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瞪了李潭一眼。
劉氏道:“潭兒為我做了一碗湯,陛下要不要嘗嘗?”
“咳咳咳咳。”李潭提醒母親,“這是我專門孝敬您的,別人喝了恐怕會拉肚子。”
劉氏嚇壞了,“聖人恕罪,潭兒他喝醉了。”
唐明皇微微一笑,“慶王,你已經學會做飯啦,孔孟老莊的書都不用學了嗎?”
“很不巧,你說的這些書我的確不用學!因為我早已爛熟於心。”
聽到李潭心聲,唐明皇不屑地笑了,但比起講學問,他對這碗湯更感興趣。
“你說這碗湯我喝了會拉肚子,如果不拉,你就是欺君之罪,如果拉,你就是弑君之罪。”唐明皇封死李潭的退路。
李潭絲毫不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我還是實話跟你說了,娘親喝下去養顏美容,你這路都走不穩的人喝了肯定腹瀉不止。”
劉氏將李潭攬在身後,賠罪道:“潭兒真的喝醉了。聖人息怒。”
唐明皇命高力士盛一碗。
高力士瑟瑟發抖,“聖人,老奴先試毒。”
李潭吐舌道:“你喝了跟很白開水一樣,啥事沒有。在場的隻有他喝了會腹瀉。”
“閉嘴,看把你慣的。”劉氏怒喝。
李潭無語,心道:“果然兒子沒丈夫重要,哎,關鍵時刻親娘都靠不住。”
故意擠兌朕麼?唐明皇燃起鬥誌,親自分了一碗一幹而盡。味道有點微苦,但意猶未盡,他又喝了一碗。接著,他也停不下來了。將一大碗雞湯喝光。
“禦膳房那幫家夥都幹什麼吃的!朕怎麼從未喝過如此鮮美的湯。”
唐明皇的感歎讓劉氏鬆了一口氣,“聖人喜歡的話,我讓潭兒再做一碗。”
“實力坑兒子啊,不,我絕不幹。”李潭心裏一萬個......在飛。
唐明皇找了最舒服的姿勢半躺著。
天黑時候都沒有要走的意思。李潭道:“聖人,天色不早了,咱們得睡覺了,您該回去了。”
“朕在等腹瀉。”唐明皇一年多沒見劉氏,今日一見那還有走的心思。
高力士秒懂,退出慶王府。
“那你等著吧,得後半夜呢。咱耗不過你!”李潭也明白,李三郎今晚不會走的。
李潭和兩名侍衛一走,唐明皇抱起劉氏入了寢室。
後半夜唐明皇果然腹瀉。嚇得劉氏癱倒在地,可唐明皇卻感覺渾身輕鬆。
三次腹瀉後他隻覺神清氣爽。本想衝到李潭房間問清楚。可他並沒有這麼做。
慶王府的早膳是吃不到了,唐明皇還想喝湯,於是對劉氏說:“今晚我會再來,屆時考考潭兒學問。”
劉氏喜極而泣。她十三歲就跟了唐明皇,如今李潭都已經十五歲。期間見過唐明皇的次數兩隻手就能數過來。
唐明皇走後,李潭突然冒出來,“娘,李三郎昨晚拉慘了吧!”
劉氏揪起李潭的耳朵,喝道:“你竟敢在聖人碗裏下瀉藥......”
“什麼瀉藥,是他總是七搞八搞,身體太虛了,承受不了藥力。”李潭喊冤。
劉氏這才鬆開他,“說清楚。”
“我是不會害你丈夫的,倘若他不再花心,我可保他長命百歲。”
此時李潭腦補李三郎上朝時拉肚子的場景。
宋璟:“新年伊始,萬象更新......”
李三郎:“說重點!”
宋璟:“河北保定府......”
李三郎:“稍等,朕方便一下先。”
一刻鐘後唐明皇回。
張嘉文:“聖人,臣有......”
李三郎:“說重點。”
張嘉文:“是......”
李三郎:“稍等,朕再方便下。”
......
畫麵太美,不忍直視!李潭捧腹大笑。
早朝後,唐明皇氣壞了,對高力士說:“叫上禦醫,去慶王府。”
高力士嚇得夠嗆,“慶王你還真敢在聖人的湯裏下瀉藥,說到做到,夠牛的!”
唐明皇氣急敗壞地殺到慶王府時,卻見到慶王府所有成員齊上陣,在忙活著做飯!他氣炸了。
“慶王!你還能不能有點出息。給我滾出來。”
“堂堂王爺,朕的長子,整天圍著廚房轉,能有什麼出息。”唐明皇說話太大聲,用力過度,他機械捂住屁股,慌忙如廁。
李潭打哆嗦,“咦,瞧你虛成什麼樣了。”
待唐明皇如廁歸來,劉氏已收拾妥當,跪在他麵前,“臣妾教導無方,罪該萬死。”
“你的罪,一會兒再說。”唐明皇直指李潭,“臭小子,現在招還來得及,等禦醫來你就百口莫辯了。”
李潭懶得理他,心道:“我治好了你的虛症,你還要治我的罪。有你這樣恩將仇報的嗎。”
說話間高力士領著禦醫進入王府。
唐明皇氣得牙癢。“待禦醫診治完,我看你還有什麼話說。”
高力士早已將唐明皇腹瀉的前因後果都告訴禦醫。禦醫也認為是李潭下藥。
當他給唐明皇把脈時,驚訝地發現唐明皇的脈象一如常人,完全沒有異常。
按理說一宿腹瀉十多次,人早該虛脫了。但唐明皇的脈象......
他不敢貿然開口,隻能一直把脈。
“脈象四平八穩,氣息流暢通達。我看都看出來,你還在琢磨什麼?庸醫!”
禦醫試著詢問唐明皇:“聖人可有不適感。”
唐明皇一愣,完全沒有任何不適,但不能說。他反問:“朕腹瀉不止,你問我有何不適?”
“臣該死!”禦醫磕頭謝罪。
“朕所患何疾?”唐明皇厲聲問道。
禦醫支支吾吾不好開口。高力士見狀想出一招:“慶王,不知您熬的雞湯,放了哪些藥材?”
“一兩黃芪,三銖當歸。文火燉了一個時辰。”
“僅此而已?”高力士追問。
“僅此而已!”
李潭無語,“瞧瞧,你身邊都是些什麼人。當歸補血湯都不知道,哦,對了,這是李杲的方子,你們真不知道。”
“這禦醫怕是沒讀過《傷寒雜病論》吧。第二百七十八條有言:‘傷寒脈浮而緩......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李三郎腹瀉的原因在這裏!”
“我一碗湯治好你李三郎食欲不振,兩腿發軟四肢無力的毛病,你不嘉獎我,反過來想治我的罪。你和自己的兒子都有仇還是怎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