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公元2050年。
地點:M國夏延堡軍事基地。
演習代號:新希望。
——反彈道導彈防禦係統之戰略防禦計劃(Strategic Defense Plan of Anti-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System),簡稱戰略防禦倡議(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亦稱“星球大戰計劃”(Star Wars Program)。
1959年,雪夫主席提出了“以生產香腸的速度生產導彈”的理論,由於兩個國超級大國的洲際導彈競賽將軍備競賽拉進了死胡同,而M國當時的反導係統仍須待對方彈頭重返大氣層後用導彈進行攔截,命中率僅達10%,麵對SL國動輒發射1000枚導彈的飽和式核打擊根本形同虛設;籍此,M國提出了防禦洲際彈道導彈的“高邊疆”戰略。
1983年3月23日,裏根總統發表了影響曆史的《總統的戰略防禦倡議》電視演說,正趕上盧卡斯導演的《星球大戰》熱映,“星球大戰計劃”便成了該計劃在民眾腦海中的第一映像;次年1月4日,聯邦政府正式立項,“星球大戰計劃”的完整藍圖公開。
“星戰計劃”技壓群雄之處在於M國將開發出所謂的“超級太空武器”,不僅在大氣層內部署常規的攔截導彈,還要在距離地麵1700千米左右的衛星軌道部署天基定向能武器,將反導導彈、高能激光、粒子束等武器組合在一起,建立一個包含地麵、高空、海洋和外層空間的多手段、多層次防禦網,針對對方導彈的垂直起飛、大氣層內助推、空間漂移和再入大氣層等每一個環節,攔截率均達90%,以確保對敵來襲導彈的最終截率達到99.999%,徹底瓦解SL國的對等核摧毀能力。
仿佛穿越未來的構思,科幻電影般的武器描繪,著實給M國人民震撼得血脈賁張,給SL國高層震撼得也夠嗆。然而,直到1991年SL國解體,1993年M國宣布放棄“星球大戰計劃”,“星球大戰”也成了M國有史以來吹過最大的牛B。2050年3月23日,也就是67年後的今天,裏根總統吹過的牛B並沒有隨他的謝幕一笑了之,朗普總統啟動了“星球大戰計劃2.0版本”,斥資無算,已準備好迎接來自世界五大洋的1000枚超高音速彈道導彈的檢驗。
大多數導彈是從遊弋在西太平洋和北冰洋的M國核潛艇上發射的,還有一些將從北大西洋或者別的什麼地方發射並飛向M國,目標是上世紀SL國為M國本土標注的2000個第一波打擊目標。不過這並不是E國對M國發動的先發製人的核打擊,而是M國軍方自導自演的一出反導演習,代號“新希望”。
“新希望”演習已於1年前向所有國家發出通告,為了避免E國和其它核大國的“死手係統”對演習核彈頭發生誤判,通報是十分必要的。2050年3月23號當天,人們終於從虛擬世界中走出來,全世界的目光都望向天空,自從上世紀古巴導彈危機以來,人類的那根神經還從沒像今天這麼緊繃過。
這些發射導彈在60秒鐘內便被部署在太空的激光衛星擊落了90%,剩下的100枚導彈多是在垂直發射階段借助了濃密的雲層的阻隔,激光武器的威力被大大消減,每一枚導彈衝出大氣層後立即釋放出5~10枚不等的分彈頭,以20馬赫的速度在外層空間漂移,像一柄柄利刃直刺向M國本土。
按照演習劇本,這些來襲的彈頭中隻有不到20%裝填了鈾-235,然而沒有一枚導彈堅持到了再入大氣層階段,M國太空軍部署在軌道的200顆激光衛星哪怕是十倍的彈頭也可以輕鬆擊落。與人們的直覺不同,衛星發射的激光束不是可見光波段,因此沒有耀眼的光束,擊落彈頭的過程也沒有什麼風馳電掣的場麵,衛星拍攝到的視頻第一時間傳回夏延堡,漫天的彈雨隻是像衝向電網的蒼蠅一樣匆匆落幕了,甚至沒有在太空中留下任何聲音。
由於導彈碎片在大氣層燒毀時M國本土所在的西半球正是豔陽高照,所以彈片燃燒的火焰並不十分明顯,人們期待中的“流星雨”也沒有任何觀賞性。一場現實中的星球大戰就這樣結束了,整個過程隻持續了不到20分鐘。如果這是一場電影,一定是史上最無聊的大片,可這場戲的導演是五角大樓,人們仿佛在無聲處聽到了陣陣驚雷,令人汗毛汗悚立。
次日,Z國向太空發射了一枚光壓驅動無人探測器,代號:玄奘。
探測目的地:獵戶座α星,距離太陽係497.95光年。
