌上不容易看清,被人裝在身上也完全看不出來,所以無法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大樓一位穿製服的保安回答。
“也讓我看一遍”高雲登示意大家去監控室。
大家把近幾天的監控視頻都看了,確實沒有什麼線索,除了這個負責屏幕日常使用維護的張偉,沒有找到誰曾經拿到過這個U盤,更找不到第二個人來過控製室。準確的說根本沒法準確判斷U盤到底在哪兒,是桌子上,又或是誰的身上。現如今U盤的核心部件已經越做越小,但是如果把U盤做的太小,使用起來會很不方便,所以U盤的尺寸被限定在一定的大小,放在桌子上很不起眼,加上監控攝像頭角度不理想,基本無法看清U盤在哪兒,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想,也沒有人伸手從張偉的桌子上拿走過可能是U盤的東西。
“我們上直升機,接下來去長右大學,見見這個微納米機器人的發明者,成説乎。”高雲登對張靜說。
“好的”
接著兩人上了電梯,去往停機坪。
戴上通話耳機後,張靜問高雲登:“您有什麼發現嗎?”。
“我們倆個的對話,前麵的駕駛員聽得見嗎?”
“為了確保駕駛員專心駕駛,他們是聽不到我們說話的,如果我們有事,艙頂上專門有個按鈕,按下去之後也隻有副駕駛才能聽到。”
高雲登點了點頭,之後對張靜說:“目前的線索還很少,很難下判斷,但是就已知的情況看,除了那個負責使用維護的工程師張偉,其他人也很難有作案的可能,但是現在說什麼都還太早,先去見見那個成説乎再說。”
“好的”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很多媒體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新聞的“秒發”,智能計算機時刻關注著國內外幾乎全部媒體平台的絕大多數活躍用戶的動態更新,針對每條新內容,
計算機都會自動賦予其一個相應的熱度係數,係數足夠大的動態,計算機會自動編輯成一條新聞稿並且添加配圖或視頻,之後再加上專門人員的快速審核和簡單修改,新聞立刻就會被發送至網絡,或在各大平台上迅速播出。
因此,“黑客宣言”發出後僅僅半天時間,全世界幾乎每個角落、每個人都知道了這件事。占網民絕大多數的中等收入及以下人群,紛紛表示支持這位自稱“生命守護者”的黑客。
有些人天生對生物、醫療、例如轉基因等技術嗤之以鼻,認為那是資本主義對人類實施控製的手段,但是這一次,他們也同樣站在了黑客的一邊,因為自古以來劫富濟貧的故事,最受廣大群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