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第18章

至於王二,柳眉倒是願意幫他遮掩,但是立夏也知道,王二哪裏是不會種田,他就是懶。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王二那樣的性格,哪裏能受得了這種苦頭。

如此一來,家裏就隻剩下幾個女人,倒也不是說女人不頂事。就是那村頭的寡、婦,一個人也種著幾分薄田呢。但是王家畢竟家中有些積蓄,不愁吃穿,自然也不需要讓女人們這般勞累。

立夏歎了口氣:“給別人種,能收多少回來啊?”

“誰說不是呢,可咱們家也沒法子。”柳眉也有些言語惆悵,王家田地不算少,攏共起來有六七畝,這每年損失的可是一筆不少的銀子。

畢竟時代背景不同,在勞動利用率低下的這個時代,農業還是相當重要的經濟來源。

立夏又故作隨意的問清楚了柳眉,原來王家一共有六畝三分田,其中有三畝好田,靠近水邊而且產量高,每次都能收上一百斤左右,就位於清水河邊不遠的山腳下。另外三畝田要差一些,但是每年的收成也是相當不錯的,比起很多人貧瘠的田地,那裏每年兩次收割一共起來也能夠收上四百斤穀子。

另外三分田零零散散的,王家也沒把它租出去,而是種了一些喜濕的瓜果蔬菜。

“嫂子啊,你說咱們家的良田一次就能收割一百斤穀子,可是咱們家能拿多少啊?”立夏心裏有成算,王家的這些田地是租出去的,自己家隻收一個租費,和老地主家請長工幹活,自己拿大頭的不一樣。這裏頭估計要折算不少,而且自己不派人看著,哪怕就是別人收獲得比往年多,他們也沒辦法知道。

這樣一來二去,買田的錢雖不會像後世的房地產一般虧的厲害,但是也是少賺了不少。

說起來最好的法子,就應當是花些錢請人做事,雖不能做到旱澇保收,可是好歹田地裏的大頭是算自己的。

另有一點就是,這既然都是良田了,怎麼產量還那麼低?

立夏上輩子沒種過田,但也是向袁院士致敬過的人,知道袁院士搞出來的種子每畝田至少可產五百斤,直接讓產量翻了幾番。

柳眉雖然沒當家,但也畢竟先嫁過來幾年了,而衛氏又是個好脾氣性子的人,沒把媳婦當外人,所以她也知道一些。

“咱們家,拿三成。一畝田一百斤的穀子,差不多也要交三成稅,咱們家拿三成,剩下的四成就是種田的人拿著。”

王家一共有三畝田,是每年都能夠收獲上兩次,每次每畝田就有一百斤的,三畝田一年共能收上六百斤穀子,另外三畝薄些的田,一全年也隻能收上四百斤穀子。總共來說,這六畝田地加在一塊可以收上一千斤。

但是王家隻能拿三成,也就是隻有三百斤,這算下來連吃飯的穀子都不夠。

當然在這個時代,一般的鄉下人是不可能頓頓都吃得上飯的。

哪怕,王家算是清水河裏混的好的,那也得配上些其他吃食,光吃飯是肯定不夠的。

稅收的三成是固定沒法變的,除非家裏能出個秀才,就能減免二十畝田地的稅收。而王家這麼些人,都沒幾個認識字,考秀才可以說是癡心妄想,這一條是別想了。

立夏隻能琢磨剩下的四成,這四成的穀子,可也是四百斤了,不僅足夠全家吃飽,若是節省些還得拿出去賣。

她越琢磨越覺得虧,虧的不僅是那四百斤穀子,還有種子帶來的產量低下。

柳眉心思細膩,很快察覺到李花聽了她的話有些悶悶不樂,便開解道:“花兒啊,你也別急這事兒,這田地裏的事兒啊,咱們幾個女人也扛不起來。他們給咱們種的好好的,也不浪費田。而且你看這山上,可也是有不少好東西的。到時候咱們挖些草藥,曬幹了,叫爹一起帶到鎮子上去賣,也能收點錢。你要是想自己攢銀子,以後啊,就多跟我上幾道山吧,攢錢可不是容易事兒。”

立夏笑著答應下來,不再想那些事兒。

她現在手頭也沒銀子,想請人種田,也隻能以後再說,現在就是虧也得先虧上一年。

而且種子的事兒,也不可能是那麼容易解決的。這個時代要是有袁院士弄出來的種子,那麼高的產量,自然早就被推廣開來了。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