玄奘號在地球同步軌道上打開激光帆,和其它的太陽帆飛船不一樣,玄奘號的激光帆並沒有誇張的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平米的麵積,隻有一片小小的、菱形的帆支撐著,帆布略厚一些,乍一看像一艘有人駕馭的帆船,在無邊無際的宇宙空間中孤零零地漂著,不知從哪裏來,也不知到哪裏去。
突然,無數道赤色的光束一齊照射在這片小小的帆布上,飛船霎時金光萬丈,在它身後太陽驟然暗淡下去,甚至地球上的人都能用肉眼看到一點灼目的閃光,好像地球的大氣層上的一個焊點。那帆布的形狀也像一葉袈裟,真似個唐朝高僧身披錦鑭袈裟從《西遊記》裏走出來了一般,這一幕若距離地球再近一點兒,一場恐慌避免不了。
如果激光帆是普通的光壓材料,應該會閃一下就蒸發了,但玄奘號承受著來自地球上功率最強大的陸基激光武器的照射時卻沒有移動1㎜,全反射材料瞬間將高能激光散射向宇宙空間,傳感器回傳的數據顯示激光帆的溫度上升也沒有超過1K,這個過程大約持續了30分鐘,直到玄奘號的通訊器接收到來自地球控製中心的指令,全反射材料逐漸切換到光壓模式,玄奘號像一支離弦的箭飛向深空,瞬間不見了蹤影。
玄奘號從地球同步軌道飛向獵戶α星的啟動過程也是麵向全球直播的,短短30分鐘宣告了“星球大戰計劃”已經變成本世紀最大的沉沒成本;因為顯然,如果Z國將激光帆材料覆蓋在核彈頭表麵來阻隔激光束的照射,再強大的激光武器也會失去意義。
也許應該用粒子束武器代替原來的激光武器站,又或者還是應該采用老式的、用動能彈頭撞擊的辦法攔截進入大氣層的洲際導彈彈頭,但這都需要時間來部署。如果部署天基粒子束武器,則須要用加速器把質子和中子等粒子加速到至少20萬千米/秒,並通過磁場集束成極細的粒子流發射來轟擊目標,沒有核反應堆供能是絕對做不到的,而將核反應堆部署到太空等於將太空軍備競賽直接升級到太空核軍備競賽,就算技術上行得通,國際政治上的阻力也需要時間來克服,必要時還不得不暗度陳倉。
另外,在外太空用動能彈頭撞擊的辦法來抵禦飽和式核打擊也是不切實際的,假設敵方的導彈隻需在地球上發射,M國卻必須把至少數量同樣龐大的攔截導彈部署到太空,這能把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國拖垮。
反觀Z國,很可能已經把全反射材料塗裝的核彈頭裝備在巡弋大洋的核潛艇裏了,M國卻沒有任何反製這種威脅的手段。這是自冷戰結束以來第一次,核威懾的天枰徹底倒向了M國以外的國家,為了扭轉這種失衡的局麵,M國在遠東最忠實的盟友便是時候發揮它的作用了。
地點:H國太宗港。
夜,多雲,這座朝鮮半島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迎來了第一批90枚北洋製潘興-3中程彈道導彈,每一枚導彈都攜帶了一顆威力比在廣島的原子彈大40倍的核彈頭。這是一次絕密行動,導彈和發射車被分拆並裝進了一艘北洋籍貨輪的集裝箱內,以進口汽車的名義運入太宗港,隨行有總計200名偽裝成民間安保的CIA特工和綠扁帽小隊;其實也不能完全算偽裝,因為他們的任務就是護送這批核武器,隻不過脫了軍皮偽裝成民間安保公司罷了。
太宗港的位置非常好,東麵可以眺望星光層疊、燈火璀璨的市區,西麵可以將布局嚴整、儼如棋盤的鎮海海軍基地盡收眼底。然而,運送導彈的貨輪並沒有駛進港灣外側的軍用港口,而是駛入了一個內側的民用碼頭。
港內的H方人員早已不見蹤影,港口上空設置為禁飛區,貨輪上裝備有8部21聯裝海拉姆防空導彈,尖尖的彈頭陣列正對著繁華的城市燈海,隨時將任何靠近的飛行汽車轟成碎片。船舷上裝備有攔截無人機蜂群的金屬風暴電磁槍和ADAM激光陣,別說無人機群了,就是烏泱泱一群蒼蠅也能一隻不漏網地全掃下來。海平麵下,兩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全程護航,負責發現並攔截間諜潛航器,也用來作最壞的打算,因為一旦被Z國和E國發現這次行動,兩艘已經部署的核潛艇也能作為臨時的談判籌碼。
隨著貨輪緩緩泊入船位,綠扁帽隊員迅速封鎖了能靠近碼頭的各個方位,一切進行得悄無聲息,海浪拍打堤岸的聲音亦十分輕緩,顯得夜色更加靜謐了。綠扁帽隊長和CIA特工帶了一個接應小組守在車隊的必經之路上,由於H方提前撤走了碼頭工人,集裝箱的裝卸隻得由綠扁帽隊員親自操作吊車來完成,卻沒想到起重機突然發生齒輪故障,液壓泵產生的巨大噪音瞬間儼然一個爆破現場,使他們的動靜不可避免地傳出了至少百裏開外。
