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劉如意率領手下趕到,
霍去病已經手持長槍,被一眾匈奴人圍住,
他周身有七八具匈奴勇士的屍體,
皆是落敗被誅者,
外圍還有趕來助陣的漢軍兵卒,
雙方劍拔弩張,隻差一聲令下,
群起而攻之,
幸虧匈奴人中有一青年極力阻止,
才沒有釀成大亂,
此人先用匈奴語,又用漢語,
來回斡旋,平息兩方人馬的憤慨,
他在匈奴人中威望極佳,
沒人敢忤逆動手。
另一邊,
見劉如意到場,霍去病持槍而去,
匈奴人不敢阻止,徑直讓開一條道來,
“驚擾了主公,末將告罪。”
不遠處,
匈奴青年大步跟來,拱手道,
“閣下就是剛剛擢升別部司馬的劉大人吧。”
“在下於夫羅之子劉豹,拜見大人。”
“我族人不識禮節,飲酒失言,多有得罪,還請大人勿要見怪。”
劉豹與人高馬大、未開化的匈奴人不同,
頗有才學,精通漢語,
伸手不打笑臉人,劉如意虛與委蛇道,
“原來是南匈奴羌渠單於嫡孫,幸會幸會。”
“不知少族長為何用漢名。”
“劉豹對天朝上國心向往之,一直敬仰大漢文化,故而在並州請了先生教導,並用漢名。”
“我祖先乃是冒頓單於,昔年漢高祖將宗室之女下嫁先祖,相約為兄弟,我等便用了劉氏為姓名。”
劉如意與劉豹都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一唱一和之間,
相談甚歡,
因為年齡相近,
繼而兄弟相稱,攀上交情,
見打不起來了,兩方人馬各自罷去。
匈奴軍帳內,
劉豹回去向父親欒提於夫羅稟告,
於夫羅是匈奴的右賢王,也是下一任單於的候選人,
這次出征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
以備日後爭選單於之位,
未等於夫羅開口,他旁側另一虎背狼腰的漢子怒道,
“劉豹,那人殺了我匈奴七八勇士,怎可放走。”
“叔父別衝動,我們身在漢土,豈可恣意妄為,況且那小將甚是驍勇,十數勇士不得近身一步。”
“哼,怕什麼,如今漢室孱弱,天下大亂,我匈奴就算反了都行。”
說話者是羌渠單於四子,於夫羅之弟,匈奴右穀蠡王,呼廚泉,
“呼廚泉,這話切勿再提,朝廷送了不少糧草令我等援兵,還是專心戰事吧,早日打完,我們也能早日回家。”
近幾年,
南匈奴屬國對於漢室的不滿之情日益加重,邊境常有摩擦,
匈奴內部亦有滋事之人,
不過如今單於年邁,即將換選,
於夫羅不想在這個節骨眼生事,於是嗬退了呼廚泉。
翌日,
盧植令五萬大軍拔營,
攜攻城器械,糧草輜重,搭橋渡過漳水,
開進廣宗縣,
大軍渡河過半,
隻見兩側林間,人影閃過,
不消片刻,伴隨各種厲聲高呼,
成千上萬的黃巾伏兵從兩翼殺出,
“黃巾右先鋒於羝根在此,漢將速來受死。”
“黃巾左先鋒左髭丈八奉大賢良師命,立黃天,滅漢室,殺!”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殺!殺!”
當下劉如意正在率軍渡河,心中大驚。
“該死,想不到黃巾賊如此狡猾,提前設下伏兵。”
霍去病橫槍立馬於前,笑道,
“主公不用擔心,此地林間疏密,藏兵不過一兩萬人,不足為慮。”
“盧植為漢室老將,應該早已料到,昨日議事未提,想必早有對策。”
隻見盧植自領前軍一萬,迅速擺開陣勢迎敵,
“大軍莫慌,繼續渡河,前軍推進,隨我殺敵。”
“大漢土地,豈容賊子玷汙,將士浴血,青山埋骨,報效家國,殺!”
“願與中郎將共生死!”
盧植親自統兵在前線禦敵,極大鼓舞了士氣,
劉如意率霍去病,與六百驃騎先渡漳水作戰,
讓劉平安、李逵、夏侯蘭、卞喜四人整頓其餘步騎渡河。
很快,漢軍與黃巾軍廝殺作一團,
這股黃巾伏兵,明顯不是烏合之眾,
一個個戰意狂熱,作戰毫無畏死,
尤其是一隊百人騎兵,
兩人一騎,直撲盧植本陣,
“不好,盧植有危險,景桓,你趕緊率三百驃騎策援。”
“遵命!”
黃巾百騎勢如破竹,撕開了盧植前軍的槍林陣與刀盾陣,直逼盧植,
“保護中郎將!”
“我乃大賢良師座下弟子苦蝤,今率黃巾死士殺汝,盧植受死吧。”
“我等死士服用了太平符水,銅皮鐵骨,不懼刀兵,哈哈哈哈。”
黃巾死士悍勇無比,完全沒有痛覺與恐懼,
除非斷頭碎身,
否則一息尚存,也要殺敵。
“賊將休得猖狂,與我一戰。”
黃巾百騎距離盧植僅有五十步,
情況危急之際,
霍去病及時率驃騎截殺,擋下了苦蝤。
兩人見麵就搏命廝殺,兵戈相交三十回合,
苦蝤身受數創,皆是要害,若是常人早已經身亡,
偏偏他越戰越勇,雙目流血淚,引頸長虎嘯,
手中鉤鐮槍如金蛇狂舞,
“受死!”
雖然勇猛,奈何無謀,
攻防路數,全無章法,
霍去病一槍穿心,將苦蝤挑殺下馬,
而百騎黃巾死士在眾兵將的圍剿下死傷殆盡
驃騎死戰,傷亡數十人,
“完成斬首任務,誅殺渠帥苦蝤,獲得1點屬性點,軍隊招募卡,黃巾死士一百人。”
黃巾死士,特殊兵種,
善於伏兵巷戰,暗殺斬殺,
特性,死戰,以命相搏。
用數十驃騎換取一百黃巾死士倒也不虧,
劉如意一喜,想不到又殺黃巾一員渠帥,
他趕緊加點,
武力值69(+3),
殺一個渠帥能加一點屬性,
若是殺足三十多人,
老子也能躋身頂尖武將的行列了,
心中熱切,
劉如意準備差遣霍去病斬殺黃巾伏兵另外兩個渠帥時,
於羝根與左髭丈八兩人已經率領殘兵撤退了,
不過此時,隻見數千漢軍騎兵從後麵襲殺而來,
截斷了黃巾軍退路,
領兵者是護烏桓中郎將,盧植副將宗員,
他受命率精銳騎兵繞小道渡漳水,從漢軍側翼應援,
就是為了防止大軍渡河時,有伏兵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