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一下子愣住,“少寧叔?您怎麼在這兒?”
趙零夏一眼就認出了對麵的人,正是父親幫著扯電的那個孫家的小兒子,也是他強行給繼母塞了二百塊錢,說要負責父親的喪事。
心裏有一瞬間的沉痛,但也跟著叫了一聲。
“這是我對象家啊。”孫少寧沒想到會在這裏碰見這兩個孩子。
江辰瞪了下眼睛,才道:“可真是太巧了,我知道少寧叔處對象了,隻是一直沒見過,沒想到竟然是周月姐。”
周月也沒想到他們認識,孫少寧笑著給她解釋,“這兩個孩子是我同村的。”
“哎呀,居然這麼巧,快都別在門口站著了,趕緊進屋說話。”周月忙招呼他們一起進屋。
縣城裏的房子自然不像農村一樣可以隨便蓋,所以周家的房子並不大,東邊的大屋子既是堂屋也是竇大娘夫婦的房間。
裏邊一鋪大炕,炕上坐著一個四十多歲長相憨厚的男人,是竇大娘的丈夫周元山,炕邊上還立著一副拐杖,顯然是他用的。
江辰和趙零夏跟周大伯打了聲招呼就在靠著牆邊的兩個椅子上坐下來了。
“你們怎麼認識?”孫少寧好奇的問。
趙零夏把自己去農貿市場賣辣椒醬借了竇大娘的地方,又跟她合夥訂塑料袋的事情都說了。
孫少寧又問了什麼樣的辣椒醬,然後讚許的看著趙零夏。
“嗯,這主意不錯,咱們東骨山上別的不多,就辣椒多。現在雖然分產到戶,但地裏的產量就那些,想要靠種地養活一家人確實不容易。國家正在逐步推進市場經濟,鼓勵農民自主經營,相信隻要勤勞肯幹,一定能賺錢。”
趙零夏從前沒跟孫少寧接觸過,隻知道他是去年退伍回來的。
即便前世搬去二叔家離孫家並不遠,但因為父親的事她對孫家也有怨言,所以更是見麵連招呼都不打一個。
如今聽了孫少寧的話,驚異的發現他還真有點本事。
可不就是這樣,隨著計劃經濟的取消,市場經濟大爆發,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都發了,這也是她堅定自己一定能掙錢的原因。
隻是這個時候認識上去的人並不多,大家還沉浸在前兩年打擊投機倒把的餘威中。
孫少寧是給周家送家裏新下來的一些青菜的,周家在縣城沒有地,雖然農貿市場買菜很方便,但能省的錢自然不會浪費。
趙零夏以為他會留在周家跟周月多呆一會兒,說了一會兒話就提出要走。
卻沒想到孫少寧也站了起來,“地裏的菜不少都生蟲子了,我也得趕在太陽落山前回去打藥,你們兩個就坐我車一起回去吧。”
周元山父女原本是想留他們在這吃晚飯的,聽他這麼說也不敢耽擱。
周元山還讓周月去櫃子裏拿了一瓶白酒出來,“這是前些日子周峰同事來串門時給我帶的,你知道我不喝酒,這個就給你爹拿回去喝吧。”
孫少寧客氣了兩句就收了,幾人跟周元山道別後一起出了院子。
周月送他們出來後又跑回去,很快就拿了個草編的涼帽出來遞給孫少寧,“下回再來就別趕在中午,這天太熱了,容易中暑。”
孫少寧笑著接過來,“行了,你也曬,快回屋去吧。”
江辰遠遠看著,低聲對趙零夏說:“少寧叔和周月姐還真般配。”
趙零夏抿了抿嘴,哥哥這叫法怎麼這麼別扭?
“少寧叔,你跟周月姐怎麼認識的啊?”路上,江辰好奇的問。
“別人介紹的,周月的表姐在塑料廠上班,我去塑料廠訂塑料膜時認識的。”
孫少寧揚著鞭子一邊趕車一邊跟江辰說話。
這個趙零夏知道,孫少寧確實是比較有頭腦的人。
雖然因為執行任務受傷斷了三根手指才退伍的,但回來不過一年,就已經把村東頭的一大片荒地都承包下來,扣上塑料膜種起了蔬菜。
當時村裏人都覺得新奇,不知道為什麼要給菜上蓋一層塑料,直到孫家第一批蔬菜比別人家的早成熟了半個多月,大家才知道塑料膜的用途。
前世她不懂這些,現在的才明白孫少寧的超前思想,要知道這扣膜蔬菜在後世可是很廣泛的,隻是現在大家都不知道罷了。
“是竇大娘那個侄女吧,我們的塑料袋就是竇大娘在她那裏給訂的。”趙零夏接了一句。
“嗯。”孫少寧點頭。
“當時我去塑料廠訂塑料膜,大家都說我傻,瞎折騰,就她看好我。”
趙零夏知道,現在肯定沒人這麼說了,畢竟人家給家裏折騰出一個驢車,又折騰出了個新房子。
想到孫家的新房子,心裏還是有些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