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公還請留步,本宮有話對王公公說。”
王公公剛送走寧嬪,兀自鬆了口氣,聽到沈清歡喊他心裏又是咯噔一下。
宮裏已經傳遍了,關於皇後娘娘的傳言,王公公自己也覺得這位皇後娘娘變化很大。
他走到沈清歡麵前,小心道:“不知道娘娘來養清殿可有要事?皇上如今政務繁忙,恐怕......”
而沈清歡隻是揮了揮手,“公公放心。本宮隻是擬好了筵席的節目單子,想著皇上重視,才特意送過來罷了。既然皇上公務繁忙,那就勞公公替本宮送過去了。”
說完她便轉身,帶著浩浩蕩蕩的宮人回宮了。
王公公也頗有些夠不著頭腦,心中惴惴,皇後娘娘好不容易來一趟養清殿,是不是無論說什麼,也要去通傳一聲好些?
他走進養清殿還沒張口,秦煜珩那邊已經放下了手中的筆,看向他問道:“皇後來做什麼?她怎麼也挑這個節骨眼來了,讓她進來說完就走吧。”
秦煜珩看起來有些不耐煩,但是手裏筆都放下了,顯然是很重視。
畢竟皇後自進宮被冊封以來,幾乎從來不主動見他。
而這話也讓王公公有些瞠目結舌。
皇上,剛剛寧嬪娘娘來的時候,您可不是這麼說的呀!
他心裏暗暗歎氣,麵上賠著小心說道:“皇上,皇後娘娘體恤皇上繁忙,將節目單子送來便走了。這是皇後娘娘擬的節目單子,皇上請過目。”
秦煜珩聽到皇後離開的消息,心裏空了一下,手也下意識地握緊了。
但他麵上不顯,淡淡地點了點頭說道:“朕知道了,放在那兒,朕一會兒就閱。”
王公公卻很懂得體察聖心,軟和語氣說道:“皇上,如今正是多事之秋,皇上不見皇後娘娘也是為了她考慮。”
“況且這次皇後娘娘對這場筵席十分上心,事事都是親力親為,想來也是因為皇上交代。可見皇後娘娘心裏對皇上極為重視。”
聽王公公這麼說,秦煜珩心情大好,他咳嗽一聲,笑罵道:“你這奴才慣知道人心的,自下去領賞吧。蘇相那邊有任何動作,第一時間傳給朕。”
“哎,奴才知道了,謝過皇上。”
王公公自然知道自己討了個巧,也堆著滿臉的笑意離開了。
秦煜珩看著那節目單子上麵,一手清麗的簪花小楷,神色也柔和起來。
他的卿卿心裏果然也是對他有感情的。秦煜珩想著,批改奏折的手都輕快起來。
而菡萏宮裏,沈清歡卻在埋頭想事情。
現在對她而言,最棘手的不是宮裏那些,明裏暗裏作妖的妃子,反而是那些,大綱裏麵沒有的“未知因素”,譬如這個透著古怪的“晉小王爺”。
原本的大綱裏,他作為一個NPC,估計就是被封了一個閑散王爺,放到地方上去了,若不是逢年過節的估計和皇上沒有什麼牽扯。
但是他這次回京,秦煜珩卻顯然很重視,一般而言他的哥哥封了“晉”,他本不可能沿用這個字,但是大家卻理所當然地喊他“晉小王爺”,言辭之間對他都是正麵評價。
沈清歡雖然性子直爽,但是心思縝密,她做測試養成了觀察和記錄bug的習慣,這個突然出現的晉小王爺,自然是引發了她的高度關注。
現在正是為沈家伸冤的節骨眼上,這麼一個人的出現,極有可能打亂她的計劃。
她本來想借著送節目單子,從秦煜珩那兒刺探些東西出來,沒想到秦煜珩忙到不能見她。
“皇後娘娘,皇上想來確實是太忙了,才沒有見娘娘。聽說寧嬪今日,候了好大一會兒也沒能見到皇上。”
“決計不是皇上刻意要冷落娘娘。”
晚翠心細,特意端了碗,玉容露來勸誡沈清歡,擔心她心裏鬱結。
但沈清歡怎麼可能,會因為這個難受,她見晚翠一臉純粹的擔憂,忽然心裏一動。
她歎了口氣,不動聲色地說道:“本宮對那晉小王爺不熟悉,見皇上對這晉小王爺上心,本想去探探詳細,但皇上無暇見本宮也隻能先如此了。”
晚翠愣了一下,心裏替自家主子高興,原本沈卿歡遇到這種事便做甩手掌櫃,辦起來那是一個佛係,隻要不出岔子就萬事大吉。
果然禍福相依,雖說現在沈家狀況不好,小姐卻成長了許多。
於是她也鄭重起來,著兩個小宮女去外麵守著,關上一道門開始同沈清歡說話。
“娘娘,婢子在宮中久了也算是知道些東西,若是娘娘不嫌棄,便由婢子告訴娘娘。原本晉王曾極有可能榮登大寶,但不知怎得說是得急病薨了。
“晉小王爺年歲與皇上和晉王都差著不少,加上體弱多病,和皇位自是無緣。晉王歿了之後,先皇便將哥哥的號賜給了他,都說是晉小王爺感念兄弟情誼,特地請用兄長的封號。”
“但宮中的老人都傳說,那晉王原是晉小王爺親手......不是病死的。”
沈清歡聽了這話心中驚駭,麵上隻是沉默地點了點頭。
這種事情涉及天家秘密,自然是埋藏得極深。晚翠是她從宮外帶來的,對於這種事情自然知道的沒有宮裏人清楚。
這位神秘的晉小王爺,若是真的親手斷送了,自己哥哥的性命。
絕對不可能因為和他兄弟情深,便申請沿用哥哥的封號,其中絕對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沈清歡蹙眉問道:“晉小王爺和皇上也差著歲數,兩人怎會這般親厚?”
而晚翠也隻能搖搖頭,“想來皇上仁厚,奪嫡之爭後手足零落,念著兄弟情誼吧。”
沈清歡知道從晚翠這裏問不出東西,便揮揮手讓她出去自己靜靜。
忽然她想起來身體裏頭,還有個存在感微弱的沈卿歡,她太習慣單打獨鬥,忘了這次測試情況特殊了。
於是她對身體裏的沈卿歡問道:“問你件事,你對這個晉小王爺了解多少?”
沈卿歡有些疑惑,“我一介閨中女子,對這種事情自然是不清楚的。”
“隻是聽說這位晉小王爺和晉王爺差得太大,兩個人幾乎不像是同母所出。橫豎都是外男,和你沒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