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廝也很識趣,不再繼續打擾而是轉身離開了酒肆,他吩咐車夫直接去章台宮。
得到了好的辦法,自然要第一時間前去稟告皇帝陛下。
回到章台宮後,李廝便將從趙安這裏得到的計策原原本本的告知嬴政。
當然了,隻是先說了辦法,其餘的並沒有提。
這是一種說話的技巧,尤其是在麵對皇帝陛下的時候,李廝必須要注意。
萬一一下子把話全都說出來了,惹得皇帝陛下不高興,到時候他李廝不僅沒有功勞,反而還會倒黴。
現在這樣,先讓皇帝陛下高興,然後再說出來編造故事的事情,就可以極大的減少倒黴事發生的可能。
“陛下,臣有罪!”
李廝見皇帝陛下的臉上露出喜悅後,立即重重的拱手作揖請罪。
“雖然這條計策是愛卿從掌櫃的那裏問來,但是也是大功一件,愛卿何罪之有?”
嬴政笑著問道。
隨後,李廝將自己編造的故事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嬴政。
說完後,李廝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頭更是不敢抬起來。
這種時候在說完話後絕對不能有任何的舉動。
一定要表現的誠懇才行!
周圍一下子變的安靜起來,李廝的額頭更是布滿了汗水,腰上更是傳來陣陣疼痛,不過他顧不上這些,始終保持著作揖的動作。
一盞茶的功夫後,嬴政將李廝攙扶起來,笑著說道:“愛卿言重了,你這也是權宜之策。”
“等到這件事情徹底解決後,我和你一同前去掌櫃的那裏,這麼多天沒有吃那裏的菜了,寡人還真是十分想念。”
嘴上是這麼說,但是對於嬴政來說,享受美食美酒隻是順帶的事情。
他要去問的還是之前沒有問清楚的兩件事。
五項改革措施如何完美的推行下去。
以及,探查趙安的真實情況。
在聽到堅壁清野這項策略之前,嬴政雖然想要去問趙安推行的辦法,但是心中還是有些不太肯定趙安到底能不能提出來。
現在,嬴政的心中對趙安的信心大增!
“謝陛下!”
李廝義正辭嚴的說道,心中也是鬆了一口氣。
“傳馮去疾、王翦等人入宮!”
嬴政對著外麵的宦官吩咐道。
有了好的辦法,自然要和群臣商量一下如何具體的實施。
很快,王翦等重要的官員就來到了嬴政的書房。
這是他們每日議事的地方,所以都非常的熟悉,找好自己的位置坐了下來。
幾人偷偷的看了一下嬴政,發現皇帝陛下的心情好像很不錯。
他們的心中有些疑惑,這是發生了什麼事兒?
皇帝陛下怎麼轉性子了?
見到人都到齊了,嬴政也沒有猶豫,立即說道:“李廝從一個高人那裏得到了一個計謀,諸位聽一聽,看看是否可行!”
緊接著,嬴政便將趙安所說的堅壁清野詳細的說了出來。
聽完後,王翦瞬間瞪大雙眼,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難以捉摸的神情,“陛下,此計甚妙!”
王賁的腦海中開始快速的思考著這個辦法,越想,越是覺得這個辦法比他們此前提出來的好上很多。
文臣這邊的反應也非常的劇烈,一個個都瞪大雙眼,不知道說些什麼才好。
這項計策實在是太好了,他們完全找不出來絲毫的不妥之處。
到底是怎樣一個高人,才能夠提出來這樣的辦法?
馮去疾剛要站出來說幾句,就被一個聲音給打斷了行動。
“陛下,不可呀!”
這個突如其來的聲音聽起來非常的刺耳。
一下子就將書房內的氣氛打破。
嬴政緊眼神十分不善的朝著說話之人看了過去。
“王琯,你為何要阻止寡人?”
嬴政冷聲說道。
他的語氣中帶著強烈的殺意。
若不是看到王琯昔日勞苦功高,嬴政此時早就已經命人將其叉出去了。
王琯的頭瞬間布滿了汗水,心跳更是瘋狂的加快。
他知道,皇帝陛下此時已經起了殺意。
可,即便是如此,王琯覺得自己也應該站出來。
不是他想要舍生取義,更不是他不怕死,他隻是想要用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所學的知識。
為此,哪怕惹得嬴政惱怒,王琯也不在乎。
“子曰:‘有教無類。’”
“北方的遊牧民族,其中有部分和我華夏同源。”
“有史記載,夏朝最後的君王桀的一支後裔一路向北狂奔,逃到了北方,在吞並其他部族之後成為匈奴族。”
“臣以為,對待這些人,當以教化為主。”
王琯振振有詞的說道。
在他看來,匈奴人也是華夏的一部分。
對待同族。
怎麼能夠用堅壁清野這種殘忍的手段?
滅六國的時候,王琯就多次阻止了在他看來嬴政的一些殘忍辦法。
他如今和王翦一直不對付。
就是因為,當初王翦滅魏之戰的時候,竟然用了水淹城這等慘無人道的方法。
“荒謬!王琯,我看你是老糊塗了!”
“寡人把你放在如今的位置上,不是讓你為我大秦的那些敵人著想。”
“而是希望你能夠為了我大秦的利益出謀劃策。”
嬴政猛地一拍自己麵前的案桌。
怒發衝冠!
君王一怒,伏屍百萬!
此時這種狀態在嬴政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除了王琯之外,其餘的人全都明智的低下了頭不敢看發怒的嬴政。
馮去疾也悄無聲息的回到了自己原來的位置上。
“大秦的利益固然重要,但是堅持心中的道義同樣也很重要!”
王琯已經做好了迎接一些的後果的準備。
“寡人看你過的是太舒服了!”
“沒有親自去邊關的苦寒之地體驗一番。”
“來人,傳寡人令,將堅壁清野的命令傳到邊關各處,命蒙恬將軍堅決執行!”
“王琯跟著傳令之人一起前去!”
嬴政青筋暴露,惡狠狠的看向王琯,冷聲的吩咐下去。
此前王琯就多次反對各種政令。
堅壁清野對於邊關來說絕對是一項非常有利的措施,對於大秦更是百利而無一害。
王琯又站出來反對,真以為他嬴政沒有脾氣嗎?
“臣領命!”
王琯一板一眼的拱手作揖。
原本,王琯都已經做好了被殺頭的準備。
現在,隻是隨行去邊關,也正好,去親眼看一看,那裏是怎樣的一番苦寒。
緊接著,嬴政和馮去疾等人商量了一下具體應該如何實施,便將信件交給了傳令兵。
王琯什麼都沒有準備。
隻是換了一身便裝,便跟隨者隊伍前往邊關。
此時,他不是大秦朝堂上的官員,隻是一個很普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