現場一通忙活,雖然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但仍把守著各個隘口,觀察四下十分空曠,好像這個港口已經被人遺棄了。
“該死!馬上停車,關了那台該死的起重機!”,綠扁帽隊長連忙叫停吊裝作業。
“不準停車!”特工大喊,揮手示意眾人繼續裝卸導彈。
“你他媽想幹什麼?”隊長吼道。
“放鬆點兒,夥計,這是我們的地盤。我們的海軍基地離這兒不到二十千米,一切盡在我掌控範圍之內”盡管麵對突發情況,特工仍表現得舉重若輕。
“聽著,我不知道你們這些家夥以前是怎麼幹活兒的,但我提醒你,我們現在是在國外秘密行動,而且我們的行蹤很可能已經暴露給Z國佬和E國人了…”隊長認為事態的嚴重性已經超出了行動前的預期,有必要暫停作業。
“隊長,你的任務是幹好你自己的活兒,這是命令!”特工一麵十分強硬,一麵也意識到了意外狀況的發生,正通過衛星電話向位於地球另一端的地宮戰情室請求進一步的行動指示。
突然,一枚EMP導彈在太宗港上空爆炸開來,瞬間劇烈的電磁脈衝使整個城市和海港陷入一片漆黑,市區上空的飛行汽車因為失去動力,像一陣巨大的冰雹砸落下來。那台該死的吊車也終於消停了,一陣短時間的響鬧過後,仿佛萬籟都俱寂了。
這時所有人的單兵電台也癱瘓了,眾人隻得各自為戰。“喂!喂…該死!快去查看集裝箱!”見此情形,特工大喊道,但他的通訊器失去了響應,隻好一邊喊一邊死命地朝著卸貨碼頭往回跑。
“你們幾個繼續盯死各個路口,其餘接應小組跟我回防檢查集裝箱!”隊長也立刻做出部署,並帶了大隊人馬飛奔至貨櫃吊運區。終於跑到現場,卻見地上橫七豎八地躺著十幾具屍體,更要命的是一個吊在半空中裝有核彈頭的集裝箱鐵門已經開了。
“有狙擊手!”一名看守集裝箱的隊員剛發出警報便被一槍爆頭,緊接著2秒鐘內,集裝箱周圍又有十多名大兵相繼倒下。
“在頭頂!”一個大兵終於發現了天空中的異樣,大聲吼道,幾十名隊員旋即抬頭便射,一波集火朝天上打去,隻見高空中有三個黑鳥似的影子,眨眼間滑入雲層不見了。
“那是他媽什麼玩意兒?!”…一陣電光燧火的彈幕夾雜著嘈雜的咒罵聲,並沒有打下來任何東西,眾人的神經緊繃到了極點。
“檢查彈頭!”隊長一聲令下,就近的大兵才反應過來,飛身跳入集裝箱內,查看了裏麵的核彈頭完好無損,周圍也沒見多出任何可疑的裝置。現場其它集裝箱均無破壞痕跡,隻有這一個鐵門破開了,運行核彈頭自檢程序也顯示一切正常。
其他特工們趕了上來,一看破開鐵門上激光切割留下的斷麵,不由得脊背發冷,想到對方能在雷達布防如此嚴密的海軍基地周邊神不知鬼不覺地襲擊我們,一定還穿了單兵隱形外骨骼,下意識地大大縮小了敵人的範圍。
正在猶豫於確定來者是何方神聖時,他們的通訊係統功能逐漸恢複了,便立刻報告了事發現場的情況:“我們受到一枚EMP導彈轟炸,並且遭遇不明武裝分子偷襲,核武器信息已泄露,但核彈頭本身並未受到損失…我方已陣亡27人,目前敵已遁走,港口仍在我方控製之下,請求立即派出…喂喂…他媽的!”由於通訊器材受損,導致他們頭盔顯示器接收到的聲畫一直斷斷續續的,特工和隊長正艱難地同地宮總部保持聯係,然而就在大家手忙腳亂時,真正的災難降臨了。
“警告!鈾原料泄露!警告!鈾原料泄露!…”一枚導彈的內置計算機連連告警,眾人措手不及,特工立即打開位於彈身中部的控製艙外殼,露出彈體內壁上的嵌入式電腦,可顯示屏中的畫麵讓所有人大腦一片空白,因為實在不知因該怎麼描述眼前的情形,仿佛這一刻他們看到了某種超自然的力量。
——在全封閉的彈頭內部,位於戰鬥部核心的兩塊鈾金屬正發出淡藍色的輝光,原本兩塊體積形狀完全相同的鈾金屬,其中一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縮小,仿佛一塊發光的冰塊在空氣中迅速蒸發;與此同時,另一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仿佛在空氣中迅速凝結。
雖然一般人會覺得其中一塊原料的鈾原子正在隔空向另一塊“轉移”,但兩塊鈾原料放置位置是被彈頭內部的TNT炸藥包和機械結構隔離開的,相互之間是沒有直接接觸的,因此從嚴格的邏輯上看說,很難證明其中一塊鈾原料的縮小與另一塊鈾原料的膨脹之間存在必然的聯係。
“這…見鬼了!媽的活見鬼了!…”畫麵傳回至地宮的戰情指揮室,但來不及了。
命運並沒有留給他們多少反應時間,陸續的警告仍從導彈內部的計算機傳來:“警告!鈾原料核心正在逼近臨界質量,核裂變倒計時10秒,10、9、…3、2、1,起爆!”
