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老戰士老戰士
梁宇寒

第六十章 永不止步

市裏醫院的病房裏,胡聞明虛弱地躺在了白色的病床上。他緩緩地睜開眼,眼前全是熟悉而親切的麵孔。

鄧長河、王誌毅等幾個扶貧隊的老戰士站在眼前,王月婷、方原、楊曉陽和馬小明等人也站在一旁。

此時大家才從方原口中得知,胡老早已經身患絕症,到了晚期,而他的最後一個心願,就是留在村子裏,在大家的陪伴下,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程。

“老胡,你這病,怎麼不早點說啊?”鄧長河沉痛地說道,為自己沒能早一點發現戰友的病痛而深深自責。

方原哭道:“都是我不好,我早知道胡老的病,可是胡老......”

“這不怪小方,”胡聞明將方原的話打斷,說道:“是我讓小方不要告訴大家的,怕你們擔心,更怕你們不讓我加入扶貧隊,我這個病啊,是絕症,本來就治不好了,人總有油盡燈枯的一天,但我希望,能在還剩下最後一絲光芒的時候,能讓這一道光芒......變得更亮一些......在東升村的這幾年裏,可以說,是扶貧隊信念一直支撐著我要不離走下去,要不然,我可能還撐不到今天......”

說到這裏,胡聞明輕輕咳嗽了兩聲,眾人眼裏的淚水都在不停地打轉,卻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向胡老說些什麼。

“胡爺爺,你痛不痛?”楊曉陽聽到胡聞明咳嗽,趴在床邊,關切地問道。

“爺爺不痛,你忘了,爺爺是個軍人,軍人都是很勇敢的,就像你鄧爺爺,王爺爺一樣。”胡聞明笑道。

“爺爺,我長大了也要當個軍人,我要保護你,讓你不要再生病,不,我要做個醫生,我要治好你的病,啊,我知道了,我要做個軍醫,胡爺爺,你等等我,等我長大當了軍醫,一定會把你的病治好的!”楊曉陽與越說越興奮,眼裏閃著光,好像他馬上就能當上軍醫,馬上就能治好胡爺爺的病似的。

“好孩子,你要說話算話啊......”胡聞明的聲音漸漸變得越來越微弱,他的眼簾也慢慢地合上了。

“胡爺爺,你睡著啦?那我們就不打擾你休息啦,我回去就會鍛煉身體,好好學習,等我十八歲了,就報名參軍!”楊曉陽湊近胡聞明的耳朵,悄聲說道,仿佛那是他們爺孫倆的秘密似的。

看著眼前的一幕,眾人禁不住都濕了眼眶,淚水斷線的珍珠般不住地往下掉,王月婷終於忍不住,衝出了病房,方原見狀,也跟著衝了出去。

王月婷衝到走廊盡頭,跑到了陽台,這才停了下來,但已是淚流滿麵。

方原追了上來,也停下來,伸出手去,輕撫王月婷的肩膀以示安慰。

“我現在才想起來,當時你說胡老說想要在村裏度過最後一段時光,原來是這個意思......”王月婷說著,忍不住又哭了起來。

“對啊,胡老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早就知道自己不久將離開這個世界,但要在最後的時光裏,盡可能地燃燒自己,照亮東升村的人們,”方原哽咽道:“他是最勇敢的戰士,也是最偉大的戰士!”

一個月後,在東升村綿延百裏的大山頂峰,一群老戰士穿上軍裝,莊嚴肅穆地排成整齊的隊伍。

“立正!”鄧長河大聲喊道。

隊伍立正。

“稍息!”鄧長河喊道。

隊伍稍息。

鄧長河對大家說:“今天,我們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全體隊員,在這裏,為胡聞明同-誌,舉行莊嚴的告別儀式,立正!”

隊伍立正,每個人的腰板都挺得向木板一樣直。

此時,楊曉陽捧著胡聞明的骨灰盒走了出來,他身後,跟著王月婷,方原和馬小明。

鄧長河打開了骨灰盒,大家一起上前,將胡老的骨灰灑向大山。

想要和這一片大山融為一體,這是胡聞明在臨走前,在病床上向大家提出的最後一個請求。

“敬禮!”鄧長河喊道。

眾人敬禮。

楊曉陽也向遠處的大山敬了一個軍禮。

他在心裏默默地立下了誓言:胡爺爺,我答應你,等我長大了,也要成為一個和您一樣,和鄧爺爺、王爺爺一樣,最勇敢的戰士!

胡聞明去世的這一年,也是扶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距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來到東升村之日算起,已經過去整整三年了。

這三年來,在駐村扶貧幹部、老戰士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東升村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

首先,是產業的壯大,在駐村扶貧幹部們的帶領下,東升村的鄉親們努力打造起了一個油茶示範基地。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已經完成了250畝的油茶種植,並計劃再種植150餘畝。

油茶是具有非常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光是油茶基地,便使得受益的農戶達到83戶,其中貧困戶占55戶。

在油茶、百香果產業的帶動下,村民們還種起了羅漢果、鉤藤、辣椒,並且發展起了養殖業,養殖了鳳雞、麻鴨、高山黃牛和黑豬等等。

目前,全村共脫貧293戶1192人,貧困發生率從51.67%降至0.97%。

有了經濟來源,村民們的文明意識也提高了,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上來了。

兩年間,村裏的泥濘的村道,被一條條水泥硬化道取代;曾經無處安放的白色垃圾,也有了自己的“家”。

為了幫助村民硬化房前屋後的場地,實現路平燈亮村美,扶貧幹部們跑了許多部門反映情況,共爭取項目資金200多萬元、水泥500噸,補齊了村基礎設施的一塊又一塊短板。

目前,東升村已全部實現了村組通公路,村民世代肩挑背扛的日子也一去不返。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一定會站好最後一班崗,讓老鄉生活越過越好,讓東升村從‘山窮水盡’走到‘柳暗花明’。”駐村扶貧幹部周書記說。

而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同樣為東升村,尤其是望月組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3年來,老戰士們累計捐款並攜手愛心單位籌資40多萬元,贈送雞苗27000隻、豬苗300頭,幫助東升村形成了鳳雞、野豬等多種特色種養殖產業,實現脫貧239戶。

一條柏油路連通了四麵八方,一張網絡覆蓋了各個角落,滿山的雞鴨在歡叫,滿樹的果實在搖曳......

看到此情此景,村民們幸福地笑了,老戰士們也幸福地笑了。

一幅田園牧歌的畫卷,正在東升村徐徐拉開。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在建黨百年來臨之際,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並沒有打算停下腳步,他們又提出了新的致富計劃,製定了新的脫貧目標,並砥礪前行。

這群英勇無畏的老戰士,就像是一輪明月,引領著東升村,走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