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吧
打開小說閱讀吧APP
閱讀更多精彩小說內容
目錄
設置
客戶端
老戰士老戰士
梁宇寒

第一十四章 溝通

軍休所,是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承擔的是移交政府安置的軍隊離休退休幹部(簡稱軍休幹部)的服務管理工作。

整個軍休所裏,不僅有像鄧長河、王誌毅這樣六十歲左右的退休幹部,更有許多七八十歲,甚至九十歲的老幹部。而七十歲以下的退休幹部反而占了少數。

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的二十二名隊員,便是整個軍休所裏最年輕的一批幹部了,他們都是這幾年陸續加入軍休所的,隻是每個人加入軍休所的時間段不同。最長的有已經在軍休所待了七八年的胡聞名,最短的,便是剛剛加入軍休所隻有幾個月的王誌毅。

平時,除了在生活、醫療等各方麵對所裏的軍休幹部進行無微不至的悉心照顧外,軍休所還會組織退休軍人們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大大提升了他們老年生活的幸福指數。

而另一反麵,如果軍休幹部們有什麼想法,或是想要做的事,也會告知軍休所,軍休所會想方設法地提供各種便利條件,盡力滿足大家的要求。

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隊員們所在的軍休所的副所長叫鐘燕,是個女同 誌,今年四十五歲,在軍休所裏已經工作十幾年了。所裏年輕辦事員們都稱呼她為燕姐,但在退休的老兵們眼裏,她還是個年輕的“小燕。”

這天,鄧長河與王誌毅來到鐘燕的辦公室,打算就扶貧的事於她進行交流。

“小燕同 誌啊,今天我和老王一起過來,是想要向所裏彙報一個事。”鄧長河對鐘燕說。

“言重了鄧首長,您有什麼事盡管吩咐我們去做就是了,哪用的上彙報。” 種副所長說。

“是這樣的,我們最近啊組織了一個誌願者扶貧的隊伍,隊員都是我們所裏較為年輕的一些退休幹部。”鄧長河說。

“扶貧隊伍?”鐘副所長聽了一愣,想到所裏最年輕的一群退休幹部,最少也有五十六七歲了,怎麼突發奇想要去做什麼扶貧工作呢?

“鄧首長,王政委,你們組建的這個扶貧隊,是要幫誰扶貧啊?”鐘副所長好奇地問道。其實軍休所也同樣有具體的幫扶對象村,她也時不時地與單位的人下鄉去做一些扶貧慰問工作。

“我們的幫扶對象是國家級貧困村東升村,我們已經了解了村子的扶貧情況,我們這個下鄉扶貧的決定,是二十多位隊員集體的選擇,希望所裏能夠給與肯定與支持!”鄧長河說。

“我們這次前往東升村扶貧,和以往一些單位那些慰問式的扶貧不一樣,我們打算要住在村子裏,手把手幫助村民們脫貧致富,所以以後我們這些隊員恐怕沒有多少時間來所裏參加活動了,請您理解和支持!”王誌毅補充道。

“必須支持啊!鄧首長,王政委,服務好您們們這些退休老幹部,是我們所裏的全部責任所在。不要說你們打算去做扶貧這樣的好事,就算還有其他更難辦的事,隻要您們想做,我們就一定想方設法配合好您們,讓您們的晚年生活過得精彩。”

鐘燕聽說了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建立的事,又聽說他們打算要像駐村 書記一樣要長期待在貧困村裏,也是非常感動,對這群前輩們的善舉更是加倍地佩服。

“小燕同 誌,你們平時啊對我們在方方麵麵都盡心照顧,可以說無微不至,這些我們都是看在眼裏的,我們能有這麼休閑富足的晚年生活,是黨和政府給與我們的,所以這次下鄉扶貧,我們打算要好好地配合黨和政府,把這場扶貧攻堅戰打好,也算對得起我們這穿了一輩子的軍裝啊!”鄧長河說。

“老首長們請放心,不管你們去到哪裏,要做什麼,隻要是所裏能辦到的,我們都會竭盡全力,幫助您們打贏這場扶貧攻堅戰。”鐘燕說,此時她已經是心潮澎湃了。

要不是她這個副所長肩上擔負著服務這兩百多名軍休幹部的職責,她還真向向組織神情,讓她和這些老戰士們一起到村裏去做扶貧工作了。

“那就好啊,其實我們對所裏也沒有什麼要求,這扶貧的經費也由大家一起商量解決,隻是希望我們這麼做不會給所裏添麻煩,關於扶貧的具體事宜啊,有多少能力就辦多少事,我們自己就能夠搞定啦。”鄧長河感激地說。

“另外,鐘所長,我們希望所裏能幫我們和當地政府搭個橋梁,讓政府知道我們想要幫助村民們脫貧的那份真誠,隻有和相關部門做好了溝通,我們也才好下鄉扶貧啊。”王誌毅又補充道。

“沒問題啊,我這就幫您們給縣政府打電話去。”鐘燕說著,用座機撥通了東升村所在縣政府的號碼,正巧她和縣長又是老相識了。

“是張縣長嗎?我是市軍休所的鐘燕啊......今天就是想跟你說個事,我們所裏啊有一個老戰士誌願者扶貧對,他們......”鐘燕言簡意賅的將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的情況和張縣長說了。