“轟!”
核彈爆炸之後的24小時,由於M國駐半島的鎮海部隊司令部和希亞萊兵營被夷為平地,朗普總統正疲於應付來自全國的媒體,不過目前沒有任何組織和個人宣稱對此次的核爆炸負責。與此同時,地宮地下室裏的核武器專家、情報官員還有決策者們一夜沒合眼,反複觀看著貝雷帽特種部隊最後拍攝的影像資料,還有分析導彈計算機回傳的信息。
不論是視頻還是信息,都讓人越看越滿頭霧水,因為科學家說不出鈾塊為什麼會突然改變質量,情報員也無法確定那三個身穿撲翼式飛行外骨骼的家夥究竟是人還是機械人。就在放映機不停回放著三名偷襲者的視頻時,一名年輕的將軍突然拍案而起:“嘿!…我知道這家夥,這是那個Z國佬的創意!”
國防部長用鷹一樣的眼光注視著他:“你認識這些家夥?你是指這三個被外骨骼包裹得像機械大鳥一樣的家夥麼?”
“哦,不!我是說,我認識那個發明這種撲翼式飛行外骨骼的家夥,他是一個Z國的‘實幹家’,我曾代表泰坦公司向他提出要購買這種外骨骼的設計,但被他拒絕了。據我所知,後來他把設計賣給了一個極限運動俱樂部”將軍幾句話便說清了事情脈絡,CIA立即跟進,對該神秘俱樂部展開調查。
“好,6小時內把這家夥帶過來,我要親自審問他”部長說道。
“是!”將軍臨時召集了一支正在Z國“度假”的海豹小隊,立即展開抓捕行動,隻是要在Z國境內擄走一個公眾人物絕非易事。
首先,因為M國的隱形戰機無法突破Z國的雷達防空網絡,所以直接效仿1989年在中美洲實施的“正義事業行動”(Operation Just Cause),派戰機入侵Z國並逮捕目標人物的是行不通的。
其次,Z國不允許外國武裝入駐,Z國是這個星球上唯一不允許M國大使館裝備武力的國家,即使M國大使館裏的北洋軍也沒有武器。
再次,Z國政府對民間武器的管控極端嚴格,曾經有雇傭兵混入Z國,但很難在當地找到合適的槍支作為武器。所有共場所都處於公安部“天網”的監控之下,各個公共交通出入口也均備有嚴格的安檢係統,這些攝像頭連接著全世界最先進的AI識別係統,使攜帶槍械麵臨極大的暴露風險。
非止如此,任何槍支零配件都隻能通過專門的網絡平台出售,以便警方對每一件疑似物品都做到全程追溯,想通過非法途徑搞到成批的專業特戰用槍械是不可能的,而合法途徑又必須在“天網”係統中備案,這又使得監控程序更加嚴格。但偏偏目標就住在一片保安係統極嚴密的別墅區裏,這年頭富人們都會聘用專業安保公司,因此即便是自詡藍星最強的特種部隊,在“手無寸鐵”或者隻能手拿兩把菜刀的情況下行動也是很難占到便宜的。
最後,最要命的是之前泰坦公司曾經試圖過接觸目標,但他們直接聯係到的不是目標本人,而是他的經理人原博士,所以他們很可能已經打草驚蛇了。無論如何,抓捕行動將於1個小時後實施,由於襲擊貝雷帽的三名神秘武裝分子都身著頗似飛鳥的機械外骨骼,所以行動代號就定為——“獵鳥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