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你和我的想法是一樣的,之前皇上可從來都不會有這種主動出擊的想法,一直都是在考慮著和邊境其他部落求和。”
漸漸的從陰影的地方走出來了一個人,此人正是盧氏貴族的盧旺,同時他也是朝廷中眾多官員名中的一位。
這次屯糧的事情可以說跟他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當糧價不斷下跌的時候,他也是受到影響最嚴重的那一位。
“沒錯,皇上現如今突然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並且主動要和東突厥的人開戰,要是沒有足夠的理由,他是不會這樣做的。”
盧旺的這句話讓其他的人都警覺了起來,皇上已經有了能夠和突厥人作戰的勇氣,那麼恐怕遲早都會要對他們這些貴族下手。
畢竟李世民對於他們這些一直擁有高名望的貴族早就已經看不順眼了。
“那依照盧大人的想法來看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呢?”
“但還沒有揪出來那個在皇上身後不斷指點的人之前,不要妄自行動,更不要在皇上麵前表現出太多不該展露了東西。”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先按照盧大人所說的去做吧。”
............
尉遲敬德正率領著大軍不斷北上,在邊疆的那一戰已經重挫了頡利可汗,他們把自己能夠集結起來的士兵全部都壓在了那一戰上,導致接下來的日子裏隻能夠不斷的撤退。
邊疆和朝廷之間正在保持著緊密的聯係,李世民以及朝廷中的大臣都在時刻掌握著北方戰線的具體情況,對於糧草的補充以及情況的製定起到一個非常好的保障。
這也讓李世民根本無暇抽出時間去襄州縣拜訪秦晨了,隻是這關係到整個國家層麵上的事情,沒有任何人會選擇在這種時候出門造訪。
一晃時間就過去了好幾個月。
大唐士兵一路高歌猛進,從邊境北方一直打到了突厥中部,頡利可汗敗退後,想要逃往周邊的吐穀渾,但是在半道卻被大唐將領截住。
終於生擒了頡力可汗,象征著盛極一時的東突厥滅亡了。
此時距離自己當初去拜訪秦晨的時候已經相隔了好幾個月,雖然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才成功的啃掉了東突厥這一塊硬骨頭,但誰都無法想象,如果當時要是沒有請老弟指出這種妙招,他們大唐現在的情況會是什麼樣子。
“皇上,邊疆簡訊。”
“報。”
“頡力可汗在逃亡吐穀渾的路上被我軍捉拿,現東突厥隻剩部分殘黨在逃,突厥百姓全部被俘虜,東突厥已被我軍徹底占領!”
下關彙報完了這一消息之後,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都互相恭賀著李世民。
“恭喜陛下成功攻下東突厥,我大唐領土又再得擴張!”
“生擒了頡力可汗,大唐百姓又得以安居樂業了,此種功德離不開皇上的英明決策。”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看著大殿上這文武百官跪在地上認可了他自己的決策,內心中十分快樂。
沒有哪一任皇帝不想讓手下的臣子,甚至是那市井中的百姓對自己有認可,這可是一種無形之中的榮耀。
‘看來那秦晨果然是有兩下子,隻是最近這朝廷中的事情實在是有些繁忙,原本計劃要去那邊再拜訪他一下的事情也耽擱了,現在既然東突厥已經被攻下來了,就要找一個時間再去一趟了。’
“傳令,尉遲敬德等人一並回京,朕要設宴款待將軍凱旋!”
“臣遵命!”
像是在古代隻有發生重大的喜悅事情,才會值得設宴慶祝。
比如攻下了周邊的國家,擴張了他們大唐的領土,又或者是誕生了新的公主或者是皇子。
其他大臣也紛紛高興,畢竟滿朝文武百官數不勝數,想要讓自己的才華能夠被皇上所發現,要麼是在平時的早朝中,盡可能地展露出自己的才華。
亦或者是在這種大型的宴會上和其他皇上身邊的紅人相互交好,坐到了這個位置就沒有人,不想再繼續往皇上的身邊靠一靠。
“今日就到這裏吧,克明留下,退朝。”
杜如晦也知道皇上讓自己留下來幹什麼,隻是微微的點頭,同時也注意到了自己身旁房玄齡那十分羨慕的眼光。
“陛下讓他留下來肯定是因為那位高人的事情,什麼時候才能夠讓我也去見一下那位高人呢?”
雖然內心中很想,但是也和杜如晦所說的一樣,皇上的事情他們誰都不敢去多插手,更何況這件事原本也是杜如晦是悄悄告訴自己的。
他可不能夠把老杜給坑了呀!
早朝一結束,文武大臣就離開了太極殿,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唯獨杜如晦一個人留在了李世民的身邊,隻見李世民一句話都沒有說,起身回到了自己的禦書房內,杜如晦也默默的跟在他的身後,他知道現在這個地方並不是一個能夠聊天的地方。
到了禦書房內,房間的門再一次的關上了。
整個屋子裏也就隻有杜如晦和李世民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