張縣長得知了這件事也是非常激動,便當場邀請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第二天派代表到縣政府來對本地的扶貧工作進行交流。

“鄧首長,王政委,張縣長說馬上為您們做扶貧工作交流會的準備,到時候啊,不僅是縣政府,鎮政府甚至是一些扶貧經驗比較豐富的駐村書記和能人也會到場。”鐘副所長開心地說。

“那太好了,小燕同 誌。你的工作能力是這個!”鄧長河說著豎起了大拇指。

第二天上上午,軍休所特地讓幹事方原開著一輛SUV,將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的四位代表,鄧長河、王誌毅、鐘大成和江偉峰四人,前往縣政府,和縣政府、鎮政府的領導等人開了一次特殊的見麵會。

當得知有一群退休幹部主動想要參與到東升村的扶貧工作中來,扶貧幹部們都感到很是振奮,紛紛表示歡迎。

“雖然全區有很多的機關單位都對接了具體的幫扶對象村,但很多都是進行慰問式的扶貧,向您們規模那麼大的退休幹部扶貧隊,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保家衛國辛苦了大半輩子,現在還要繼續奮戰在脫貧的前線,您們真是了不起啊!”張縣長激動地說,與會人員紛紛鼓起掌來。

“張縣長您過獎了,其實我們啊,就是想通過這一次扶貧實踐,給各位扶貧幹部當參謀,為東升村兩委出謀劃策,當個智囊團。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過諸葛亮,我們這裏有二十多個臭皮匠,雖然老是老了點,但大家都認真起來,也能勉強頂上幾個老年諸葛亮嘛!”鄧長河說,大家哈哈笑起來。

“我相信,有您們這群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老戰士參與進來,一定能給我們帶來新鮮的經驗,扶貧工作也一定能夠事半功倍!”東升村扶貧第一 書記楊書記說道。

“說得好啊,現在扶貧攻堅到了最艱難也是最後決勝的時刻,要是社會各方麵都能像您們這樣積極參與進來,又何愁大事不成呢!”縣長讚許道。

就這樣,通過這次見麵會,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的想法,得到縣政府和鎮政府的大力支持,紛紛表示會在各方麵對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進行支持。但鄧長河等人表示,還是不想過多地麻煩政府,而是要靠他們自己的力量,去完成這一次幫助村民們脫貧的心願。

與縣政府、鎮政府領導會麵後,老戰士誌願者扶貧隊便把前往東升村望月組考察的行程定了下來,然後,便各自回家做準備去了。

鄧長河回到家,才想起遺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次扶貧考察之旅的差旅費還沒有解決。

鄧長河拿出個本來,像是當年畫戰場形勢分析圖一樣,做起了這次考察之旅的部署。每個環節需要花錢的地方,也都一一列了出來。

經過了詳細的計算,鄧長河把二十多人前往望月組考察所需要的基本費用列成了一張表。這其中主要包括包車、飲食以及其他一些費用。

飲食方麵,大家可以發揚長征精神,各自攜帶幹糧自行解決。所以最主要的就是包車的費用,東升村距離市區兩百多公裏,包一輛二十多座的中巴車,來回需要大概一千多元,加上一些備用金,最好帶上三千塊。

三千塊,小意思嘛。鄧長河決定了,這包車的費用,就由他自掏腰包了。

鄧長河雖然是一家之主,但家裏的財政大權一直都是由老伴周桂香管著的,退休後,更是把工資卡也全部上交。而他平時又沒有什麼特別需要花錢的嗜好,所以也很少向老伴“申請”零花錢。

一次便要向老伴申請三千元,這相當於他小半月的退休金,鄧長河還是有點忐忑的。

“桂香啊,我們過兩天就要下鄉去考察了,這個包車的錢啊......”鄧長河話還沒說完,就被周桂香給打斷了。

“你要多少,三千夠不夠?”周桂香笑問道,像是早就猜到了老伴會有此一問。

“夠,夠了,”鄧長河一愣,繼而開心道“哎呀,你怎麼連這件事都想到我心裏去了!不枉我們做了那麼多年夫妻,真是心有靈犀。”

“什麼心有靈犀,油嘴滑舌,我看你在本子上算啊算的,算來算去還不是那麼點錢,你這個做隊長的,就不能大方點。”周桂香笑道。

“哎呀,我這不是......”鄧長河還想說什麼,這時,王誌毅的電話打了過來。

“喂,老王啊,有什麼事啊?”鄧長河接通電話問道。

“老鄧啊,我們今天在會上忘了一件事啦,就是那個下鄉考察的差旅費問題,我打算......”王誌毅話還沒說完,便被鄧長河打斷了。

“你別打算啦,這次差旅費啊我包啦。”鄧長河說。

“什麼?你包啦?這怎麼行!”

“怎麼不行?我是隊長,這件事我說了算!”

“算什麼算啊,我這裏連車都聯係好了,定金都交了!”王誌毅說。

“啊?什麼?你,你這麼能這麼獨斷專行呢!不行,這次差旅費一定要我出!”鄧長河懊惱道,怎麼竟給王誌毅搶了先呢。

兩個人像兩個孩子一樣,展開了拉鋸戰,周桂香在旁邊聽得都忍不住笑起來。最後由周桂香提議,這筆差旅費由他們倆人平攤,這才總算達成一致。

© 小說閱讀吧, 版權所有

天津每日趣閱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