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也,你對汽車了解嗎?”
“不......怎麼了解。”
“你是男的哎,這樣,讀者要我們講一講現代汽車的發展史,你來寫吧,一周時間能交稿嗎?”
“這......,老板,我對這方麵也不熟啊......”有些為難的。
“那就兩周......”
事就這麼開始了。
雖說沒有接觸過,但既然是老板的安排,隻能執行,隻是到圖書館查資料,麵對浩如煙海的文件,有些崩潰,看了半天,他甚至都沒理出一個頭緒,話說這現代汽車和傳統汽車,核心的差別到底在哪,該從哪裏著手?
自己理不明白,隻好去請教高人了,朋友給他介紹了業內權威——工程院傅興院士,這樣大佬的采訪機會可難得,再看一眼堆積如山的案卷,果然人生要懂得放棄啊,自己腦子不夠使了,那就去聽聽別人的想法。
從六號線轉四號線,傅興院士家住八樓,來開門的是他的孫女,傅老說是在休息。
趙也打量屋內的陳設,家具雖有些陳舊,卻打理的幹淨,隻是相對於傅老院士的身份,顯得很簡樸,尤其是他屢次牽頭車規新標準的製定,被業內譽為現代汽車之父的身份來說,這家具陳設確實看不出來。
“趙編輯啊,抱歉,抱歉,年紀大了,容易犯困,剛剛就想眯一下的,誰知睡著了。”相對於在宣傳照片上看到的,真實的傅興院士明顯要老的多,想想也是,聽說都九十多,快一百的人。
趙也趕忙道不敢:“傅老您的身體才是最要緊的,您可是我們國家的國寶,當年您帶領研發的幾百項關鍵專利技術,一舉追上了西方先進國家的汽車技術,讓我國的汽車產業不再受製於人。”幾句恰當好處的恭維,便讓老頭精神好了不少。
擺擺手道:“都是傳統汽車時代的事了,而且也不能說是追上,隻是沒被拉太開。”老院士還是很謙虛的,“真正的汽車產業趕超,還是在新汽車時代。”
“新汽車時代,您也是元老啊!幾個新的車規標準,不都是由您牽頭製定的。”馬屁不能停,漸漸的拉入正題,“回看新舊汽車產業轉換的時代,真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產業史詩,每每的令人心潮澎湃,我們讀者中也有許多愛好者,一直都在要求我們做一期專題,所以這次總編讓我負責此事,請傅老您這樣的親曆元老,談談真知灼見。”說明了來意。
“嗬嗬,是啊,那確實是段最好的時期,看著我國的汽車產業從落後一步步的趕超,無數汽車人的夢想,在我們手裏實現......”說起這個,老爺子不困了,竟神采奕奕起來。
看到傅興院士精神起來,趙也終於拋出了那個令他一直困惑的核心問題:“傅老,都說新舊汽車時代,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汽車和現代汽車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那從您這樣的時代親曆者來說,您認為最核心的差異是什麼呢?或者說,哪一步的發展,是傳統汽車和現代汽車真正的分野開始?”
“嗬嗬......”聽到趙也的問題,傅興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略略沉吟,隨即拋出一個反問,“趙編輯,你知道我們為什麼把車子都叫做汽車嗎?”
呃?沒想到會被反問的趙也,反應還是很快:“那是因為傳統的汽車,大多數都是燒的汽油,靠汽油在發動機裏燃燒輸出動力,叫汽油車簡稱汽車。”這方麵的功課他還是做了的。
“是啊,傳統的汽車都是燒油的,而現代汽車大部分都是用什麼的啊?”這位老院士看來很喜歡循循善誘。
“用電。您的意思是,現代汽車和傳統汽車最大的區別就是其中動力係統的差別?”趙也有些懂他的點。
點點頭繼續道:“不錯,你知道人類文明發展的最根本動力是什麼嗎?”怎麼他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的拋出來,這到底是誰在采訪誰啊,好在這個問題他似乎不需要趙也的回答,而是自問自答了,“這就是能源!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就是一部能源的進化史,從最早人類隻能使用生物能,隻能從自身的肌肉和馴化的動物中獲得動力,然後人類學會了用火,懂得如何從自然界釋放化學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學會用火和工具,才塑造了人類這個物種。後來人類又嘗試利用風能和水能,在用火上,也從最初利用自然界的野火,轉向多種利用生物質的燃料,比如人類利用油脂製作蠟燭,把木材煉成木炭,提高燃燒熱,而化石燃料的利用,則直接將人類文明抬進了工業文明,從蒸汽機、內燃機、汽輪機......,一代代熱機的發展推動著人類的進步,人類還學會了利用核能。而作為二次能源的電能,也憑借其利於分布傳輸的特性,引發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第二輪工業革命,就是由電能引發的電氣革命。在現代汽車發軔的最初時刻,我們將新的汽車形態就叫做新能源汽車,從這個名稱你就可以看出,是什麼區分了新時代的汽車和舊時代的汽車。”
是嗎?雖然老爺子說的這麼激情澎湃,但趙也心中的疑惑卻並沒有完全解開,因為他在之前調研傳統時代的汽車時,可不認為那些傳統汽車和現代汽車的最大差別是在動力源,甚至他隱隱的覺得,都是埋在車架裏的,用電還是燒汽油、柴油、天然氣又有誰在意呢?隻是老爺子說的這麼肯定,又讓他覺得自己可能錯了,畢竟眼前的可是大佬,各種新型車規的製定者,說他不懂現代汽車和傳統汽車的差別,那真是笑死人了。這麼說來,果然是自己見識淺薄吧,大佬肯定是對的,這趟真是來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