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嘉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女帝幽深的目光一直在他身上放著。
看著暢嘉眼底帶著幾分無辜迷茫之後,才收回視線,衝著身後擺手。
原本已經有些蠢蠢欲動,隨時要出來將暢嘉拿下的那些暗衛身影瞬間消失,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
“你倒是膽大,還是第一個敢讓朕品嘗這種來曆不明東西的人。”女帝冷聲道。
暢嘉這才反應過來。
臉上露出一副無奈神色。
倒是他的角色還未完全調整過來。
正如女帝所說,麵前這可是一國之主,但凡進口的東西絕對千挑萬選,精雕細琢,更是要經過好幾道工序的檢驗。
別說是否有人敢將來曆不明的東西呈上。
就算有,也絕對到不了女帝麵前。
暢嘉也不遲疑,直接伸手撚了幾個顆粒塞進嘴裏。
“陛下放心,可以食用。”
眾人臉上的神色稍稍緩和了些。
女帝轉頭衝著旁邊宮女示意。
“暢巡守,東西交給我吧。”宮女走到暢嘉麵前開口道。
暢嘉微微一笑,將東西遞上。
這名宮女很快便將東西呈到了女帝麵前。
女帝沒有任何品嘗的意思,隻看了她一眼。
旁邊這名宮女如同暢嘉那般撚了些顆粒塞進嘴裏。
不過一瞬,她臉上神情瞬間變化,眼底全然都是驚訝。
“怎麼了?”女帝皺眉問道。
“陛下,這好像是鹽。”宮女立刻轉頭回答道。
女帝臉上神情終於發生了變化,眼底帶著幾分從未見過的詫異。
低頭注意力放到暢嘉剛才呈過來的物體上。
通體雪白,晶瑩剔透。
和她以往見過的鹽完全不同,甚至比宮內使用的貢品看上去要更好一些。
不過一瞬,女帝便對宮女招手:“我看看。”
見此情景,所有人都知道她要做什麼。
幾名宮女臉上神情一變,嘴張了張,勸誡的話最終還是未說出口。
女帝向來喜好隨心,不會聽別人的意見。
但凡有任何忤逆,便會直接要了他的命。
雖然他們內心還是有些擔憂,卻不敢違抗命令。
將手裏所拿東西呈上。
女帝仔細打探,又伸手撚了些塞進嘴裏,眼前一亮。
“確實是鹽!”
不僅是鹽,而且是質量極好的鹽。
比宮內用的更好,無論是顏色還是味道。
女帝瞬間抬眸,注意力落到暢嘉身上:“這個東西是哪裏來的?”
暢嘉一見女帝臉上的表情變化,便知所有事情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之前在西北見了幾人,根據他們所說偶有所感,再加上所見所聞,經過多次研究之後製作。”暢嘉淡然道。
“你說這是你自己製作的?”女帝一雙冷眸再次看向暢嘉。
“不錯!”暢嘉點頭,“製作鹽的工序並不是特別複雜,隻要將裏麵雜質全部剔除便可。”
對於這個時代而言,製作鹽最適合的兩個方法,其一便是曬鹽,其二便是煮鹽。
大同小異,就是將鹽融成水,將裏麵雜質全部過濾,隨後將鹽水再曬幹。
隨著暢嘉開口,縱然女帝也很難維持她的淡然。
實在暢嘉所說這些方法聽著太過簡單,但是製作出來的鹽卻全都是上等品。
“陛下若是不信,便讓人準備東西,臣親自演示一遍。”
女帝深深的看了暢嘉一眼,直接吩咐旁人下去準備。
時間不長,暢嘉所需所有東西,便已經到了他麵前。
按照女帝要求,拿過來的全都是粗鹽。
是最差的劣等品。
看上去黑乎乎一片,而且裏麵還有大片顆粒。
“暢巡守,請!”女帝身邊女官紫衣開口道。
暢嘉直接上前將所有粗鹽全部溶於水。
很快便發現水變得渾濁起來。
他又用了好幾種過濾方法,將水中雜質全部濾出,直到水變得清澈透明。
將杯內留下來的鹽水轉身遞給旁邊宮女。
“生火,將杯內的水煮幹。”
旁邊宮女接過東西開始煮鹽。
暢嘉很快又與女帝開解釋他的所作所為,解釋各種原理。
看著暢嘉在她麵前侃侃而談的模樣,女帝的神色漸漸變化著。
待暢嘉將所有事情全部都解釋完之後,鹽水已經被煮幹,杯底露出了一層晶瑩的雪白色。
“陛下。”很快有人將東西呈上。
女帝立刻轉移視線,落到杯底白色顆粒上,讚歎道。
“不錯,果然是好鹽!”
待女帝欣賞完後才轉頭,視線再次看向暢嘉,問道:“這樣做出來的鹽確實是好東西,不過速度是否有些太慢。”
“不會,用大些陶罐,一名婦人一天怎麼的也可以熬製半罐鹽出來,人 體每天所需鹽分並不是太多......”暢嘉說道。
他嘴裏說出來一個又一個新鮮名詞,臉上滿滿自信表現,說有人臉上神情發生極大變化,一個個眼底好似都有幾分光亮。
待暢嘉解釋完之後,開口總結道:“正好西北水患剛剛解除,還有許多災民無處可去,讓他們來做這種事情再好不過。”
最後一句話徹底打動了女帝。
“你說的不錯,難為暢巡守一直記掛著西北災民了。”
“都是臣的分內之事,臣還發現了另外一件事,那便是除了大梁境內現有的鹽礦之外還可製海鹽。”
“海鹽?”女帝饒有興致地盯著暢嘉。
總覺暢嘉今日給她的驚喜實在太多。
“不錯,西北有一處海域含鹽量非常豐富,可以曬鹽,兩方雙管齊下,很快便可以製作出足夠大梁境內百姓使用的精鹽。”暢嘉回答道。
“不錯不錯,若真如暢愛卿所說確實是件大好事,暢愛卿此時可立了大功,不知你想要什麼賞賜。”女帝開懷大笑。
暢嘉在旁邊眾人詫異的眼神中說道:“陛下也知道臣之前一心求學,來都城時間不久,實在家中赤貧。”
“那便賞你白銀萬兩。”女帝大手一揮道。
“陛下,臣還要對曬鹽方法進行研究,還有很多有關於大梁發展的想法都是要用銀子的......”
一萬兩白銀可不夠,他做這麼多事要的可不是一口買斷。
女帝伸手摸了摸下巴,“暢愛卿說的有理,念你此行勞苦功高,又獻上了如此良策,這海鹽收入便許你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