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開一個收派件的點,專用郵政點,就用來收取和派送與香江往來的信件。”陳逍遙已經想好了他需要的是什麼了:“以後凡是跟香江往來的信件,你們也不用為難了,統統交給我就行了。”
“可以。”宋主任遲疑了一下,還是答應了:“明安街的我們的中轉郵政點,我給你用。”
“謝謝宋主任。”
就這樣,宋主任竟然答應下來了。
可是有的人卻在冷嘲熱諷。
“這真是個傻子!”
“腦袋被門擠 了,哈哈!”
“沒看出來,他竟然喜歡充大頭,等著吧,有他哭的時候!”
陳逍遙作為最後一個出門的,跟在這些人的後麵,聽著他們的冷嘲熱諷,一點都不在乎。
當然,他們也是知道陳逍遙聽得到,卻豪不忌憚。
挑戰才有機遇,這是陳逍遙剛才在站起身攬下這份苦差事之前,想到的一句話。
他不願意自己重頭來一遍了,還是一個一無所有的混混。
陳逍遙要抓住這一次機會,掙到自己的第一桶金,發家致富!
至於那個坤仔送給宋主任的小信封,當然是又回到了陳逍遙的手裏麵。
宋主任語重心長地說道:“這種不幹淨的錢,你不要打它的主意,不屬於你的,始終不屬於你,趕緊給人家送回去吧。”
“那個......”陳逍遙還想說些什麼,卻不知道該怎麼說。
“什麼事?”
“沒事了。”陳逍遙擺擺手。
“有困難就說。”宋主任在關鍵時刻,還是知道關心下屬的,他從陳逍遙的眼神裏麵,看出來了陳逍遙是需要他的幫助的。
“現在沒有困哪。”陳逍遙也不是無功受祿的人,他說道:“我是想跟宋主任您說一下,這一次的信件如果我處理妥當了之後,想讓您跟局裏說一聲,貼一張告示,得讓所有往來香江的信件,都送到我那兒去,由我統一投遞。”
“你小子,胃口倒是不小嘛。”宋主任笑了,他沒想到這個陳逍遙,什麼幫助都不要,就隻把這些棘手的事情都攬在身上了,天底下哪有這種傻小子:“我答應你!”
“謝謝宋哥!”說著,陳逍遙就瀟灑地跟宋主任道別然後喊住了大劉,讓他幫忙,把這些信件都帶到了明安街的那個中轉點。
大劉這個人雖然呆呆的,但是事情的是非他還是能夠分辨的出來的,這些送往香江的信,他也知道並不是那麼好處理。
折騰了半天,終於是把這個廢棄已久的中轉點給收拾妥當了。
陳逍遙花了三塊錢,到那文印店裏麵做了一張大貼紙,貼在門口的櫃台上,上麵寫著:
“郵電局授權指定代辦點:專收香江來往信件!”
邊上還有兩個大紅字:低價!
沒錯,陳逍遙就是看中了這一塊空白的業務,他知道,就算現在他不做,總會有人站出來做這個業務的;曆史的潮流是不會錯的,深川跟香江的來往隻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切,這條橋梁,是需要有人搭建起來的。
至於到底應該怎麼去送這些信件,陳逍遙還沒有想到辦法,但是他相信,辦法總是有的。
那坤仔的小信封,還有裏麵的不義之財,還得給他送回去,現在手頭上也沒有什麼事,陳逍遙便打算出發,再去一趟坤仔的工廠裏去。
坤仔見到陳逍遙回來了,手裏還明晃晃地帶著那個小信封,臉色變了。
“坤老板,你可把我給害慘了!”陳逍遙也是開門見山。
“這個......”坤仔一時也不知道該怎麼應付了,低聲問道:“宋隊那邊,是什麼意思?”
陳逍遙把手裏的小信封塞回到坤仔的手裏,也不說話,自顧自倒了一杯茶:“你得幫我一個忙。”
“什麼忙?”坤仔連忙搶過陳逍遙手裏的茶壺,給陳逍遙接著把茶倒滿。
“我問你,你們織染廠的貨,都發往什麼地方去?”
“那就多了去了,全國都有。”坤仔不明白陳逍遙是什麼意思:“但是主要還是珠三角為主,也有往香江去的。”
“那你們的信,為什麼不自己送過去?”陳逍遙問道。
“送過去是不難,但是你知道的,這麼多信,沒有人去分派啊,這我們可沒有那麼多的人手。”坤仔被陳逍遙的問題給繞得有點兒暈:“陳哥,你問這個幹什麼?”
“這好辦,我來幫你們送。”陳逍遙淡淡地說道。
“你?”
“有問題嗎?”
“沒有。”
打定了主意,陳逍遙便要安排接下來的事情了,首先他得去辦簽證和護照。
那個年代,這東西可沒有那麼容易能夠辦下來,所以陳逍遙思前想後,還是得找宋主任幫忙,通過宋主任的關係,能夠快點把這些證件辦下來。
......
然而事情的發展,還是超乎了陳逍遙的想象。
為了能夠盡快解決往來香江信件的這個痛點,陳逍遙所在的郵電所在第二天就貼出了告示,說有要寄信往香江的需求的客戶,可以直接到明安街去找製定代辦點,不僅信件全收,郵費還便宜。
這個消息一出,這邊的合資工廠的工人們都炸開了鍋,紛紛前來寄信,陳逍遙和大劉兩個人,忙活了正正三天,他們這個中轉站小小的倉櫃,竟然都放不下了。
而陳逍遙也確實是來者不拒,隻要是給出響應的郵資,他都一並收了下來。
當時的郵費,正常的外埠信件,是20分,也就是兩毛錢,而通過正規郵局往來到香江的要兩塊錢,陳逍遙知道大部分人是會心疼這麼高的郵費的,所以他定了一個價格,那就是外埠信件的兩倍,40分也就是四毛錢。
郵資的錢也不是直接進了陳逍遙的口袋的,陳逍遙還是要求這些寄信的人貼上正規的20分郵票——當然,得貼兩張。
這麼一來郵政所這邊並沒有什麼損失,反而是郵票給賣斷貨了,好多櫃台都一票難求。
看著堆積如山的信件,陳逍遙感受到了壓力,大劉也開始擔憂起來了,主動對陳逍遙說他可以分擔一部分的信件。
但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怎麼將這些信件送到香江,而是將這些信件送到香江之後,該怎麼去派送。
就算陳逍遙去到了香江那邊,對香江也還是不熟悉,人生地不熟的,短時間內很難將這麼多信件都派出去的。